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材梗概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材梗概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8 1:09:40

4.1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Larry A. Samovar & Richard E. Porter.《跨文化交际读本(第十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7 P8 Iris Varner &Linda Beamer.《全球化工作环境中的跨文化沟通(第三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0 P27

Carley H. Dodd.《跨文化交际动力(第五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0 P36-37

Myron W. Lustig & Jolene Koester《.跨文化能力:文化间人际沟通导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9 P24-30 4.2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Defined

Carley H. Dodd.《跨文化交际动力(第五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0 P3-5

William B. Gudykunst.《跨文化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8 P260-262 Guo-Ming Chen & William J. Starosta.《跨文化交际学基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7 P28 4.3 Form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William B. Gudykunst & Young Yun Kim.《与陌生人交际—跨文化交流方法(第四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7 P17

Guo-Ming Chen & William J. Starosta.《跨文化交际学基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7 P28-29 Myron W. Lustig & Jolene Koester《.跨文化能力:文化间人际沟通导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9 P52-54 4.3.1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William B. Gudykunst &Young Yun Kim.《与陌生人交际—跨文化交流方法(第四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7 P364-366

4.3.2 Intrapersonal Communication

Myron W. Lustig & Jolene Koester.《跨文化能力:文化间人际沟通导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9 P52 4.3.3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Myron W. Lustig & Jolene Koester.《跨文化能力:文化间人际沟通导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9 P54 4.3.4 Interethnic Communication

Myron W. Lustig & Jolene Koester.《跨文化能力:文化间人际沟通导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9 P53 4.3.5 Interracial Communication

Myron W. Lustig & Jolene Koester.《跨文化能力:文化间人际沟通导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9 P53 4.4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Ethics

Larry A. Samovar & Richard E. Porter.《跨文化交际读本 (第十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7 P48, P472-475, P454-459

Carley H. Dodd.《跨文化交际动力(第五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0 P69 Stella Ting-Toomey.《跨文化间的交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1 P176-177, P272-275

25

Guo-Ming Chen & William J. Starosta.《跨文化交际学基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7 P284-288 Myron W. Lustig & Jolene Koester.《跨文化能力:文化间人际沟通导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9 P322-327

4.4.1 Western Ethics

Larry A. Samovar & Richard E. Porter.《跨文化交际读本(第十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7 P98-107 4.4.2 African Ethics

Larry A. Samovar & Richard E. Porter.《跨文化交际读本(第十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7 P82-90 4.4.4 Hindu Ethics

Larry A. Samovar & Richard E. Porter.《跨文化交际读本(第十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7 P69-82, P457

4.4.5 Islamic Ethics

Larry A. Samovar & Richard E. Porter.《跨文化交际读本(第十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7 P91-97

Chapter 5

Learning Objectives

1. to identify the meaning of sensing and its limitations

2. to identify the three stages of the process of perception, including selection, organiz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3. how the culture causes effects on sensing and perception

4. to know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high context culture and low context culture

第五章 文化价值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文化的价值观及文化的深层核心构成,着重介绍了世界观与宗教、文化价值与行为模式和Kluckhohn和Strodtbeck的价值取向理论及荷兰学者Hofstede文化维度的理论。

本章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关于世界观和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的介绍。

在本节中,读者会了解三大宗教的教义、伦理道德体系等内容。世界观是潜藏在人思维中的概念,从人类文明的启蒙阶段它就促使我们去追寻真理和思考问题,如:我们是谁?我们为什么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世界观是一种文化,是对上帝、人性、自然、存在问题、宇宙、生命、失望、疾病以及其他影响其成员怎样感知世界的哲学问题的价值取向。世界观影响着我们的一切方面,如信仰、

26

价值系统和思想。世界观植根于文化,通过多种渠道传送,并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但宗教是形成世界观的主要因素之一。

本节对世界上三大宗教做了逐一介绍,主要从教义和伦理道德体系两个方面入手。基督教分为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基督教教义的核心包括耶稣是上帝之子;三位一体说,即圣父、圣子和圣灵;原罪说;救赎说等等。基督教的伦理道德体系是十诫,包括除上帝外不可信仰别的神;不可为自己雕刻和敬拜偶像;不可妄称耶和华的名字;当守安息日为圣日;当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证陷害人;不可贪恋别人妻子和财物。基督教承认工作的重要性和财产自主权。特别是在新教中,艰苦劳动和虔诚信教为自我救赎的方式。

