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第一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第一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17:21:01

(4)非金属性最弱的非金属元素Si的气态氢化物最不稳定。 (5)金属性最强的Na对应的NaOH的碱性最强。 (6)铝的氧化物Al2O3具有两性。

元素周期律

?1?内容: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

?2?实质: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注 元素的性质主要指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元素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1.下列有关元素的性质及其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同主族元素形成的单质熔、沸点自上而下逐渐升高 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 C.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 D.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其沸点就越高 答案 B

解析 A项,碱金属元素形成的单质,其熔、沸点自上而下逐渐降低;C项,同主族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D项,稳定性HCl>HBr>HI,但沸点,HI>HBr>HCl。

2.X、Y为同周期元素,如果X的原子半径大于Y,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若X、Y均为金属元素,则X的金属性强于Y

B.若X、Y均为金属元素,则X的阳离子氧化性比Y的阳离子强 C.若X、Y均为非金属元素,则Y的非金属性比X强 D.若X、Y均为非金属元素,则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Y强于X 答案 B

解析 X、Y为同周期元素,由原子半径:X>Y可知原子序数:X<Y,若二者均为金属元素,则有金属性:X>Y,阳离子的氧化性:X<Y;若二者均为非金属元素,则有非金属性:Y>X,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Y>X。

3.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

甲 丙 乙 丁 戊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丙<丁<戊 B.金属性:甲>丙

C.氢氧化物碱性:丙>丁>戊 D.最外层电子数:甲>乙 答案 C

解析 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故A、D两项错误;同周期金属元素从左到右,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逐渐减弱,故C项正确;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金属性逐渐增强,故B项错误。 4.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①粒子半径:K>Al3>S2>Cl ②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2S>PH3>SiH4 ③离子的还

原性:S2>Cl>Br>I ④氧化性:Cl2>S>Se>Te ⑤酸性:H2SO4>H3PO4>H2CO3>HClO ⑥

非金属性:O>N>P>Si ⑦金属性:Be

解析 ①粒子半径:S2>Cl>K>Al3。③还原性:S2>I>Br>Cl。

B.②⑥⑦ D.②④⑥

5.原子序数为11~17号的元素,随核电荷数的递增,以下各项内容的变化是[填“增大(强)”、“减小(弱)”或“相同(不变)”]

(1)各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____________,最外层电子数依次__________________。 (3)元素的金属性逐渐______,而非金属性逐渐______,元素失电子能力逐渐______________,得电子能力逐渐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减小 电子层数相同时,随核电荷数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增大,因此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2)相同 增大 (3)减弱 增强 减弱 增强

解析 原子序数为11~17号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根据同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的变化,可解答本题。

40分钟课时作业 [经典基础题]

一、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和实质

1.元素的以下性质,随着原子序数递增不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是( ) A.化合价 B.原子半径

C.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D.相对原子质量 答案 D

解析 由元素周期律的内容知,元素的化合价、原子半径及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都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而相对原子质量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增大的变化趋势,绝不会出现周期性的变化。

2.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 A.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依次递增 C.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答案 C

解析 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3.下列各组的排列顺序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Na

D.碱性:NaOH

解析 A项,原子半径:Na>Mg>Al;C项,稳定性:HF>HCl>HBr,碱性:NaOH>Mg(OH)2>Al(OH)3。

二、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性质变化规律

4.下列各元素的氧化物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够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 A.元素W: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ⅢA族 B.元素X:它的原子中M层比L层少2个电子 C.元素Y:它的焰色反应颜色呈黄色

D.元素Z:它的二价阳离子核外电子总数与氩原子相同 答案 A

解析 既能和HCl反应,又能和NaOH反应的氧化物是Al2O3。

5.A、B两元素原子电子层数相同,如果A原子半径比B大,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两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应是A强于B B.A的气态氢化物比B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C.A的金属性比B的金属性强 D.A的阴离子比B的阴离子还原性弱

答案 C

解析 A、B两元素位于同周期,A的原子半径比B大,则A位于B的左边,A元素的金属性比B的强。

6.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推断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铍[Be(OH)2]的碱性比氢氧化镁弱 B.砹(At)为有色固体,HAt不稳定 C.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D.硒化氢(H2Se)是无色、有毒,比H2S稳定的气体 答案 D

解析 A项,Be和Mg同主族,金属性不如镁的强,故Be(OH)2的碱性比Mg(OH)2弱;B项,卤族元素的单质从上到下,颜色加深,氢化物越来越不稳定;C项,Sr和Ba同主族,化学性质相似,故SrSO4也难溶于水;D项,Se的非金属性不如S强,故H2Se不如H2S稳定。

7.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2、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

A.原子半径:A>B>D>C

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A>B>D>C C.原子序数:d>c>b>a D.离子半径:C2>D>B>A2

答案 D

解析 A、B、C、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所以原子序数:a>b>d>c;原子半径:B>A>C>D;离子半径:A2

外层电子数目:D>C>A>B。 8.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H2SO4的酸性比HClO的酸性强,所以S的非金属性比Cl强 B.Mg(OH)2是中强碱,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所以Al比Mg活泼

C.H2S 300 ℃时开始分解,H2O 1 000 ℃时开始分解,说明O的非金属性比S强 D.Na和Mg与酸都能剧烈反应放出氢气,故无法比较它们的金属性强弱 答案 C

解析 A项,比较非金属性强弱时,应比较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B项,Mg比Al活泼;D项,Na与水反应比Mg更剧烈,故金属性Na>Mg。 三、推断元素、比较性质

搜索更多关于: 第一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4)非金属性最弱的非金属元素Si的气态氢化物最不稳定。 (5)金属性最强的Na对应的NaOH的碱性最强。 (6)铝的氧化物Al2O3具有两性。 元素周期律 ?1?内容: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 ?2?实质: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注 元素的性质主要指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元素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1.下列有关元素的性质及其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同主族元素形成的单质熔、沸点自上而下逐渐升高 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 C.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 D.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其沸点就越高 答案 B 解析 A项,碱金属元素形成的单质,其熔、沸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