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某框架结构企业办公楼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材料之二(1)
安徽工程大学本科
毕业设计(论文)
专 业: 土 木 工 程 题 目: 某框架结构企业办公楼设计
作 者 姓 名: 王 蒙 导师及职称: 张玲玲/吴桢(工程师/助教) 导师所在单位: 建 筑 工 程 学 院
2014年6月15日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安徽工程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2014 届 建筑工程 学院
土木工程 专业
学生姓名: 王蒙
一、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中文:某企业办公楼设计
英文:Design of a corporate building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二、原始资料
1、基本概况
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拟按一般标准建造一栋五层框架结构某企业办公楼楼。该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横向框架不少于三跨,总建筑面积不小于5000m2。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环境类别为三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第二组。建筑室内外高差600mm,室外标高即为现有自然地面标高。
2、工程地质条件
自然地表以下1m内为杂填土,重度γ=17kN/m3;杂填土下为3m厚可塑性粘土,重度为γ=18kN/m3,液性指数IL=0.62,含水率ω=23.1%,天然孔隙比e=0.8,ES=10MPa,ck=20kPa,φk=12度;再下为砾石土层,重度为γ=20kN/m3,液性指数IL=0.50,含水率ω=15.2%,天然孔隙比e=0.8,ES=20MPa,ck=15kPa,φk=18度。未修正前粘土承载力特征值为180kN/m2,砾石土层承载力特征值为300kN/m2。场地土类别为Ⅲ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基础埋深范围内无地下水。 3、主体结构工程和装饰工程
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肋梁楼盖。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钢筋采用HPB300级(箍筋、楼板钢筋)和HRB400级钢筋(梁、柱纵向受力钢筋)。
内外墙均采用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厚度200mm,重量参见最新《结构荷载设计规范》。需根据建筑设计和结构承重、抗震方面的要求及场地地质条件,合理地进行结构选型和结构整体布置,统一构件编号及各种结构构件的定位尺寸,绘制出结构布置图。
三、毕业设计(论文)任务内容
1、毕业设计的意义
根据建筑设计和结构承重、抗震方面的要求以及场地地质条件,合理地进行结构选型和结构整体布置,确定各种结构构件的尺寸;选取一榀主要横向结构框架进行结构设计计算,用计算结构力学程序对该榀结构框架进行电算并与手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完成楼梯结构设计和基础结构设计;用PKPM软件对整栋框架结构进行SATWE电算;绘制出相关建筑和结构施工图。
通过本模拟设计,可使学生综合土木工程专业各课程的知识,了解建筑设计方法,熟悉结构设计与分析过程。
2、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进程安排
(0)外文翻译、调研、复习相关课程、毕业设计开题——寒假、第1周; (1)建筑设计,绘制建筑施工图——第5~6周;
(2)建筑结构布置(楼盖布置、估算构件截面尺寸)和荷载计算——第7周; (3)竖向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内力计算(采用弯矩二次分配法)——第8周; (4)水平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内力计算及侧移计算(采用D值法)、计算结构 力学程序核算——第9~10周;
(5)横向框架梁、柱内力组合(列表进行)和截面设计——第11~12周; (6)主楼梯结构设计——第13周; (7)基础结构设计——第14周;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8)绘制横向框架、主楼梯、基础的结构施工图——第12~14周;
(9)用PKPM软件对整栋框架结构进行SATWE电算并绘制出标准层结构平面图 (板配筋图)和梁配筋平面图——第15~16周;
(10)电子版毕业设计文件的输入、打印和装订——第8~16周; (11)指导教师审核,评阅教师审核,毕业设计答辩——第17周。 3、提交的成果
(1)毕业设计文件部分:
封面;毕业设计任务书;中英文摘要;目录;第1章:绪论(工程概况,建筑与基础设计型式、框架计算方法,主要进程安排);第2章:建筑结构布置和荷载计算;第3章:横向框架内力计算;第4章:横向框架内力组合;第5章:横向框架梁柱截面设计;第6章:楼梯结构设计;第7章:基础结构设计;第8章:建筑与结构设计说明;结论与展望(毕业设计小结,不少于500字);致谢;参考文献(不少于十篇);附录:专业外文文献及其译文(不少于3000字)。
(2)图纸部分:
①建筑底层、标准层和屋顶平面图(1:100、1:200、3张图、其中底层平面图手绘);
②建筑主立面图(1:100、1张图、手绘图); ③主楼梯剖面图(1:50、1张图、手绘图);
④横向框架配筋图及断面详图(1:30和1:10、1张图、手绘图); ⑤主楼梯配筋图及详图(1:30和1:10、1张图、手绘图); ⑥基础结构平面图及详图(1:100和1:20、1张图、手绘图); ⑦标准层结构平面图(1:100、1张图、PKPM生成CAD图); ⑧标准层梁配筋平面图(1:100、1张图、PKPM生成CAD图)。
指导教师(签字) 教研室主任(签字)
批 准 日 期 2014.1.6 接受任务书日期 2014.1.15 完 成 日 期 2014.6.15 接受任务书学生(签字)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