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资料
间址周期作用:完成取操作数有效地址的任务 执行周期作用:根据不同的指令完成不同的微操作
中断周期作用:在执行周期结束后,CPU要查询是否有请求中断的事件发生,若有则转入中断周期。在中断周期,由中断隐指令自动完成保护断点、寻找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以及硬件关中断的操作。
完整的总线传输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简要叙述每个阶段的工作。(P59) ①申请分配阶段:由需要使用各总线的主模块(或主设备)提出申请,经总线仲裁机构决定下一传输周期的总线使用权授于某一申请者。(主模块申请,总线仲裁决定)
②寻址阶段:取得了使用权的主模块通过总线发出本次要访问的从模块(或从设备)的地址及有关命令,启动参与本次传输的从模块。(主模块向从模块 给出地址和命令)
③传数阶段:主模块和从模块进行数据交换,数据由源模块发出,经数据总线流入目的模块。(主模块和从模块交换数据)
④结束阶段:主模块的有关信息均从系统总线上撤除,让出总线使用权。(主模块撤消有关信息 )
请简述Cache的基本工作过程。
答:当CPU读取主存中一个字时,便发出此字的内存地址到Cache和主存。此时Cache控制逻辑依据地址判断此字当前是否在 Cache中:若是,此字立即传送给CPU;若非,则用主存读周期把此字从主存读出送到CPU,与此同时,把含有这个字的整个数据块从主存读出送到Cache
中。
什么叫刷新?为什么要刷新?说明刷新有几种方法?
答:刷新:对DRAM定期进行的全部重写过程; 刷新原因:因电容泄漏而引起的DRAM所存信息的衰减需要及时补充,因此安排了定期刷新操作;
常用的刷新方法有三种:集中式、分散式、异步式。 集中式:在最大刷新间隔时间内,集中安排一段时间进行刷新,存在CPU访存死时间。 分散式:在每个读/写周期之后插入一个刷新周期,无CPU访存死时间。 异步式:是集中式和分散式的折衷。
采用总线结构有何优点?
减少线路数目、高效快速的传输数据、可实现多个设备同时接受信息、简化系统结构、简化硬件设计
中断的过程:
中断请求、中断判优、中断响应、中断服务、中断返回
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称作中断向量
直接映射:主存字快标记-Cache字块地址-字块内地址 全相联映射:主存字块标记-字块内地址
组相联映射:主存字块标记-组地址-组内地址-字块内地址
1. RR型指令——两个操作数均来自寄存器的指令。不需要访问存储器,所以操作时花的时间最短
2. SS型指令——两个操作数均来自内存的指令。种指令虽访问存储器,但不需要进行地址变换运算,所以节省了求有效地址运算的时间开销
3. RS型指令——操作数分别来自寄存器和内存的指令,需要访问存储器,同时要通过变址运算或基值运算变换求得有效地址,也需要时间。所以操作时花的时间最长 4. 程序控制指令:
功能:控制程序的转向
包括:无条件转移,条件转移,转子和返主,中断返回等指令
寻址特征位都为M,根据寻址方式确定位数 OP-M-A 算逻指令-RR 取数存数-RS
相对转移-一地址格式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