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土地改革》教学设计
半壁江山,孙中山更是提出了“平均地权”以试图实现共和理想。那么新中国成立时,农民拥有土地的状况又是怎样的?同学们先来看下面的表格:
材料一:
阶级 项目 占农村人口 占有土地 不足10% 70%~80% 90%以上 20%~30% 地主、富农 贫农、雇农和中农 思考: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当时土地大多掌握在谁的手中? 材料二:四川大地主刘文彩:占有大量土地,他依靠对农民的残酷剥削,过着奢华的生活。住的是被装饰得富丽堂皇的庄园;当时在他家干活的雇农却难以住上完整的茅屋。他却坐享其成。 农民唐礼福:他家有件棉衣,已祖孙多代穿了162年。传到他这代的时候,已补丁摞补丁,看不出它的模样了。农民连温饱都解决不了,更不要说买新衣服穿了。可以说劳而无获。 师:看完了上述材料请同学们结合课本,总结土地改革的原因。 生:1.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2.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的要求。 3.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的需要。(这一条学生很难总结出来,老师在总结时补充说明 【设计意图】 运用旧中国土地占有情况的表格和四川大地主刘文彩和农民唐礼福的生活状况的对比等史料,分析土地改革的原因,培养了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达成教学目标2。
师过渡: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种状况是如何改变的?接下来让我们进入第二篇章,看看土地改革是怎么进行的。
第二篇章:沧桑蜕变——走近农民的千古梦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土地改革视频。
提出问题:土地改革中颁布的文件是什么?什么时候颁布的?到什么时间结束?结果如何?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E5NTEzMDAw.html(有关土地改革的视频) 根据此视频进行重新剪辑,生成新材料。生根据观看结果回答上述问题。
土地改革法的颁布让我们有“法” 可依,现在就让我们“法”眼看土改,进一步了解土改的过程
创设情景: “法”眼看土改 展示有关土改的图片、文字。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图片 土改中的农民武装自卫队 图片
解决问题:由材料可以看出这次土改有何特点? 生:有法律文件,有农民武装。
师:这次土地改革是根据相关的法律、有领导、有组织、分批进行的。
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
法》
解决问题:根据材料概括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生: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现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师:对,废除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为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三: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也分给地主同样的一份,使地主分子在劳动中改造成自食其力的新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
革法》
解决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内容说明土地改革是如何进行的? 生:把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
师:土地改革中,没收地主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平均分配给农民,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从而摧毁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剥削的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起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结果:近3亿少地无地的农民,分到了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还免除了每年向地主缴纳的350亿千克的地租,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请同学们看图片:(屏幕显示图片:划分阶级、农村公布《土改法》、丈量土地、烧地契)
师:同学们知道你家是什么成分吗?现在还划分阶级成分吗?
屏幕显示图片:《荣成的地主主动献地》、《农民的土地证》、《奶奶家墙上的年画》 材料四:根据解放后的新情况,将过去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以便更好地孤立地主,保护中农和小土地出租者,稳定民族资产阶级,以利于早日恢复和发展生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解决问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在土地改革中对待富农采取什么政策?
师:在少数民族地区,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根据不同情况,用更长时间,采取适合少数民族的特点和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政策,来完成民主改革的任务。所以,1952年,土地改革在除去台湾和少数民族地区外的祖国大陆基本结束。
拓展延伸:
材料: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2004年至2016年又连续十三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
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必须加快完善农业农村法律体系,同步推进城乡法治建设,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三农”工作。文件提出要健全农村产权保护法律制度,加强农村改革决策与立法的衔接,农村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
提出问题:这些材料说明什么? 生:党和政府关注三农,重视农业生产。 【设计意图】
通过观看视频、图片、材料等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的过程,从而突破重点,完成本课教学目标3。联系现实,通过中央一号文件的展示,让学生了解党和政府关注民生的举措,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 第三篇章:千秋功业——实现农民的千古梦
师过渡:土地改革以后,中国发生了哪些巨大变化?请看下面的材料: 材料一:
不 同 点 土地占有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产品分配 级的关系 剥削和被剥削得关地主阶级占有绝大系 多数劳动成果 地主阶级和农民 阶级一起劳动 农民自己占有劳动成果 相同点 土地归 私人所有 农民土地所农民阶级 有制 封建土地所地主阶级 有制 解决问题:由上表总结土地改革前后中国农村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