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05-2012年二建市政实务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详细解析
A.抓斗 B.高压水泵 C.吸泥器 D.空气压缩机 E.泥浆泵
44.常用的置换减摩泥浆的凝固材料有( )。
A.水泥浆 B.水泥砂浆 C.膨润土泥浆 D.水玻璃 E.聚氨酯
场景(八)
某单位中标一座水厂工程,水厂以地表水为水源,原水的浊庋很高,其处理工艺流程为:
该水厂有两座圆形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无盖水池,水池设计蓄水深为6m,施工单位浇筑板缝混凝土时,采用外模一次到顶,内模随混凝土浇筑陆续安装的施工方案。板缝混凝土在板缝宽度最小时浇筑,采用机械振动并辅以人工插捣。施工后连续保湿养护7d。
壁板缝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5%后,开始缠绕环向预应力钢丝。 根据场景(八),回答下列问题: 45.本工程水处理的主要去除对象有( )。
A.铁 B.锰 C.氟 D.胶体 E.悬浮物
46.本工程处理工艺流程中,①处设置的构筑物可能为( )。 A.砂滤池 B.沉砂池 C.预沉池 D.氧化反应池 E.除锰滤池
47.澄清处理工艺流程中的②、③应为( )。
A.曝气 B.沉淀 C.过滤 D.消毒 E.除氟
48.场景资料中板缝混凝土浇筑的错误做法有( )。 A.外模立模方法 B.内模立模方法 C.板缝混凝土浇筑时机 D.振捣方式
E.养护时间
49.下列关于本工程水池满水试验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应分3次向水池中注水,每次水位上升2m B.每次注水时间应不少于24h
C.水池渗水量过大时应停止注水,进行处理 D.本工程水池可不测定蒸发量
E.满水试验应在喷射水泥砂浆保护层前进行
Page 37
37
5O.下列关于本工程水池缠绕预应力钢丝说法正确的是( )。 A.缠绕时板壁混凝土强度过低,不符合规范要求 B.缠丝应从池壁底向池壁顶进行 C.每缠一周钢丝应测定一次应力值
D.钢丝需搭接时,应使用18~20号钢丝密排绑扎牢固 E.缠丝主要是保证水池的整体性和严密性 三、案例分析题(共3题,每题20分) 背景资料(一):
A公司中标一城市主干道拓宽改造工程,道路基层结构为150mm石灰土和400mm水泥稳定碎石,面层为150mm沥青混凝土。总工期为7个月。
开工前,项目部做好了施工交通准备工作,以减少施工对群众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并根据有关资料,结合工程特点和自身施工能力编制了工程施工方案和质量计划。
方案确定水泥稳定碎石采用集中厂拌,为确保质量采取以下措施:不同粒级的石料、细集料分开堆放;水泥、细集料覆盖防雨。
质量计划确定沥青混凝土面层为关键工序,制定了面层施工专项方案,安排铺筑面层试验路段,试验包括以下内容:
(1)通过试拌确定拌合机的操作工艺,考察计算机的控制及打印装置的可信度; , (2)通过试铺确定透层油的喷射方式和效果,摊铺、压实工艺及松铺系数。
水泥稳定碎石分两层施工,施工中发现某段成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出现部分横向收缩裂缝。 问题:
1.工程施工前施工交通准备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2.补充背景中确保水泥稳定碎石料出厂质量的措施 3.补充面层试验路段的试验内容
4.造成本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出现横向裂缝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答案:
1.修建临时便线(道);导行临时交通(编制交通疏导方案或交通组织方案);协助交通管理部门管好交通,使施工对群众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
2.严格按设计配合比配料,拌合均匀,混合料的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含水量。
3.检验各种施工机械的类型、数量及组合方式是否匹配(施工机械选择),验证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提出生产的标准配合比和最佳沥青用量。
4.可能原因有水泥含量过高(配合比不适当),含水量过高(含水量不符合要求),养护不周(养护天数不足,洒水不足)。
Page 38
38
背景资料(二):
某市政桥梁工程,总包方A市政公司将钢梁安装工程分包给B安装公司。总包方A公司制定了钢梁吊装方案并得到监理工程师的批准。
由于工期紧,人员紧缺,B公司将刚从市场招聘的李某与高某经简单内部培训组成吊装组。
某日清晨,雾气很浓,能见度较低,吊装组就位,准备对刚组装完成的钢桁梁实施吊装作业,总包现场监管人员得知此事,通过手机极力劝阻。为了赶工,分包无视劝阻,对吊装组仅作简单交底后,由李某将钢丝绳套于边棱锋利的钢梁上。钢丝绳固定完毕,李某随即指挥起重机司机高某,将钢梁吊离地面实施了第一吊。。事后查明钢丝绳存在断丝超标和严重渗油现象。 问题:
1.针对本事故,总分包方的安全责任如何划分?说明理由。 2.本工程施工中的不安全行为有哪些?
