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材料科学基础总结 - 图文
第1章 概 述
1. 材料的含义及分类
材料的定义:有用并能用来制造物品(件)的物质。
一般指固态的、可用于工程上的物质;作为材料科学研究对象的材料则主要是那些制造器件(物品)的人造物质。
材料的判据:(1)战略性判据,反映了资源、能源、环保的考虑与要求。(2)经济性判据,反映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3)质量判据,指具有各种有利的使用性能。 材料的分类:
(1)按性能特点,分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材料的使用性能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2)按结合键分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和高分子材料以及复合材料。 2.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内涵
研究材料成分、组织结构、制备工艺与材料性能和应用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对生产、使用和发展材料具有指导意义。
材料的结构:指构成材料的基本质点(离子、原子或分子等)是如何结合与排列的,它表明材料的构成方式。
材料的组织:指借助于显微镜所观察到的材料微观组成与形貌。通常称为显微组织。
材料的性能决定于材料的组织、结构!
材料学科的发展大致经过冶金学、金相学、物理冶金学、材料科学或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几个阶段。
1
第2讲 固体材料的结构
1. 原子结构理论
一个电子的空间位置和能量由4个量子数决定,即主量子数、轨道角动量量子数、磁量子数、自旋角动量量子数。
核外电子排布遵循的三原则: 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洪德规则。 原子通过结合键可构成分子,原子之间或分子之间也靠结合键聚结成固体状态。
? 化学键 (主价键): 金属键、离子键和共价键; ? 物理键 (次价键): 称范德华力。
金属间化合物的原子结合为金属键和离子键的混合。
2.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 晶体→原子在空间呈有规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 性能:① 具有固定熔点。
② 具有各向异性。多晶体具有伪各向同性。
? 非晶体→原子在三维空间呈无规则排列
3.选取晶胞的原则
在点阵中取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基本单元(最小平行六面体)作为点阵的组成单元,称为晶胞。将晶胞作三维的重复堆砌就构成了空间点阵。同一空间点阵可因选取方式不同而得到不相同的晶胞。晶胞选取原则如下:
(1)选取的平行六面体应反映出点阵的最高对称性;
(2)平行六面体内的棱和角相等的数目应最多; (3)当平行六面体的棱边夹角存在直角数目应最多; (4)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晶胞应具有最小体积。
2
4.会写七大晶系和14种布拉菲点阵名称,弄清其点阵矢量的特点。
点阵矢量
点阵常数 a b c 棱间夹角 ?βγ
空间点阵数量有限,而晶体结构无限多,因为后者是指构成晶体的实际质点在三维空间的具体排列方式。金属中常见的密排六方晶体结构应属简单六方点阵。
5. 晶体的晶面指数和晶向指数的标定(三轴指数)。
为便于确定和区别晶体中不同方位的晶向和晶面,国际上通用密勒(Miller)指数来统一标定晶向指数与晶面指数。 晶向指数的确定步骤:
(1)以晶胞的某一阵点O为原点,建立坐标轴X,Y, Z,以点阵矢量的长度作为坐标轴的长度单位
(2)过原点O作一直线0P,使其平行于待定晶向.
(3)选取距原点O最近的一个阵点P,确定P点的3个坐标值。
(4)将3个坐标值化为最小整数u,v,w,加上方括号即为待定晶向的晶向指数[uvw]. 若坐标中某一数值为负,则在相应的指数上加一负号。
3
晶面指数的确定步骤:
(1)在点阵中设定参考坐标系,但不能将坐标原点选在待确定指数的晶面上,以免出现零截距.
(2)求待定晶面在三个晶轴上的截距.若该晶面与某轴平行,则此轴上截距为∞;若与某轴负方向相截,则此轴上截距为一负值。 (3)取各截距的倒数。
(4)将三倒数化为互质的整数比,并加上圆括号,即为表示该晶面的指数,记为(hkl).
特别提醒:
? 立方晶系中具有相同指数的晶向和晶面必定是互相垂直的
? 凡晶面间距和晶面上原子的分布完全相同,只是空间位向不同的晶面可归并为同一晶
面族,以{hkl}表示。 ? 凡原子排列情况相同在空间位向不同(即不平行)的晶向,归并为同一晶向族
(注意:指数相同而符号相反的两个晶面为一组) 先分析有几个数字相等:
——若3个数字不等(3个数非0),如:{123},则有3!×4 = 24组
——若2个数字相等(3个数都非0),如:{112},则有24/2= 12组
——若3个数字相等(3个数都非0),如:{111},则有24/6= 4组 再分析有几个零:
——若有1为0则总数除2,如:{120},即24 /2= 12组
——若有2为0则总数除4,如:{100},即12/4= 3组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