当前位置:首页 > 昆虫与人类社会(复习题)-2015年
32. 蜂毒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试述蜂毒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应用 。
蜂毒的主要成分:
蜂毒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混合物,其中水分占80%—88%,蛋白质多肽类、酶类、组织胺、酸类、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在多肽类物质中,蜂毒肽约占干蜂毒的50%,蜂毒神经肽占干蜂毒的3%。蜂毒中的酶类多达55种以上,以透明质酸酶和磷脂酶为主。
蜂毒的生物学作用:
1.人体受蜂蜇后在受蜇部位立即出现肿胀、充血,皮肤温度升高2~6℃,有烧灼感。 这只是蜂毒局部产生作用,一旦蜂毒被吸收后还会引起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学变化。
2. 蜂毒及其组分蜂毒肽、托肽平和蜂毒明肽等具有明显的亲神经性。全蜂毒及蜂毒肽对烟碱型胆碱受体有选择性阻滞作用。蜂毒明肽可透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3. 蜂毒对呼吸系统的心血管系统有显著的影响。被蜂蜇的人有呼吸加快的现象,一般认为这是血压降低引起反射性的反应。大量的蜂毒可使人或动物大脑呼吸中枢麻痹而导致死亡。
4.蜂毒的溶血作用很强,在极低的浓度(1/10000)下,就能产生溶血作用。其机制是蜂毒中的蜂毒肽和磷酯酶A2能增强血红细胞壁的浸透能力,导致细胞内的胶体大量渗出,细胞内渗透压降低,致使细胞裂角;胶体渗出性溶血\。蜂毒在体内或体外都有抗凝血的作用,使血液凝固时间明显延长。
5.蜂毒有一定的抗辐射作用,能增强机体的应激能力,减轻辐射损伤的程度。
33. 什么是社会性昆虫?蜜蜂哪些特性表现出社会性?
蜜蜂是最典型的社会性昆虫之一,高度组织、分工明确的社会形态让其他昆虫甚至人类相形见绌。
在一个典型的蜂群中,有一个占支配地位的蜂王,其下是无数为她工作的工蜂“臣民”,以及只负责交配的短命雄蜂。
即便看上去几乎一模一样的工蜂,也存在社会分工。一些工蜂负责照料蜜蜂的幼虫,另外一些则负责修建蜂巢、收集花蜜和花粉。
蜂文化
管理科学,机制合理:在数以万计的蜜蜂中,只有蜂王一个当官的,而且是兼任管理者(主要职责是生育后代)。可以说,蜜蜂创造了管理上的奇迹。在这一点上,我们人类只能甘拜下风。
辛勤劳动、无私奉献:工作时专心致志、一丝不苟,发现远处有好花时,它会发出信息,互相招呼,集体前往,不辞辛劳。蜜蜂工作精益求精,善于精选能酿造好蜜的新鲜花粉。
蜜蜂有着一颗宽容之心:数以万计的蜜蜂挤在一个蜂巢中,相互之间的磨擦、磕碰在所难免。它们之间从不发生争斗,相互礼让,蜂口众多却井井有条,一切工作文明有序,令人称奇。
蜜蜂群体有很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蜜蜂非常团结,为保护蜂巢,个个奋勇争先、舍生忘死,蜂群表现出极强的战斗力。凝聚力,调节蜂巢温度。
34. 工蜂的智慧常常令人感到惊叹,蜜蜂“舞蹈”语言是什么?由哪位学者破译?哪年获得
诺贝尔奖?
工蜂的智慧常常令人感到惊叹:一只工蜂可以飞到数公里外寻找可供采集口粮的花朵,它不但可以辨别并记住不同的花,还能飞回蜂巢告诉同伴蜜源在何处。这就是著名的蜜蜂“舞蹈”。
K.V.弗里施(Karl von Frisch)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第三部分(4)
35. 如何理解果蝇是探寻生命奥秘的金钥匙?
果蝇具有以下优点:
价格低廉,个体小,易于实验室饲养;
生命周期短(胚胎、幼虫、蛹发育到成虫只需10天); 繁殖力强,可产生大量遗传同质的后代; 雌雄容易区分,雄性不发生基因重组; 具有很长的研究历程,遗传操作手段成熟; 果蝇具有清晰的遗传背景;
基因组和其它许多方面都与人类有着极大的相似性。
36. 为什么说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20世纪后半叶生命科学各领域所取得的巨大进展,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的突破性成就,使生命科学在自然科学中的位置起了革命性的变化,其成果显著,影响广泛而深远。生物科学与人类生存、人民健康、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例如,体细胞克隆哺乳动物技术的突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干细胞研究的进展等。生物科学和技术不仅正在改变人类的生活,还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随着数理科学广泛而深刻地深入生物科学和一些先进仪器设备和研究技术的出现,21世纪生命科学必将成为主导科学。
37. 利用果蝇阐明生命奥秘过程中获得了几次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分别在哪一年?
