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8-2019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二 政治生活》《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课 我
2018-2019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二 政治生活》《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度》课后练习试卷【5】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六 七 八 总分 得 分 一、单选题
1.2013年1月1日,公安部修订后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简称规定),与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同步实施。规定对1998年发布的原规定作出全面修订。“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和“严禁刑讯逼供”被写入总则。我国修订《规定》表明( ) ①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真实性 ②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③社会主义的民主具有全民性 ④国家重视尊重和保障人权 A.①②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我国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主只适用于统治阶级,③错误。公安部修订后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简称规定),与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同步实施。规定对1998年发布的原规定作出全面修订。“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和“严禁刑讯逼供”被写入总则表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真实性,国家重视和保障人权。答案为B. 考点:本题考查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2.面对H7N9禽流感,政府有关部门在首例病例确诊后,立即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发布详细疫情信息,并及时跟进通报疫情变化情况及防治方案,使政府和社会形成合力,共同防治禽流感。这些做法能
A.保证禽流感不会再变异、传播 C.提高行政效率,提升政府权威 【答案】C 【解析】
B.消除社会矛盾,维护国家稳定 D.加强社会监督,促进廉政建设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试题分析:疫情发生后,政府立即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发布详细疫情信息,并及时跟进通报疫情变化情况及防治方案,这些做法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有利于树立政府权威,C说法正确;A与政府的行为没有直接关系,是政府行为不能决定的,说法错误;B“消除社会矛盾”过于绝对,说法错误;D与题意无关。
考点:本题考查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树立政府权威。
3.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正式废止了劳动教养制度。记者在某省劳教局所在地看到,“某省劳动教养管理局”的牌子早已摘下。劳动教养制度的废止 ①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国家形象 ②保障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③有利于彰显我国人权的进步 ④弘扬了我国的法制精神和法律权威 A.①②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废止劳动教养制度,保障服刑人员的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这是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体现,对人权的重视,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国家形象,①③说法正确;②④与劳动教养制度的废止意义不符,排除。该题选B。 考点:本题考查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4.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 A.完善公务员招考选拔制度 C.扩大和增加人民的权力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由此可见,B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D两项与题意不相符合,故不能入选;C项中“扩大和增加人民权力”的表述不科学,亦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B项。 考点:本题考查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相关知识。 5.关于酒后驾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饮酒、驾车是公民的权利,除交警外,他人无权干涉
B.公民有保障公共安全、保证他人生命安全的义务,因此酒后不能驾车 C.权利和义务都不能放弃,所以酒后不能驾车
D.整治酒后驾车表明公民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存在矛盾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但自由不是绝对的,没有脱离法律的无约束的绝对的自由,我们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行使自由。酒驾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表现,也
B.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D.加强政府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会给其他公民构成生命、财产威胁,故B正确A错误。C错误,义务不能放弃但权利可以放弃,D说法错误。
考点: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6. 日前,北京市某市民向市政交通一卡通主管部门投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要求其公开每年度一卡通卡成本明细、巨额押金及利息去向。这样的“公民之问”
①表明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②体现了良好的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 ③体现了公民依法参与民主决策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A.①②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市民向市政交通一卡通主管部门投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要求其公开每年度一卡通卡成本明细、巨额押金及利息去向。这样的“公民之问”体现了良好的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项表明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与题意无关,材料未体现公民的义务;③项未体现,因为材料体现了公民依法参与民主监督,本题正确答案为B。 考点:本题考查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
7.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以下行为属于公民行使这一权利的是( ) A.村民监督村干部 C.学生监督班干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村民监督村干部属于民主管理的体现,故排除选项A;公民的监督权是公民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因此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是在行使监督权,故选项B正确;学生监督班干部不是监督权,故排除C;国家权力机关对司法机关的监督,不是公民的监督权,故排除D;答案选B。
考点:本题考查了公民的监督权的知识。
8.网民在一些词前加上“被”字,如被自杀、被就业、被增长、被代表、被自愿,用来表达没有话语权的弱势一方的无奈,“被××”实质上描述的是一种“受人摆布”的不自由状态。“被××”现象的出现表明( )
①公民权利没有得到充分尊重 ②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
③公民必须有序的参与政治生活 ④国家必须加强对权力的规范和监督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B.公民对行政机关的监督
D.国家权力机关对司法机关的监督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中“网民在一些词前加上“被”字,用来表达没有话语权的弱势一方的无奈”,表明了我国公民的权利意识在觉醒,故②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题中材料“‘被××’实质上描述的是一种‘受人摆布’的不自由状态”,表明我国公民权利没有得到充分尊重,针对这种现象,国家必须加强对权力的规范和监督,故①④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③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主旨无关,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A项。 考点:本题考查公民的权利意识、国家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
9.近期,我国某市开展市人大代表与选民“统一见面日”活动。“统一见面日”活动有利于人大代表( )
①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
②更好地接受群众的监督,为群众服务 ③切实行使国家行政管理权 ④自觉履行代表职责,依法执政 A.①② 【答案】A
【解析】①②是从人大代表履行义务方面说明该活动举办的意义,符合题意。人大代表行使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等权利,不能行使行政管理权,③不选。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不是人大代表的权利。故排除④。
10.2012年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施58周年。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由此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到2012年3月5日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经不断完善,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体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表明 ①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了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A.①②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可以运用排除法,直接排除知识性错误选项即可。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包括最高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②本身说法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由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决定,④颠倒了二者关系,错误;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说明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①③正确。该题选B。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