伊斯兰教历史悠久,公元七世纪初兴于阿拉伯半岛,“伊斯兰”一词源自于阿拉伯文,其字义是归顺、服从、安宁、和平,即本着顺从造化养育宇宙万物的真主,获得身心的安宁,社会的安定与世界的和平。伊斯兰教教义有六大基本信仰包括信真主;信天使;信天经;信圣人;信后世;信前定。伊斯兰教有五功,即:念功、礼功、课功、斋功和朝功。

佛教源于印度,公历纪元前后,佛教开始由印度传入我国,并在我国广为传播,形成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佛教。佛教认为,人的生命,现世之前还有过去世,前世无有穷尽;现世之后又有未来,来世无穷无尽。佛教的教义包含四谛法,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其中道谛又分八正道,包括正见(知见)、正思维、正语(言语)、正业(行为)、正命(职业)、正精进(努力)、正念(观念)和正定(禅定)。佛教并不相信世界是由众神创造,但是,佛教相信世上存有至高无上的真理。

第二部分是关于文化价值和行为模式以及Kluckhohn和Strodtbeck的价值取向理论及荷兰学者Hofstede文化维度的理论。

通过对不同国家的文化价值观的对比,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不同的行为模式。文化价值观是指深入到文化层次上的价值观念,它是更大的哲学命题,是文化环境的一部分。文化价值观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持久稳定的特点,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传承如家庭、传媒、学校、教堂、国家等等。最为重要的是,文化价值与文化信仰一样,对人的认知和交际具有指导作用。

文化价值观的重要性已显而易见,学习者除了要了解文化价值观的重要性,还要知晓文化价值的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优选性。文化价值观的优选性可以分为三部分,即首要价值,次要价值和基本价值,本节列举了13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的各自前五个优选的价值观念,其中包括美国、中国、俄罗斯、韩国、法国、日本和阿拉伯等七个比较有文化代表性的国家,读者从中可以看到不同文化体系下各国文化价值观的异同。

27

Kluckhohn和Strodtbeck的价值取向理论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探讨,包括人性取向、人与自然的关系取向、时间取向、行动取向和人际关系取向。Hofstede也从五个角度提出了文化维度,分别是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阴柔与阳刚、不确定规避、权力距离以及长期取向和短期取向。本书对于这部分知识采取的是概念与事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使读者能更直观更有效地理解Hofstede的文化维度。

第三部分是关于价值取向和文化维度在跨文化层面上的讨论。交际是跨文化的主题,虽然它作为一种现象存在已久,但今天的交际范围已经扩展到各个层面,我们要想达成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就必须了解文化价值观的含义。通过前面的学习,读者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跨文化知识结构,知道了解不同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性。本节主要强调的是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应考虑对方的价值观取向以及我们要采取的态度,目的是为读者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指出大体的方向。

本章的内容繁多,知识涉猎较广,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会对世界观÷宗教和文化价值观等一系列文化问题有初步了解。

为了有利于本章内容的深入学习,读者可以参阅Anxiety/Uncertainty Management焦虑/ 不确定管理理论。

Summary: From the Intercultural Perspective

Although individuals, even in the same culture, tend to have different value orientations, there are overall values shaped by its culture shared by the members of the group. Understanding a culture’s value orient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erms of understanding their behaviors.

Worldview is the belief that we hold explaining the cosmos, God, the nature of humanity and nature. Owing to the geographical diversity, people hav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about the world.

Religion refers to belief in and reverence for a supernatural power or powers regarded as creator and governor of the universe. As one form of worldview, religion contributes a lot to shaping people’s value systems. There are three major world religions: Christianity, Islam and Buddhism, whose teachings represent different value orientations. Understanding the core ethical orientation of those religions can help us to get a general idea about their cultural patterns and people’s possible value orientation. Understanding the core ethical orientation of those religions can help us to get a general idea about their cultural patterns and people’s possible value orientations.

28

搜索更多关于: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材梗概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4.1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Larry A. Samovar & Richard E. Porter.《跨文化交际读本(第十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7 P8 Iris Varner &Linda Beamer.《全球化工作环境中的跨文化沟通(第三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0 P27 Carley H. Dodd.《跨文化交际动力(第五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0 P36-37 Myron W. Lustig & Jolene Koester《.跨文化能力:文化间人际沟通导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9 P24-30 4.2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Defined Carley H. Dodd.《跨文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