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政管理学教案(自考) - 图文
D、 职责:是由职位所产生的法定责任
(2)被领导者:是指被领导者所指挥、引导的个人或组织
(3)客观环境:是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共同作用的客体,包括一切机构和行业及其他社会环境
(二)行政领导的特点
行政领导行为就是指行政领导者在一定的环境下,通过示范、说服、命令等途径,对被领导者进行指挥与指导以实现行政组织目标的行为过程
1、 统一性:我国宪法和法律都明确规定从全国到地方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政令
2、 权威性:来自于行政领导行为的合法性,法律规章所配置的权力是行政领导合法性的来源,领导者的
个人魅力也是领导者权威的一个重要来源 3、 服务性:行政领导行为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以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的公共活动 4、 综合性:要以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
二、行政领导方式
行政领导方式是指行政领导在其或过程中遵循的比较稳定的领导模式 (一)按照行政领导者运用行政权力的不同方式或程序划分 1、 专断式行政领导方式
A、 专断式行政领导方式是把行政决策权、决定权集中于领导者一人手中的领导方式 B、 容易造成被领导者失去工作积极性和热情,主动性不高 C、 对于领导者来说容易造成官僚主义 2、 民主式行政领导方式
A、 民主式行政领导方式是指行政领导和被领导者 以及群众互相沟通,共同参与决策的一种领导方式 B、 特点是上下级关系密切,多方相关主体参与到决策中,具有民主性和开放性
C、 我国的行政领导方式是一种民主集中制的领导方式
D、 民主制是指行政领导者在领导决策过程中要充分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在所有领导活动中要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群众和其下属的监督 E、 集中制是指在民主的基础上实行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组织、局部服从整体的制度,这是行动
一致、建立正常秩序的基本保证
3、 放任式行政领导方式
A、 行政领导者将很大部分的行政决策权利下放给下级行政机构或行政人员,让其重复享有行政管理权限的一种行政领导方式 B、 缺乏严格管理,遇到问题容易出现上下级之间责任不明确,互相推诿的情况,不利于工作的任务
的完成
(二)根据行政领导工作中心的不同来划分
1、 重人式行政领导方式:以人为中心,行政领导者额在工作过程中比较民主、宽容,平易近人,体贴关
心下属,领导者强调建立领导者与部属之间的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关系,倾听下级意见和关心下级 2、 重事式行政领导方式:以任务为中心,领导者对任务的关系胜于对下属的关心,把任务的完成放在工
作的首位,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的,只注意工作是否有效地完成,只重视组织设计、职权关系、工作
效率,而忽视部属本身的问题,对部属严密监督控制,以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评价下属的标准 3、 人事并重式行政领导方式:是一种中间型领导方式,他们对人的关心度和对工作的关心度保持中间状
态,既关心工作,又关心人,领导者通过协调和综合各种活动,促进工作的发展,他们会鼓舞士气,
使大家和谐相处,发扬集体精神
三、行政领导艺术
行政领导艺术是行政领导在领导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领导目标而灵活运用各种领导理论、方法而形成的技能和技艺 (一)授权艺术
41
