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
— 航道适航水深关键技术
(四)智能交通技术研究开发
1. 预期目标
建成区域高速公路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示范车道,实施精确气象预报,完成与大经济区域联网信息服务相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形成相关的成套标准规范。通过集成开发路上行驶车辆的信息采集和计量技术,为未来道路用户费用征收模式的改革提供前瞻性技术支撑。
2. 主要研究内容
— 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技术 — 车辆导驶与路侧通信系统
— 计算机识别与动态交通数据采集技术 — 公路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
— 公路运输紧急事件应急管理及处置系统技术
— 基于定位系统的车辆运营监控、调度和精确计量技术
(五)水上突发事故应急反应关键技术研究
1. 预期目标
在海上遇险人员快速撤离、溢油和化学品处置、深潜水打捞作业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有所突破,提高深潜水施工和装备的集成应用能力,形成水上突发事故应急反应成套技术,为提高水上人命救助能力,改善水上安全状况提供技术支撑。
- 15 -
2. 主要研究内容
— 溢油应急决策、指挥支持系统及跟踪监测技术 — 大面积溢油清除、回收及生态恢复技术与装备 — 水上快速搜救指挥决策支持系统及船舶应急响应系统 — 海上快速搜救技术及遇险人员安全撤离装置 — 深潜水饱和系统及潜水模拟训练系统
— 水下遥控机器人、水下切割设备、多波束扫测设备研发 — 深水打捞成套技术与装备集成应用和开发 — 水上危险品、化学品应急处治技术
三、重点研发方向
重点研发方向主要支持为制修订重要技术标准规范开展的研究,具有行业技术共性的应用研究,需要长期跟踪的前瞻性基础研究,难以靠市场力量完成的高风险、公益性的研究等。确定10个重点研发方向:
(一)长寿命路面关键技术研究
1. 预期目标
从结构、材料、工艺入手解决路面早期损坏问题,形成我国重交通沥青路面的修筑技术,保证路面在使用寿命内的使用功能,降低公路的全寿命成本,通过预防性养护和不定期表层维修,路面的使用寿命力争达10-20年。
2. 主要研究内容
— 路面长期性能观测与数据库开发
- 16 -
— 路面损坏机理分析研究 — 路基路面综合设计体系研究 — 长寿命路面结构与材料设计研究 — 长寿命路面施工与质量控制 — 长寿命路面养护与维修技术
(二)桥梁耐久性及安全性检测评价与加固关键技术研究
1. 预期目标
研究方便、实用、快捷、有效的提高桥梁耐久性和旧桥检测、评定、加固成套技术。在混凝土桥梁耐久性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理论上取得突破,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桥梁铺装材料耐久性评价指标体系和混凝土耐久性检测评价指标体系上有所创新;在耐久性桥面铺装施工工艺和大型桥梁结构物全寿命设计及养护管理技术方面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支持公路旧桥检测、评定、加固技术工作向系统化、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2. 主要研究内容
— 桥梁病害识别与成因机理分析 — 桥梁耐久性设计方法
— 桥梁关键性部位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 桥梁安全可靠性评定、养护管理与加固关键技术 — 桥梁质量通病的防治技术 — 钢桥面铺装关键技术
- 17 -
— 桥梁施工安全评价与管理技术
— 桥梁隐蔽工程无损检测装备与检测技术 — 特大桥隧运行过程中病害检测技术开发 — 新型高性能加固材料
(三)内河航运技术研究
1. 预期目标
推进内河航运信息化建设,开展内河航运监控、运输组织管理、航道整治、运输装备等技术研发,全面提高建设、装备与管理的技术水平,为发挥内河运输优势提供技术支撑。
2. 主要研究内容 — 电子航道图技术 — 河道演变规律研究 — 航道整治与疏浚技术 — 内河灾害监控和预警技术 — 内河运输拖带方法研究
— 内河新型船舶和动力装置开发及江海直达关键技术 — 内河新型港口装卸工艺及装备
(四)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
1. 预期目标
开展交通运输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支持交通系统电子政务建设,逐步形成交通运输管理信息与服务网络,提高交通运输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 18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