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6份试卷合集)内蒙古包头市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合集汇总word文档可编辑
600 B卷(共50分)
一、诗歌鉴赏(共4分)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1-2题。
锦江思 李新
独咏沧浪古岸边,牵风柳带绿凝烟。
①②
得鱼且斫金丝鲙,醉折桃花倚钓船。
注:①斫(zhuó):砍,这里指切。②金丝鲙:指生鱼片。
1.从全诗来看,诗人“思”到了哪些内容?请概括作答。(2分)
答:
2.本诗末句中的“醉”所含感情是什么?请简要赏析(2分)
答: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题。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②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③亦皆如之。” 注释:
①选自《列子·说符篇》。 ②退:回去。③为国与身:治理国家和修养自身。 3.文学常识填空。(2分)
列子,名 ,又名 ,郑国人,战国前期 家代表人物之一,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 。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①请于关尹子 ( ) .
②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 ...③ 又以报关尹子 ( ) .
5.翻译句子。(4分)
①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译文: ②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译文: 6.本文所记叙事情的含义可以用哪个成语来概括?它适合于其他方面吗?请阐明理由。(3分)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分)
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 唐僧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泪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屡次逐我。” (1)上文是《西游记》第27回的节选,该节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这个故事叫
做 (1分) (2)根据文段中对话描写,概括孙悟空的性格特点。(1分) 孙悟空性格特点
是
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分)
“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句话出自 。本文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
我 ,父亲却要我 ,让我感到痛苦,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含蓄地批判了 的不合理。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2题。
小 城 之 冬 陈 珵 ①在北方城市读书的第二年,我已经习惯了冬季里簌簌飞扬的白雪。
②然而在回老家的时候,在下火车的那一瞬间,抬头看见那片已经熟悉了近20年的灰色的天空,感受着以前读书时因为需要早起而常常抱怨的阴冷的早晨,我竟然有了一种满足之情。
③因为这里的一切都有着故乡的味道,而故乡小城有着它独特的冬天的味道。
④印象中,这里的冬天难得会有和北方一般的大雪。对于我的家乡,雪是弥足珍贵的佳品。本身就很小巧单薄的雪花,在飘零的过程中,渐渐成为雨水的一部分,以晶莹娇弱的姿态坠落大地。
⑤小城之冬的雨水不少,然而,从来都不大,连绵不止,细密温柔,从灰色的城市上空逍遥自在地降临。太多的人总是抱怨这南方小城的冬天,阴冷,多雨,并且没有暖气。那是浸透骨髓的冰凉与潮湿。可是这样的天气却也有其独特的好处,忙碌了一年的人们总是会在这样的天气给自己找一个休息的借口。
⑥拉上窗,开一盏温暖安宁的有橘色灯光的灯,沏一杯微烫的红茶,随意翻看手上的米兰昆德拉或者村上春树;抑或是蜷缩进温暖的被子,听那些属于冬天却可以带来温暖的声音。然后,在不经意间看见窗帘缝隙处浅灰色的安宁湿润的天空。
⑦雨水是多。然而,小城之冬却没有像北方那样粗犷凛冽的大风。在某种意义上,风就是为了迎合雨而诞生的。雨已经是缠绵的了,那么风自然也是温柔的。小城冬天的风,甚至很少会发出多大的声音,总是静静地吹过这个城市的冬天,吹过车水马龙的街道,吹过五光十色的橱窗。冷,却不寒;潮湿,却不黏滞。或许是冥冥之中的自然之神以其独特的温柔来抚慰这个城市匆匆急行的人们。
⑧我们一直可以听到这样的一句话,小城故事多。 ⑨然而故事应该发生在这样的小城的冬天才最有味道。
⑩小城之冬,就像一个浸透着浅浅灰色又氤氲温暖的缓慢物语。已经习惯了匆忙的脚步,在沉默的雨水中渐渐放慢了速度;追逐速度的眼神,在慢行中开始仔细打量这个被忽略了太多的美好的城市。生活的意义在并不强烈的冬风中,慢慢从浮于表面的光鲜外衣里剥离出来,清晰到只剩下单纯的原始美好。
(11)我们需要这样的冬天来收容我们平日里不得不承担的疲倦。
(选自《渤海早报》)
9. 第③段中说,“故乡小城有着它独特的冬天的味道”。读完全文,你认为故乡小城的冬天有什么独特的味道?(4分)
10. 联系上下文,品析文中第⑩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
11.有人认为本文第⑧⑨段有点多余,可以删去。结合文章说说你的看法。 (4分)
12.《济南的冬天》采用对比的手法,将济南的冬天与北平的冬天、伦敦的冬天进行对比,突出了济南冬天无风、响晴的特点。《小城之冬》也采用了这种对比,试举例说明并分析其作用。(6分) 四、语言运用(共12分)