授权是指由行政领导者授予直接被领导者一定的权力,使其在领导的指导监督下,享有在本职范围内的处理事务的自主权 1、 授权原则
(1)权责统一原则:必须逐级明确授权,从上而下形成一个权责分明的权责系统
(2)视能授权原则:要求权力与能力相适应,要根据事项的性质、特点和难易程度来选择能力适合的下属,力求授权对象与拟授之权对应,即能力相当,职能相近
(3)信任与监督相统一原则:要求行政领导者在对下属授权时必须对下属给予充分的信任,以发挥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同时这种信任是有条件的,必须对其加以严格监督,防止其滥用权力
(4)单一隶属原则:要求一个人在一件事情上只能对一个上级负责,上级授予下级的权力是确定的 2、 授权的方式
(1)充分授权:是指行政领导在进行授权时,允许下属决定行动方案并自行创造所需条件,给予其充分的自主权,以有利于充分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不充分授权:这是一种相对保守的授权方式,由下级提出解决外问题的方案并对领导者进行汇报,上级同意之后才能开始执行,而且在执行过程中,下级必须保持与上级的紧密联系 ,随时让其了解情况知道结果。
(3)弹性授权:是指动态授权,在执行一项任务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授权方式。
(4)制约授权:是指把某项任务的职权分别授予两个或多个子系统,是系统之间产生相互制约的作用,避免出现疏漏的授权方法。 (二)用人艺术 1、 知人善任 伯乐识马的弊端:
A、 作为个人的伯乐,其知识、经验以及他所了解的人数总是有限的,错误人才和漏识人才难以避免 B、 一个完全没有私心的伯乐,在理论上是无法证明 2、 任人唯贤 3、 用人所长
领导者要做到扬长避短,适才适用 (1)要有爱才之心,识才之智 (2)要有求才之渴,用才之艺 (3)要有容才之量,护才之魄 4、 敢用新秀
(1)要打破论资排辈的陈旧观念,树立不拘一格选用人才的新思想
(2)要克服四平八稳,怕担责任的用人观,树立爱惜人才,引荐人才的新思想
(3)要破除神秘化、封闭式的思想观念和选人方式,要注意发现那些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政绩土粗豪而不事张扬的新人,并大胆地启用这些新人
(三)处事艺术
1、部门的最高行政领导应该只抓重中之重、急中之急,按照“例外原则”办事 2、行政领导处事时还应该当机立断,不得犹犹豫豫 (四)用时艺术
1、 行政领导要运筹好自己的时间
(1)要有计划地安排时间,使工作有佳话,时间有安排,做驾驭时间的主人 (2)要有重点地利用时间
(3)要有意识地保护自己的时间
2、 行政领导不要浪费他人的宝贵时间
(1)行政领导者应减少夏季的等待时间,及时布置工作,按照上级意图,对下级提出具体要求,让下级迅速地贯彻落实
(2)要减少研究时间,审批下级请示性文件要实行“时效制”,及时地给予批复和回答,避免以“研究”为由来耽误下级的时间
42
(3)要减少会议时间,提高会议效率
(4)要减少闲散时间,化整为零,优化劳动组合,精简机构,实行满负荷工作制,最大限度减少下级的闲散时间
第四节 行政沟通行为
一、行政沟通行为的含义与特点 (一)行政沟通行为的含义
1、 行政沟通行为是政府机关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在政府系统内部以及政府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凭借
一定的媒介,交流传递政策信息、思想观点,以达到相互理解、协同合作,最终实现政府管理目标的一种管理活动和过程
2、 行政沟通的手段包括:语言、文字、图表及其他可利用的传播媒介
3、 沟通的内容是个人的思想、情感,也可以是组织的决定、各种情况通报及其他信息等 4、 行政沟通的目的是为了达到相互理解、协同合作,以共同实现行政管理目标 (二)行政沟通行为的特点 1、 交互性 2、 媒介性
3、 目的性
二、行政沟通的种类与基本形态 1、 按照行政组织的系统来划分
(1)正式沟通:是指依照行政组织的层级设置或组织的权力路线,在明文规定的正式渠道里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
