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备课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备课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8:54:10

第一单元 热胀冷缩

鲍山办事处滩头小学 李连运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两课时,是在四年级上册研究了《热的传递》的基础上继续探究有关热的问题,主要让学生认识液体、气体、固体的热胀冷缩的现象。

本单元两课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温度计的秘密》以温度计内液体热胀冷缩的现象作引子,借助对各种液体的探究,让学生认识到液体在一般情况下都有热胀冷缩的质。《自行车为什么爆裂》以自行车轮胎在夏天充足气之后容易爆胎的生活经验为引子,导出对气体热胀冷缩的现象的研究,再拓展到研究固体热胀冷缩的现象。通过每一节课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认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融合,意识到可以利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改善人们的生活。

二、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知道科学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观察、实验、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表达与交流。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与交流,知道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3、科学知识:知道物体一般都有热胀冷缩的质。 三、教学重难点:

物体一般都有热胀冷缩的质的研究 四、教学的主要方法与手段:

主要教学方法:观察、提问、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实验、制作、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

教学手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积极配合、完成活动过程等 五、课时计划: 4课时

一 、温度计的秘密

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的器材做探究液体热涨冷缩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能尝试用归纳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作合理的解释;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2、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3、了解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液体的体积发生变化,即液体在一般情况下具有热胀冷缩的质 教学重难点:

能用简单的器材做探究液体热涨冷缩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能尝试用归纳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作合理的解释;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了解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液体的体积发生变化,即液体在一般情况下具有热胀冷缩的质。

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交流、制作、归纳 课时计划: 2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依据活动准备中的要求,根据自己对教科书的理解准备材料:带胶塞的小玻璃瓶、细塑料管、细玻璃管、玻璃杯,还有酱油、橘子汁、酒精等液体。为了课堂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也要相应准备温度计、水槽或大烧杯、烧瓶、橡胶塞、玻璃管、热水、酒精等物品。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教师出示两种温度计(体温计、水温计),让学生辨认。学生通过以前对水温计的使用,简单说一下随温度计的了解情况。“同学们对水温计已经知道的不少了,那么今天我们再来对温度计进一步了解,了解更多的温度计的秘密” 新课内容:

(一)温度计为什么能测量水温

桌上有两杯水, 我们来测水温。大家谁能说说,我们在测水温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学生讨论有关温度计的使用注意事项。

教师提出“仔细观察测水温的过程中的现象看你发现什么问题”的要求,学生开始测水温。

学生叙述实验过程中的发现。

“水温计中的液体,随水温的变化而变化” “水温计液柱遇热上升,遇冷收缩” 是不是其他的液体也有这样的质呢?

我们怎么去实验证明呢?我们分组讨论一下,实验方案。 (二)做个温度计,研究温度计的秘密

根据实验器材,学生分组实验,实验前学生简单说一下,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学生动手实验(实验材料有学生自己带来,只要是液体就可以,一到两种)。完成书中记录表。

根据实验学生总结:液体热胀冷缩,温度计的原理就是利用的液体热胀冷缩。 第二课时 (三)制作温度计

1、学生分组讨论怎样制作温度计 2、怎样给制作的温度计上标上刻度 3、交流汇报给温度计标上刻度的方法

4、进行测量比赛,看哪个小组的温度计测量的更准确。 拓展活动:

1、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液体热胀冷缩的现象

2、是不是所有的液体都是热胀冷缩呢?你如何解释冬天水管冻裂的现象?

2、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

教材分析:

《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是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第七课的内容。它与《温度计的秘密》一课共同探究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本课主要探究气体及固体热胀冷缩的现象。通过对气体、固体加热,使其体积膨 胀,再让其受冷,体积缩小,从而验

证“气体、固体有热胀冷缩的质。”不仅让学生知道这些,还要知道“反常膨胀”现象,从而理解最终结论“一般情况下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中的“一般”的含义。并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现科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思想。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让学生知道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能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热胀冷缩的现象,乐于用热胀冷缩的科学道理改善生活。 2、科学探究:使学生能借助老师提供的材料,设计多种多样的实验来证明气体、固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通过观察现象,进行交流描述。并认识到科学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愿意和同伴交流并分享对气体、固体热胀冷缩现象的的感知和认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现象、交流描述现象和学会倾听交流

