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三政治常识复习学案
高三政治常识复习学案
一、我国的国家制度
一、高考考点
1、我国的国体 国家的性质和职能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 我国的国家职能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一国两制”的含义、内容和意义 3、我国的国家机构
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体系 我国国家机构的设置 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依法治国 4、我国公民与国家
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
二、重点突破
1、国体(国家性质)与政体的关系和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的关系
(1)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适当健全的政体,对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统治阶级历来十分重视政体组织形式。但是,国体决定政体,并不是说,国体相同的国家,它们的政体都完全一样。由于各国的历史条件、阶级力量对比、传统习惯、国际环境影响的不同,在相同阶级掌握政权的条件下,可以采取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所以,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一个国家采用何种政体是具体国情和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的关系: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不同性质的国家其国家职能有着本质的差别。这就是说,第一,任何国家的统治阶级掌握政权,都要运用它来维护本阶级的根本经济利益,实现其阶级统治。所以,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性质不同,国家职能的性质和作用也就不同。第二,任何国家的职能,无论是对内和对外职能,还是政治统治职能还是社会管理职能,都是要维护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的,虽然它们的具体内容不同,但都是国家性质的直接体现。第三,国家性质不同,其职能的性质和作用也不同。剥削阶级国家的职能,是剥削阶级国家性质的体现,无论其政治统治职能还是社会管理职能,都是为了维护和巩固剥削阶级的统治地位和经济利益的。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职能,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性质的体现,无论其政治统治职能还是社会管理职能都是为了维护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的。 2、正确区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几个问题
(1)要正确区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两个概念。前者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后者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2)正确区分“最高权力机关”与“权力机关”两个概念。前者在我国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则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整个国家权力机关体系。
(3)正确区分“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概念。前者是指人民代表大会权力机关体系,后者则包括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等。
(4)正确区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人民民主专政”两个概念。前者是我国的政体,后者是指我国的国体。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3、全面理解依法治国 (1)全面领会依法治国的含义 依法治国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 依法治国的主体——广大人民群众
依法治国的客体——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 依法治国的标准——宪法和法律
依法治国的本质——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即法大于权 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依法治国的意义——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2)正确把握几种关系
①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的关系: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我国的法律是党领导人民制定的,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的统一,更好地保证了党对国家的领导。同时,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②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民主的关系: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依法治国从根本上保证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各项民主权利。 4、关于台湾问题的几点认识
(1)关于祖国统一与恢复行使主权问题
台湾问题、香港问题、澳门问题都属于祖国统一问题,但港、澳问题和台湾问题是有所区别的,港、澳问题是我国恢复行使主权问题,台湾问题则是台湾与大陆的统一问题,是内政问题。
对于台湾,中国不存在恢复行使主权的问题。因为,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重新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1949年,国民党政府逃往台湾,将台湾与祖国大陆人为地分离开来。但是,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地位没有改变,中国拥有台湾的主权也没有改变。可见,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问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政问题,台湾与大陆的统一不是中国恢复行使主权的问题。
(2)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②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有和平和武力两种方式。用和平方式,可以避免战乱带来的社会动荡和损失,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
③中国政府一贯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统一。但是,只有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才成为可能。如果出现台湾被以任何名义从中国分割出去的重大事变,如果出现外国侵占台湾,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两岸统一问题,中国政府只能被迫采取一切可能的断然措施,包括使用武力,来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善,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
三、时政热点链接
(一)政治文明建设深入发展
【背景材料】
1、听证制度逐渐走进中国行政决策和立法程序中。近年来各类价格听证会的举行已经让人
习以为常:从民航机票价格、居民电价、水价,到中小学“一费制”,政府在决策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听取消费者和经营者等各方面的意见。2004年7月1日施行的《行政许可法》规定,起草法律草案、法规草案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草案,拟设定行政许可的,起草单位应当采取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听取意见,并向制定机关说明设定该行政许可的必要性、对经济和社会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听取和采纳意见的情况。
2、立法与行政决策举行听证会。2005年9月3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了首次立法听证会,
就北京实施新道路交通法办法发表了意见。2005年9月27日,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就国务院提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举行立法听证会,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史上首次举行立法听证。国家环保总局于2005年4月13日就社会广泛关注的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湖底防渗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问题,举行听证会。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以来,国家环保总局首次举行公众听证会。
3、物权法草案、劳动合同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物权法草案自2005年7月10日向社会公
布、征求修改意见以来,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各地群众通过网络、报刊等媒体和来信等方式,积极提出意见,为进一步完善物权法草案建言献策。
4、庸官问责制度化。2004年,中共中央批准和实施的《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对官员
因涉及“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对重大事故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等引咎辞职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明确的规定。2005年各地发生的重特大事故中的主要领导人引咎辞职。高官问责制已成为中国法律化、制度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200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正式实施,对引咎辞职制度做了法律上的规定。 【角度点拨】
1、行政决策和立法为什么要举实行听证制度?(1)实行听证制度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立法和决策实行听证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要求。(2)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立法听证会确保立法体现人民的意志,正是依法治国目的的体现。(3)我国国家机构还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对人民负责原则。举行听证会,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然后进行法律草案的修改和行政决策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同时,举行听证会也是尊重民意,确保立法和决策体现人民的意志,坚持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实行听证制度,征求群众意见有什么意义?举行听证会,征求群众意见,可以充分听取民意和表达民意,有利于推动立法工作和行政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有利于增强立法和决策的民主性和透明度;有利于吸引更多公众参与立法和决策,促进立法、决策的制度化、规范化。这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维护公民的监督权,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3、庸官问责制度化体现了政治常识的什么道理?(1)体现了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实行问责制,将有利于各级政府官员在履行职责时勤勉敬业,减少造成安全灾难的隐患,维护人民利益。(2)体现了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与进步。实行“庸官问责制度”,要求所有政府官员对人民负责,而不仅仅是对上级负责,这是中国迈向政治民主化的重要一步。(3)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的辩证统一,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的。引咎辞职制度的实行,明确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防止了权力的滥用,抑制了腐败,促使权力为人民服务。(4)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性质。“庸官问责制度”的实施,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更好地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有着重大的意义,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实践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二)以人为本,关注群众切身利益
【背景材料】
1、联合出拳,平抑房价。2005年5月11日,建设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7部委联合发布
《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引导和调控,解决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价格上涨幅度过快等问题,以实现商品房供求基本平衡,住房价格稳定,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2、全力阻击禽流感。针对我国局部地区发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2005年11月16日,国务
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应对禽流感的措施,审议通过了《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草案)》。
3、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近年来,重大安全事故频发,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
安全造成重大损失。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问题。2005年2月2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2005年3月5日,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国务院决定2005年安排30亿元资金,支持国有煤矿安全技术改造,并要求地方和企业也要增加安全生产投入。2005年12月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