(2)非正式沟通:是指不按组织结构中的正式沟通系统和方式进行的沟通,是一种不为官方正式承认的信息传递活动
A、 具有补充正式沟通不足的作用的非正式沟通。如:谈心、私下交流
B、 对正式沟通和组织有一定的副作用的非正式沟通。如:传言、小道消息或谣言 2、 按照沟通方向来划分
(1)上行沟通:也称为向上沟通,是指在行政组织中下级向上级汇报情况、反映意见、表达态度的程序 (2)下行沟通:也称为向下沟通,是指在行政组织中,行政领导向下级传达组织目标、方针、规章、程序、同志等的过程,这是组织中最常见的沟通方式
(3)平行沟通,即行政组织内部同级之间或者不相隶属的各单位之间的横向沟通程序 3、按照信息是否进行反馈划分
(1)单向沟通:是指发信者向接受者发出信息,发信者与接受者的方向和地位不变,双方不存在任何反馈的沟通过程
优点:沟通快捷,发送信息的乙方不会受到另一方的批评或挑战,可以维护行政领导的尊严
缺点:沟通意见可能不一致,接受者对接受信息不能提自己的意见想法,只能一味执行,因此带来挫折和抗拒心理
(2)双向沟通:是指发信者和接受者的方向和地位不断互换,双方进行信息交流,得到信息反馈的沟通过程
优点:对沟通意见可以获得比较正确的了解,接受者对接受信息有辨别施肥的机会,增进接受者的参与感,建立双方互相了解的感情
缺点:发送信息者容易受到批评和指责,使沟通受到干扰,从而影响沟通速度和行政领导的权威
43
(二) 行政沟通的基本形态 沟通形态 解决问题的速度 正确性 集体作业的组织化 领导的产生 士气 慢 低 环式 较快 高 链式 快 高 轮式 快 高 Y式 全通道式 较慢 很高 不易产生慢慢产生组织迅速产生组组织化 化其组织相当织化其组织稳定 相当稳定 不发生 高 比较显著 低 非常显著 非常低 迅速产生组不易产生组织化其组织织化 相当稳定 非常显著 较低 不显著 高
三、行政沟通的方式与过程
(一)行政沟通的方式:沟通是信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组织中传递交换的过程
1、 口头沟通
(1)口头沟通是指以语言、声音为媒介进行的沟通方式,包括面谈、会议演讲、广播以及电话联络等 (2)优点:可以使信息接受者感到信息的真实,当面获知对方的反应,同时可以借助手势、语调或面部表情来增强沟通的效果
(3)缺点:A、容易滋生谣言或者误传
B、在沟通时夹杂个人感情和态度从而影响信息的客观性 C、如果不及时记录,则无法保存下来,难以确定法律责任 D、不如其他沟通方式正式、规范 2、 文字沟通
(1)文字沟通是指同人的视觉来达到沟通目的,以文字、图片或各种符号为媒介的沟通方式。包括对内和对外两种
对内文字沟通:表现为备忘录、训令、同志、公报、刊物、工作手册、工作说明书、专题报告、工作建议书、调查问卷等
对外文字沟通:广告、公告、新闻发布、新闻、年鉴等
(2)优点:沟通正式,不容易产生误差、误传,可以长期保存;法律关系明确,防止推诿扯皮
(3)缺点:受信息接受者教育水平的影响,对文字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沟通效果,不如口头沟通来得直接、形象;文字可能产生歧义,从而影响沟通效果 3、 非语言沟通
(1)非语言沟通是指以声、光信号和体态等为媒介的沟通,包括旗语、服饰、标志、手势、肢体语言、语调等进行的沟通
(2)优点:信息意义十分明确,内涵丰富,含义十分灵活
(3)缺点:传送距离有限,界限模糊,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容易产生歧义 4、 电子沟通
(1)电子沟通是指以传真、闭路电视、计算机网络为媒介进行的沟通
(2)优点:沟通方式传递快速,信息容量大,可以远程对多人同时进行,廉价高效
(3)缺点:单向传递,缺乏面对面交流的亲切感
(二)行政沟通的过程:就是信息发出者将信息传递给接受者的过程,不仅是一种逻辑的传递,还是一种理性与感性的混合交流过程 1、 信息发送者意愿的形成 2、 发送者选择信息传递的媒介
3、 发送者将信息便宜成接受者可以理解的符号 4、 确定发送信息的时间、途径和方式
5、 接受者接受信息
6、 接受者将信息再编译为具有特定含义的信息 接受者接受信息过程中有四种情况
4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