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桩静载试验模拟考试题
7、静载试验中压重平台与支墩边之间的距离应满足( AC )
A、≥4D B、≥2D C、>2.0m D、>4.0m
8、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要求有:
A、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应采用方形(矩形)或圆形的刚性承压板,其压板面积应按实际桩数所承担的处理面积确定。承压板的中心位置应与一根桩或多根桩所承担的处理面积的中心位置(形心)保持一致,并与荷载作用点重合。
B、承压板底面高程应与基础底面设计高程相同。试验标高处的试坑长度和宽度,应不小于载荷板相应尺寸的3倍。基准梁支点应设在试坑之外。载荷板底面下宜铺设中、粗砂或砂石、碎石 垫层,垫层厚度取50?150mm,桩身强度高时宜取大值。
C、承压板安装前后都应保持试验土层的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应防止试验基坑开挖后受雨水浸泡或对压板下试验土层的扰动,必要对压板周围基土复盖30cm的保护土层。 D、在正式加载前,单桩或多桩复合地基应进行预压,预压量不大于上覆土的自重。
9、处理后的地基,如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时应符合下例规定:
A、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零。 B、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1.0。
C、处理后的地基,当在受力层范围内仍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尚应验算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 D、对水泥土类桩复合地基尚应根据修正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桩身强度验算。
10、单桩水平静载试验的目的:( ABD)
A、确定单桩水平临界和极限承载力并判定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B、通过桩身内力及应变测试,测定桩身弯矩 C、判断桩身完整性 D、检测桩身混凝土强度
11、静载荷现场试验的记录内容包括:
答、主要内容有:
(1)工程名称(2)试桩桩号或桩径(3)试验日期(4)试验用仪器(千斤顶、油泵、油压表、百分表)型号、编号(5)每级加载值、压力表表值、观测时间、间隔时间,百分表表值(6)沉降计算量(7)试验人员、校对人员、试验负责人、见证人有关人员签证(8)其他需要说明的试验情况
- 13 -
12、单桩水平静载试验的方法包括:( AB)
A、单向多循环加载法 B、慢速维持荷载法
13、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方法包括下列( ABCD )
A、慢速维持荷载法 B、快速维持荷载法 C、循环加卸载法 D、等变形速率法 14、出现下例情况,单桩水平静载试验可终止加载:
A、桩身折断
B、水平位移超过30~40mm(软土取40mm) C、水平位移达到设计要求的水平位移允许值
15、某型号液压千斤顶的工作压力是55MPa,额定出力495吨,其活塞直径:
A、33.85cm (495吨×1000=495000kg 55 MPa×10=550 MPa/cm2 面积=重量/压力 直径=2×面积/3.14
16、以下那几种情况须用静载法进一步验证:(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验收抽样检测的受检桩选择宜符合下列规定:(选桩原则)
A、施工质量有疑问的桩; B、设计方认为重要的桩; C、局部地质条件出现异常的桩; D、施工工艺不同的桩;
E、承载力验收检测时适量选择完整性检测中判定的Ⅲ类桩; F、除上述规定外,同类型桩宜均匀随机分布。
17、当出现( BCD )情况之一时,施工前应采用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
A、设计有要求 B、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桩基 C、地质条件复杂,桩施工质量可靠性低 D、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或新工艺
18、同一工程的一批试桩曲线应按相同的沉降纵坐标比例绘制,满刻度沉降值不宜小于
A、40mm
B、50mm B、80mm B、100mm
- 14 -
19、以下有关加载反力装置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AD )
A、加载反力装置能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加载量的1.2倍 B、压重可在检测前一次加足,也可在检测中分次加足 C、仅需对加载反力装置中的主梁构件进行强度和变形验算 D、压重施加于地基的压应力不宜大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1.5倍,有条件时宜利用工程桩作为堆载支点
20、以下静载试验中沉降测量系统的相关规定正确的有( ABD )
A、沉降测量宜采用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 B、测量误差不大于0.1FS,分辨力优于或等于0.01mm C、沉降测定平宜在桩顶 D、基准梁应具有一定刚度,一端固定,一端简支
21、岩基载荷试验的稳定标准是连续三次读数之差( B )
A、均不大于0.1mm B、均不大于0.01mm C、均小于0.1mm D、均小于0.01mm
22、下列关于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说法中,( ABC )选项是正确的
A、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是对单位工程内同一条件下的单桩承载力检测值统计,考虑一定的安全储备而得到的数值结果
B、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是严格建立在概率统计学基础上的统计结果 C、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满足设计要求涵盖所有试桩承载力均满足设计要求 D、无法给出全部基桩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结论 23、进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的位移测量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ABCD )。
A、桩顶上拔量测平面必须在桩顶或桩身位置,安装在桩顶时应尽可能远离主筋 B、严禁在混凝土桩的受拉钢筋上设置位移观测点,避免因钢筋变形导致上拔量观测数据失实。 D、试桩、反力支座和基准桩之间的中心距离的规定与单桩抗压静载试验相同。 C、在采用天然地基提供支座反力时,为防止支座处地基沉降对基准梁的影响,一是应使基准桩与反力支座、试桩各自之间的间距按单桩竖向抗压试验要求执行;二是基准桩需打入试坑地面以下一定深度(一般不小于1m)。
- 15 -
24.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加载反力装置宜采用下列( ABCD )形式。 A.锚桩横梁反力装置 B.压重平台反力装置 C.锚桩压重联合反力装置 D.地锚反力装置 E.重型压桩机反力装置
25.压重平台反力装置,通常可采用( ABCD )作堆载重物荷载。 A.袋装砂石 B.预制混凝土块 C.钢块 D.水箱配重 26.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方法包括下列( ABCD )。
A.慢速维持荷载法 B.快速维持荷载法 B.等变形速率法 D.循环加卸载法
27.下列关于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说法中,( ABC )是正确的。 A.分级荷载宜为最大加载量的1/10 B.第一级加载量可取为分级荷载的2倍
C.快速维持荷载法的每级荷载维持时间至少为60min D.快速维持荷载法的每级荷载维持时间至少为30min
28.采用静载荷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时,出现下列( ABD )情况,即可终止加荷。
A.某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为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
B.某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经24h尚未达到相对稳定
C.锚桩桩顶上拔荷载达到钢筋强度设计值的0.9倍 D.已达到锚桩最大抗拔力或压重平台的最大重量
29.静载试验所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可按下列( BCD )方法综合分析确定。
A.对于陡降型的Q~s曲线,取明显陡降段起点所对应的荷载值作为单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 B.对于缓降型的Q~s曲线,一般可取5=40~60mm对应的荷载作为单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 C.对于细长桩缓变型的Q~s曲线,一般可取5=60~80mm对应的荷载作为单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
D.取s-lgt曲线尾部出现明显向下弯曲的前一级荷载值作为单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 30.下列关于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说法中,( AE )选项是正确的。
A.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是对单位工程内同一条件下的单桩承载力检测值统计,考虑一定的安全
- 16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