难点:组内合作设计实验,证明气体、固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教学方法:

实验、交流、讨论 课时计划: 1课时

活动准备:

教师应为学生准备典型的分组实验材料,如烧瓶、烧杯、冷水、热水、气球等。 同时准备生活中人们根据物体热胀冷缩现象进行制作或建筑的图片资料,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向生活开放。

教师准备烧杯、烧瓶、还要准备固体膨胀演示器、酒精灯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变魔术,调动学生的趣味导入

1、 教师操作“红墨水上下升降”试验。 2、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这是怎么回事? 3、 学生猜一猜,说一说。 二:试验操作,验证猜想

(一)明确操作安全,制定实验方案

1、提问:怎么知道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呢?(学生回答) 2、 学生看材料,小组内交流实验方案。(强调:充分利用材料) 3、 明确实验时应注意什么?(强调安全、分工合作意识)

(二)分组实验操作,教师是服务者,提供材料;或参与各组活动,启发引导。 三:演示试验,汇报交流

1、学生派小组代表上台边讲边演示。 提出要求:(1)、你们想让大家看到什么?想证明什么呢?(2)、同学们的更要注意了:咱们能看到什么现象?他们能证明出什么呢?

2、学生讲解演示。教师随时与学生交流重点内容或启发思考实验注意事项,完善实验操作。

3、师生总结:空气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请学生板书知识点:空气 热胀冷缩

教师介绍科学家的种种实验证明,归纳板书:气体有热胀冷缩的质。

请学生板书知识点:气体

四:回顾前文,引出对固体的探究 1、回顾旧知:《温度计的秘密》一课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请学生同时板书:液体

2、 启发:我们都知道,物体一般有几种状态?现在,已经知道气体、液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此时,你还想知道什么吗? 3、 学生猜想。板书:固体(?) 4、演示“固体膨胀演示器”。邀请学生合作完成实验。 5、 先观察材料,接着设计试验方案,最后合作实验。

6、学生观察,并思考现象。实验操作者简介不同材料的物体在相同情况下热胀冷缩程度的不同。

7、师生总结板书:固体也有热胀冷缩的质。擦去“?”。 五:简化总结,对比描述,严密知识 1、启发:谁能把这个结论再简化一下? (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质。)

2、启发思考:所有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质吗?

3、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简介“反常膨胀”现象。总结出:一般情况下物体有热胀冷缩的质。

六: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1、分析判断图片,练习巩固知识点,向生活开放。 2、交流生活中,人们科学利用物体热胀冷缩的地方。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展示相应的图片。 教师抓住契机或启发学生思考“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知识点。请学生解释道理,揭示课题,讲解预防措施。

4、教师简介物体热胀冷缩质的两面。

(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事件,就是因为一个密封圈的热胀冷缩的现象造成的。先用温水洗脸再用冷水洗脸,能让你的皮肤更清洁更富有弹。让热胀冷缩的现象为我们服务。别忘了告诉你周边的人尝试一下。) 只要我们善于观察,会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热胀冷缩的现象。 七:明确闪光点,树立自信,促成良好习惯养成,整合收获。

这节课高兴吗?(指着板书)咱们了解到这么多知识,我觉着其中离不开大家的愉快合作、细心观察。你说对吗?

好,让我们再次团结合作,把咱的收获记录下来吧。 板书设计:

空气 气体

液体 热胀冷缩 固体

搜索更多关于: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备课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热胀冷缩 鲍山办事处滩头小学 李连运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两课时,是在四年级上册研究了《热的传递》的基础上继续探究有关热的问题,主要让学生认识液体、气体、固体的热胀冷缩的现象。 本单元两课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温度计的秘密》以温度计内液体热胀冷缩的现象作引子,借助对各种液体的探究,让学生认识到液体在一般情况下都有热胀冷缩的质。《自行车为什么爆裂》以自行车轮胎在夏天充足气之后容易爆胎的生活经验为引子,导出对气体热胀冷缩的现象的研究,再拓展到研究固体热胀冷缩的现象。通过每一节课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认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融合,意识到可以利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改善人们的生活。 二、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知道科学探究的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