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人教版语文必修2课后素能精练:第9课 赤壁赋(Word版含解析)
(3)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
译文: 答案 (1)(我)回家去和妻子商量这件事。
(2)时间才过了没多久,江、山的面貌却再也认不出来了。 (3)昨天晚上,一边叫一边从我头上飞过的,不是你吗?
解析 关键点:(1)谋、诸(兼词“之于”);(2)几何、复识;(3)畴昔、过、子。
参考译文
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到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全都脱落了,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看到皎洁的月亮。我们相视而笑,非常快乐,边走边唱,相互应和。
过了一会儿,我叹息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怎样度过这美好的夜晚呢?”一位客人说:“刚才天快黑的时候,我撒网捕到了鱼,此鱼有很大的嘴巴,细细的鱼鳞,形状好像松江的鲈鱼。可是从哪里能弄到酒呢?”(我)回家去和妻子商量这件事。妻子说:“我有一斗好酒,保藏好久了,用来应付你不时的需要。”
于是我们带了酒和鱼,再去赤壁之下游玩。长江的水流得哗哗响,陡峭的江岸高高耸立。山,高高的,月,小小的,水位低了,原来在水里的石头也露出来了。时间才过了没多久,江、山的面貌却再也认不出来了。我于是提起衣襟走上岸去,登上险峻的山岩,分开杂乱的草丛,坐在像虎豹一样的山石上休息,一会儿,再爬上枝条弯曲形似虬龙的树木;我攀到栖息着鹘鸟的高巢之地,向下俯看水神冯夷的深宫。那两位客人竟不能跟上来。我忽然一声长啸,草木似乎都被这种尖锐的声音震动了,高山也发出共鸣,深谷也响起回声,风也起来,江水也汹涌了。在这种情境中,我也默默地感到悲愁,感到紧张,简直有些恐惧,觉得这里再也不能停留了。回到江边上了船,把船撑到江心,任凭它漂到哪儿就在哪儿休息。这时快到半夜了,向周围望去,冷冷清清。恰巧有一只鹤,横穿大江从东方飞来。两只翅膀像两个车轮,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发出长长的尖叫声,掠过我的小船向西飞去。
过了一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了。我梦见一位道士,他穿着羽毛做的衣服轻快地走着,走到临皋亭下面,向我拱手行礼,说:“赤壁这次游玩得
很快乐吧?”我问他的姓名,他低着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了。昨天晚上,一边叫一边从我头上飞过的,不是你吗?”道士回头对我笑了,我也惊醒了。打开房门一看,不知道他到哪里去了。
三、语言表达
11.苏轼在《赤壁赋》中表达了一种旷达、超然的洒脱,请根据下面文段的具体语境,模仿画线句子,再写三个结构相似的句子,构成排比。
人能做到旷达,实在不简单。旷达是对人生的感悟,是对世界的乐观,是对时代的热爱,是对生活的迷恋。胸怀浩大,但不是野心膨胀;目光深远,但不是肆意贪婪。旷达是崇高的思想修养与伟大人格的自我表现,是内在美的外在花环。旷达不是山野豪气,山野豪气是草莽间个人主义的放大。
答: 答案 (示例)旷达不是玩世不恭,玩世不恭是盲目中自以为是的迷失;旷达不是醉生梦死,醉生梦死是繁华中生命价值的贬损;旷达不是自在逍遥,自在逍遥是失意时人生烦恼的掩饰。
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句式的能力。结合原文相关内容及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写几句对“旷达人生”的理解,这需要用辩证的思想来考虑,对它的认识要有“适度”的把握,这样就不难作答。注意“顶针”(句式)修辞和语义关系。
12.请将下面的语段整合成一个长句,不得改变原意,可以适当增删词语。 《前后赤壁赋》为元代文人赵孟頫于1301年创作的书法作品。《前后赤壁赋》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期创作的名篇。赵孟頫所书之《前后赤壁赋》为行书长卷。在笔法上直承右军,以流丽挺健为主,线条温润凝练,外秀内刚。
答: 答案 (示例)《前后赤壁赋》为元代文人赵孟頫于1301年依照苏轼被贬黄州时期创作的名篇《前后赤壁赋》而书写的,笔法上直承右军、以流丽挺健为主、线条温润凝练、外秀内刚的行书长卷书法作品。
解析 本题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以第一个句子为主干句,后面三个句子作为修饰成分附在该句上即可。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