1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为庆祝这一文化节日,学校决定以“书香满校园,共享读书乐”为主题开展一次读书活动。请你随我们到下列站点参加活动。 【留言栏】(1)在读书心得栏里小华写下了“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留言。请你也摘录一则关于读书的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2分)
【故事会】(2)小芳组织了“讲孔子、孟子的故事”活动。请你各写一则与孔子和孟子有关的成语故事参加这一活动。”(4分)
孔子: (2分) 孟子: (2分) 【辩论台】(3)小刚主持了一场“上阅读辩论会“,正方、反方辩词如下,请你改正辩词中的病句。(3分)
正方:“上阅读”利大于弊。中学生上阅读可以学到书本阅读中学不到的知识,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选择阅读内容,满足我们对知识的需求,还可以拓展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与书本阅读相比,上阅读必将成为我们中学生的最佳阅读方式。
反方:“上阅读”弊大于利。①上阅读的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我们中学生容易受到有害信息的影响。②当前中学生热衷于上阅读值得肯定。③上阅读如果缺乏自律,不能正确对待是容易染上瘾的。所以,我们中学生还是要坚守“书本阅读”。
A、正方辩词中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应把“ ”改为“ ” 。 B、反方辩词中的第 句(只填句子序号)不能证明反方观点。 【展览厅】(4)针对本次读书活动,老师请每位同学推荐一本课外读物,下面是李丽同学为赵丽宏《读书是永远的》写的推荐词,请选择你喜欢的任一作品,仿写一段推荐词。
例 推荐词:在《读书是永远的》这本随笔中,你看不见张狂和媚俗,却能感受到流淌于作者心中的许许多多的向往和忧伤,高贵的、典雅的、精致的、独树一帜的感觉,被亲切而忧伤的传达出来。(3分)
AAAAA
A卷(共100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C (解析:狭隘(ài))。 .
2.B(解析:A神采奕奕,C嘹亮,D煞有介事)。 3.A (解析:A中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的意思)。
4.D(解析:A项主语“三岔湖”与宾语“季节”搭配不当,B项“防止”与“不再”重复,任意去掉一个,C项缺宾语,在句末加“的故事”)。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5.B 6.D 7.A 8.D 三、默写(共6分)
9.(1) ①枯藤老树昏鸦 ②江春入旧年 (每小题1分,错字、漏字、添字则该小题不得分,共2分) (2)秋词【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峨眉山月歌【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两首诗歌任选一首默写,一句1分,错字、漏字、添字则该句不得分,共4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10.因为“我”是家庭的主导,如果处理不好母亲、儿子间的“分歧”,也会影响和谐,把处理这种分歧视为责任重大,
表现了“我”的责任感和对母亲、儿子的浓浓深情。(3分,言之有理即可) 11.她为了顺从孙儿的意思(1分),也为了不让儿子为难(1分),表达了对孙儿、儿子的疼爱之情(1分)。(共3分,
言之有理即可)
12.“慢慢地”是说速度慢(1分),“稳稳地”是说脚步沉重而有分寸(1分),“很仔细”形容走路很留神(1分),形象的写出了“我”和妻子对家人,对生活具有高度的使命感(1分)。(共4分,言之有理即可) 五、作文(60分)
13. 【说明】
①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要求。
②发展等级评分,依据评分点,不要求全面,以一点突出者按内容评分,直至满分。 ③缺题目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
④一个错别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书写潦草、卷面不整洁扣1-2分(最高扣2分)。 ⑤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偏后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B卷(共50分) 一、诗歌鉴赏(共4分)
1. “思”到了在春风吹绿柳枝的时节,水面腾起淡绿色的烟雾(1分),如能得到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儿,定会斫成生
鱼片,悠闲地倚靠在渔船之上,伴着醉人的桃花香等再上钩的鱼儿(1分)。(共2分,意近即可)
2. “醉”是作者在如画美景中,为美景所醉(1分),表达的是一种悠闲、愉悦的心情(1分)。(共2分,意近即可)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题。
3.寇 御寇 道 清静无为(2分,每空0.5分)
4.①请教 ②……的缘故,表原因 ③ 介词,把(3分,每小题1分)
5.①不仅射箭,治理国家与修养自身也都该这样。 ②你知道你射中的缘故吗?(4分,每小题2分)
6.示例:熟能生巧(同义词即可),观点,理由略。(成语1分,观点1分,理由1分,理由足以证明观点即可,共3分。) 译文:列子学射箭,已经能射中了,去向关尹子请教。关尹子问:“你知道你能射中的原因吗?”列子回答:“不知道。”
关尹子说:“不行!”列子回去又练习了三年,再次来报告关尹子。关尹子又问:“你知道你能射中的原因吗?”列子回答:“知道了。”关尹子说:“可以了,要牢记(学成的道理),并且不要丢掉。不仅射箭,治理国家与修养自己也都该这样。”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