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构效关系标准答案
1、局部麻醉药的构效关系:
根据局麻药的化学结构,可分为三部分:即亲脂性部分(1)、中间部分(2)、亲水性部分(3)。
(1)亲脂性部分(1)可为芳烃及芳杂环,以苯环的作用最强。苯环对位由供电性基团氨基取代,与苯环酯羰基形成共轭体系,使羰基的极性增加,作用增强。
(2)中间部分(2)和局麻作用持续时间有关,如以S、 NH 和CH2等电子等排体代替O,其麻醉持续时间:-COCH2->—CONH->—COS->—COO-。碳链n=3时,麻醉作用最强。 (3)亲水部分的氨基多为叔胺。 2、苯并二氮卓类药物的构效关系:
(1)苯并二氮卓类药物中B环为活性必须结构,A环被其他芳杂环取代仍有较好的生物活性。
(2)7位及2'位引入吸电子取代基明显增强活性。 (3)1位氮上引入甲基,可使活性增强,若此甲基代谢掉仍保留活性。
(4)3位引入羟基,虽活性下降,但毒性很低。 (5)在1,2位或4,5位并入杂环可增强活性。 3、喹诺酮类药物的SAR:
(1)A环是抗菌作用必须基本结构,B环可以是苯环、吡啶环、嘧啶环。
(2)3位羧基和4位羰基为活性所必须。
(3)1位以乙基或与乙基体积相近的取代基为好。 (4)6,8位引入氟原子抗菌活性增大,7位引入哌啶最好。 4、磺胺类药物的SAR:
(1) 对氨基苯磺酰胺是必须的基本结构。
(2) 苯环用其它环代替,或苯环上引入其他基团将使活
性降低。
(3) N1的一个氢被取代,使活性增强,以杂环取代更显
著。
(4) 保持N4氨基不被取代,若被取代,则必须在体内水
解或还原成氨基时方能有效。
5、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的构效关系 (1)具有苯乙胺的基本结构,
(2)苯环上3,4-二羟基,可显著增强α,β活性。口服后其间位羟基迅速被COMT甲基化而失活,不能口服。 (3)氨基的β位具有羟基,产生光学异构体,R构型大于S构型。
(4)α-碳原子引入甲基,则为苯异丙胺类,甲基的位阻效应使其不易被单胺氧化酶代谢,稳定性增加,作用时间延长,但作用减弱。
(5)氨基上必须保留一个氢未被取代,氨基被取代的烃基越大,对β受体选择性愈大,不易被COMT催化失活,作用时间延长。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