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微电子专业05级双专科《微电子工艺》期末考试 A卷答案
2006~2007学年 第二学期 微电子 专业
05级双专科
《微电子器件工艺》 期末考试 A 卷 答案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 填空(每空1分)
1、直拉法制备单晶硅的过程是:清洁处理——装炉——加热融化——拉晶,其中拉晶是最主要的工序,拉晶包括 下种 、 细颈 、放肩、 等径生长 和收尾拉光等过程。
2、在二氧化硅网络结构中,桥联氧越多,网络结构越 (紧密或疏松);非桥联氧越多,结构越 (同上)。
3、掺杂技术包括有 热扩散 、 离子注入 、合金和中子嬗变等多种方法。
4、在有限表面源扩散中,其扩散后的杂质浓度分布函数符合 高斯分布 ; 而在恒定表面源扩散中,其扩散后的杂质浓度分布函数符合 余误差函数分布 。
5、在离子注入法的掺杂过程中,注入离子在靶中所受到的阻挡机构有 电子阻挡 和 核阻挡 两种。
6、在离子注入后,通常采用退火措施,可以消除由注入所产生的晶格损伤, 常用的退火方式有 电子束退火 、 离子束退火 、 激光退火 。
7、工艺中常用磨角法测结深,常用的染色溶液是 硫酸铜(CuSO4 ) 溶液。
8、影响外延速度的因素有 质量转移速度 和 表面化学反应速度 ,其
中以较 慢 (快或慢)者起决定的影响作用。
9、外延工艺中,对氢气的纯度要求非常高,氢气的纯化可用 分子筛吸附法 和 钯合金扩散法 。
10、工艺中常用的测量二氧化硅厚度的方法有比色法 和 双光干涉法 。
第 1 页 共 6 页
11、液态源硼扩散中常用的硼源是 三溴化硼(BBr3 ,常用的液态磷源是 三氯氧磷(POCl3) 。
12、乳胶版的显像原理包括照相潜影的形成、 显影 和 定影 等几个过程。
13、光学曝光分为 接触式把曝光 、 接近式曝光 和投影式等几种。 14、一般来说,湿法腐蚀是 同向腐蚀(同向腐蚀或异向腐蚀),而干法腐
蚀更容易实现 异向腐蚀 (同上)。 二、 选择(每题2分,单项多项均有)
1、 在二氧化硅氧化中,采用掺氯氧化的目的是(A、B、C、D ) (A)减少钠离子玷污 (B)控制氧化层错 (C)消除网络中重金属杂质 (D)提高少子寿命
2、 在微电子加工环境中,进入洁净区的工作人员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 A、B、C、D )
(A) 进入洁净区要先穿戴好专用净化工作服、鞋、帽。 (B) 进入洁净区前先在风淋室风淋30秒,然后才能进入。 (C) 每周洗工作服,洗澡、理发、剪指甲,不用化妆品。 (D) 与工作无关的纸张、书报等杂物不得带入。 3、衬底气相抛光方式有(A、C、D )
(A)HCl气相抛光 (B)氧化抛光 (C)Cl2抛光 (D)水气抛光 4、化学显影液中的主要成分有( A、B、C、D )
(A)还原剂 (B)保护剂 (C)促进剂 (D)防灰雾剂 5、 工艺中采用电子束蒸发的优点有(A、B、C、D )
(A)膜纯度高,钠离子玷污少 (B)光刻腐蚀方便 (C)镀膜层均匀 (D)节约大量钨丝和铝源 6、液态源硼扩散所选用的硼源有(A、B、C ) (A)硼酸三甲脂 (B)硼酸三丙脂 (C)三溴化硼 (D)三氯氧磷
第 2 页 共 6 页
三、判断(每题1分)
1、在钨丝蒸发工艺中,初次使用的钨丝应空蒸一次,以去除钨丝中的杂质。 ( R ) 2、固态源硼扩散常以氮化硼(BN)作为杂质源。 ( R ) 3、烷氧基硅烷分解法制备二氧化硅膜时,一旦源变黄色就不能使用。 ( R )
4、正胶是指的是曝光前对某种溶剂来说是可溶的,曝光后变为不可溶的那一种抗蚀剂。 ( F ) 5、埋层扩散常用三氧化二锑和二氧化硅的混合物。 ( R ) 6、硅烷热分解法淀积中,一旦源变成黄色就不能使用。 ( R ) 7、二氧化硅中的宏观缺陷是指氧化层厚度不均匀、表面有斑点、氧化层上有针孔等。 ( R ) 8、直流溅射能进行绝缘膜的刻蚀。 (R ) 9、干法腐蚀的选择比要比湿法腐蚀高。 ( F ) 10、在二氧化硅干法腐蚀中,添加一定量的氧,能提高腐蚀速率。 ( R )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 1、外延
外延是一种制备薄膜的技术,它是在低于晶体熔点的问温度下,在一片表面经过细致加工的单晶衬底上,沿其原来的结晶轴方向,生长一层导电类型、电阻率、厚度和晶格结构完整性都符合要求的新单晶层的过程。新生长的单晶层叫外延层。
2、溅射
溅射是工艺中淀积金属薄膜的一种技术,它是利用等离子体中的离子,对被溅镀物体进行轰击,使气相等离子体内具有被溅镀物体的粒子,这些粒子淀积到硅片表面上形成溅镀薄膜,这就是溅射。
第 3 页 共 6 页
3、选择比
在薄膜的刻蚀过程中,一般要求衬底和光刻胶不参与反应,也可以说不会被腐蚀。而事实上,光刻胶与衬底,在整个加工过程中也参与反应,也会被刻蚀,这种现象是不希望出现的。通常用选择比来描述,即两种不同材料刻蚀速率比来描述图形转移中各层材料的相互影响。
4、鸟嘴效应
硅氧化成二氧化硅后体积会膨胀所以窗口经热氧化后会形成高度为0.55Zox的台阶。而掩蔽氧化的Si3N4-SiO2图形周边由于受到上述台阶的影响而向上翘起,形成所谓的鸟嘴效应。
五、简答(每题7分)
1、请阐述自掺杂效应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措施。 答:自掺杂效应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在外延生长期间,衬底杂质将不断扩散并从其表面蒸发出来; (2) 高温时,衬底背面的杂质也会不断蒸发出来,进入到反应气体
中;
(3) 进行气相腐蚀时,随着硅的去除,大量的杂质被释放出来,也
会使滞留层内的杂质大大增加;
(4) 加热基座、外延系统和输入气体中玷污的杂质也会进入外延层
中。
消除措施有以下几点:
(1) 用二氧化硅、高纯硅等覆盖衬底背面; (2) 衬底掺杂用锑,且掺杂浓度适当; (3) 气相腐蚀后用氢气反复冲洗反应器; (4) 采用硅烷等不含氯的原料。
2、简述用湿法腐蚀方法分别腐蚀二氧化硅及氮化硅的原理。 答:(1)二氧化硅的腐蚀:一般采用以氢氟酸为基础的水溶液,氢氟酸浓度越高,腐蚀速率越快,加入氟化氨,可使反应速率降低,起缓冲剂的作用。常用的配方如下:
HF:NH4F:H2O=3ml:6g:10ml
第 4 页 共 6 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