某日清晨,雾气很浓,能见度较低,吊装组就位,准备对刚组装完成的钢桁梁实施吊装作业;为了赶工,分包无视劝阻;钢丝绳固定完毕,李某随即指挥起重机司机高某,将钢梁吊离地面实施了第一吊;钢梁在21米高处因突然断绳而坠落,击中正在下方行走的两位工人 3.本工程施工中物的不安全状态有哪些?
不安全状态有:钢丝绳存在断丝超标和严重渗油现象;边棱锋利的钢梁。 4.项目部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由于工期紧,人员紧缺,B公司将刚从市场招聘的李某与高某经简单内部培训组成吊装组;总包现场监管人员得知此事,通过手机极力劝阻;对吊装组仅作简单交底;钢梁在21米高处因突然断绳而坠落,击中正在下方行走的两位工人,致使两位工人当场死亡。 答案:
1.由分包承担主要责任,总包承担连带责任。理由:分包单位没有服从总包的安全管理,所以,应负主要责任。 2.不安全行为: 、
(1)初次第一吊,对钢梁不作试吊。 (2)大雾光线不清进行吊装作业。 (3)李某违章作业、违章指挥。 (4)高某违章作业。
(5)不听劝阻盲目赶工,安全意识不强。 (6)两位工人在吊装区行走。 3.物的不安全状态:
(1)吊绳质量不合格,应报废不用。 (2)钢梁边缘锋利,未加衬垫。
Page 39
39
4.安全管理问题:
(1)项目部对吊装作业,未坚持持证上岗制度。 (2)吊装系危险作业,现场安全监控不到位。 (3)吊装作业,安全交底制度未落实。 (4)危险作业,现场未设置禁止通行设施。
背景资料(三):
某市政工程,业主与监理、施工单位分别签订了工程监理合同和工程施工合同。施工单位编制的进度计划符合合同工期要求,并得到了监理工程师批准。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
批准的进度计划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由于施工方法不当,打桩1工程施工质量较差,补桩用去20万元,且打桩l作业时间由原来的35d延长到45d。
事件二:挖土2作业过程中,施工单位发现一个勘察报告未提及的大型暗浜,增加处理费用2万元,且作业时间由原来的20d增加到25d。
事件三:基础2施工完毕后,施工单位为了抢时间,自检之后,马上进行回填土2施工。回填土2施工到一半时,监理工程师要求挖开重新检查基础2质量。 问题:
1.计算网络计划总工期,并写出网络计划中的关键工作
2.事件一、事件二发生后,施工单位可索赔的费用和工期各为多少?说明理由 3.事件三中,监理工程师要施工单位挖开回填土进行基础检查的理由是什么? 答案:
1.计划总工期:170d
本网络计划的关键工作是:准备工作、打桩1、挖土1、基础1、基础2、回填土2(①—②—③—④—⑥—⑦—⑧—⑨)。
2.事件一:工期不可索赔;费用不可索赔。 原因:施工方法不当导致,是施工单位责任。 事件二:费用可索赔2万元;工期不可赔偿。
Page 40
4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