193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从果蝇白眼突变到染色体的基因之谜; 194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X射线诱发果蝇突变; 199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果蝇胚胎发育。
38. 什么是模式生物?作为模式生物应具备哪些特点?
模式生物:生物学家通过对选定的生物物种进行科学研究,用于揭示某种具有普遍规律的生命现象。这种被选定的生物物种就是模式生物。 模式生物的特点:1)容易获得并易于在实验室内饲养;2)繁殖快、世代短、子代多、遗传背景清楚;3)容易进行实验操作,特别是遗传学分析,具有比较成熟的研究手段;4)基因组和其它许多方面都与人类有着极大的相似性。
39. 人类探索生命奥秘的过程中为什么要利用模式生物?
1.从伦理的角度:我们不能用人来做实验 2.从研究的角度:相对简单的生物结构相对简单,便于进行观察和处理 3.从进化的角度: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祖先低等生物和高等生物中有重要功能的生命活动和生理机能在进化上是保守的。
40. 简述果蝇的生活史。果蝇作为模式生物有哪些优点?
果蝇的生活史:第一分支,第三龄幼虫---第二龄幼虫---第一龄幼虫---胚胎期---雄性;第二分支,第三龄幼虫---预蛹期---蛹期---雌性。
果蝇作为模式生物的优点:
价格低廉,个体小,易于实验室饲养;
生命周期短(胚胎、幼虫、蛹发育到成虫只需10天); 繁殖力强,可产生大量遗传同质的后代;
雌雄容易区分,雄性不发生基因重组; 具有很长的研究历程,遗传操作手段成熟; 果蝇具有清晰的遗传背景。
41. 果蝇可以作为学习记忆的模式生物吗?人类如何认识果蝇学习记忆能力?
可以。“飞行模拟装置”
悬挂在金属钩上的果蝇置身于明亮的圆筒形空间里。除了脖颈处稍有不适之外,一切都好,于是展开双翅,向眼前的目标飞去。在我们眼中,果蝇始终在原地打转,可是在果蝇的眼里,旅行已经开始,可以选择追随的目标只有两个。它们是旋转圆筒上的正反两个“T”字图案。 “惩罚”——激光的刺痛;奖励——不用激光刺痛。在这个残酷的“教育”的过程中,果蝇脑中的一些机制被启动了。这种对于图形分辨后的记忆牢牢生根在脑中了
第三部分(5)
42. 为什么说食用昆虫是人类未来的理想食物?
1.人类人口的膨胀;
2.地球土地的匮乏,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等使粮食短缺;
3.可以食用昆虫众多,昆虫营养价值高,昆虫作为养殖业对象优势多。
43. 昆虫作为人类未来的理想食物,在养殖业方面有哪些优势?为什么?
(1)投入产出比 (2)减少环境污染 (3)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4)减少人畜共患疾病
44. 为什么说食用昆虫走上大众餐桌尚需时日?
1.文化传统和宗教观念让人们一时难以接受这种新型食品 2.食用昆虫学方面的科研教育以及商业化推广的相对滞后 3.引进新的昆虫物种可能会给当地生态平衡带来灾难
4.对食用昆虫的理论研究还不成熟,对其可能产生的毒副作用尚未充分论证
5.国际上对于食用昆虫的“食品安全标准”尚未达成一致,有关法律法规仍有待完善。
第三部分(6)
45. 什么是观赏昆虫?试举5例。
凡能给人以美感,可供赏玩、娱乐以增添生活情趣、有益身心健康的昆虫都可称为观赏昆虫。
如:虎纹青凤蝶,金斑喙凤蝶,阿波罗绢蝶,中华虎凤蝶,螳螂。
46. 谈谈观赏昆虫开发利用的意义。
观赏昆虫可增添人们的生活情趣,有益身心健康。观赏昆虫有益于培养人们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加对自然的了解,增强热爱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意识。
47. 我国一级保护的昆虫是什么昆虫?
中华蛩蠊;金斑喙凤蝶
48. 写出10个与昆虫相关的成语,并说明与昆虫的什么特性有关。
金蝉脱壳:蝉的蜕变。 作茧自缚:蚕的结蛹。
蚕食鲸吞:蚕食桑叶速度慢。 蜂合蚁聚:蜂和蚂蚁的群居性。 招蜂引蝶:蜂和蝶采食花蜜的特性。 飞蛾扑火:蛾的趋光性。
蜻蜓点水:蜻蜓在水面上产卵的特性。 噤若寒蝉:晚秋的蝉不再鸣叫。 楚腰蛴领:天牛幼虫白美。 蛾眉皓齿:蛾修长的体须。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