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板书设计
数据收集整理(二)
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姓名 票数 教学反思:
第3课时 练习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分析统计表。
2、使学生在练习中,在收集、整理、分析、决策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掌握本单元内容。 教学重点:
体验统计过程,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
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教法:
探究性实践作业。根据学生的实践作业进行分析、推理、判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张三 李四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知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6题。
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并将结果填入第6题表格内。 出示统计表。
提问:要完成这项统计,你准备怎么办?
2、引导学生找出一些易操作的方法:举手或组内报名,小组汇报等。并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收集整理数据”(强调数据的准确性。。) 3、从你的统计中,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建议? 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讨论:根据调查结果,说说买哪几种水果合理。 二、探究新知
1、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4题。
(1)谈话:同学们,我们班谁的家里有车?(家里有车的同学举手,了解学生家里有车的情况。)
这么多同学家里有车,随着社会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车辆越来越多,你们看,几个同学正在统计一个路口10分钟内所通过的各种交通工具的数量。根据他们的记录结果,你知道道路上的面包车、大巴车、小轿车、摩托车各开过多少辆吗?
(2)小组内分工,分发记录单。
学生填写,汇报,教师展示。
种类 辆数 (3)回答问题。
这个路口10分钟内通过的哪种车最多?哪种车最少?(小轿车最多,面包车最少。)
如果再观察10分钟,哪种车通过的数量可能最多?(放手让学生讨论,说出理由。)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5题。
出示统计表,要求学生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每种书有多少? 回答问题(1)和(2)。
讨论:图书室要新买一批图书,你有什么建议? 三、巩固迁移
完成教学“练习一”的第7题。 1、出示条形统计图。 读懂统计图。
图中1格代表( )份。 说说每天的销售情况。
2、哪天卖出的《电视报》的数量最多?哪天最少?(星期六最多,星期一最少)
3、你还能发现什么?你能提出什么建议?(学生自由发言。) 4、如果每格表示2份《电视报》,上面的数据应该怎么表示?
面包车 6 大巴车 8 小轿车 33 摩托车 12
小组讨论,互相说说。 指名回答说出数据。
教师小结:如果数据比较大,用一格有时候能表示更大的量,因此,我们在读条形统计图时,先要读懂每格表示多少。 四、课堂小结
你觉得本节课有哪些收获?感觉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板书设计
练习一
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认识表内除法,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这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二)以及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利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