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物流学概论》练习册(带答案)

《物流学概论》练习册(带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20:27:35

红灯。总控电脑决定工人的取货方向和路线; 绿色装货箱传送到终点时,工作人员核实订购单,将你的3种货口品通过一个斜槽装到一个纸箱里,并在纸箱上打上一个新的编码; 工人们将你的货品包装成礼物样,所有客户的货品都是手工包装的,每一个工人包装一个货包(礼包)的时间是两分钟。达不到这个要求就得\转岗\; 货包在称重后也库房装车,货车将货包送往附近的邮递公司,大件物品和超重物品需要特别邮递; 一周到3周内,你所订购的物品就送上门来了。

问题:毫无疑问,Amazon的网络营销与传统市场相比有明显不同。你认为有哪些不同?(20分)

物流管理模拟试题(二)答案

一、简答。

1、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照包装在流通中的作用,分为商业包装、运输包装;按包装的适用的广泛性分为专用包装、通用包装;按包装容器分类,按包装容器的抗变形能力分为硬包装和软包装两类,按包装容器形状分为包装袋、包装箱、包装盒、包装瓶、包装罐等,按包装容器结构形式分固定式包装和拆卸折叠式包装两类,按包装容器使用次数分为一次性包装和多次周转包装两类;按包装技术分类,按包装层次及防护要求分为个装、内装、外装三类,按包装的保护技术分为防潮包装、防绣包装、防虫蚀包装、防腐包装、防震包装、危险品包装等。

2、不合理运输的形式有:空驶;对流运输;迂回运输;重复运输;倒流运输;过远运输;运力选择不当;托运方式选择不当;超限运输。对运输合理化起决定性作用的有五方面的因素:运输距离;运输环节;运输工具;运输时间;运输费用。实现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包括:(1)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2)采取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的有效措施;(3)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4)尽量发展直达运输;(5)配载运输;(6)发展特殊运输技术和运输工具;(7)通过流通加工,使运输合理化。

3、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配送服务方式主要有:(1)定时配送;(2)定量配送;(3)定时定量配送;(4)定时定路线配送;(5)即时、应急配送;(6)共同配送;(7)加工配送。

4、库存控制系统的常见目标有:(1)库存最低的目标。(2)库存保证程度最高的目标。(3)不允许缺货的目标。(4)限定资金的目标。(5)快速的目标。

库存控制系统的制约条件包括:(1)需求的不确定性;(2)订货周期;(3)运输;(4)资金制约;(5)管理水平的制约;(6)价格和成本的制约等。

二、案例分析。

没有标准答案。根据答案表现出的理解程度不同,分数分为不同档次,每5分为一个档次。

参考答案:

第一章习题答案

1、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物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2、新经济对物流的影响表现在:

(1) 新经济使传统物流上升为现代物流;

24

(2) 新经济带来了物流的远程化和大规模化; (3) 新经济促进物流合理化和精益化; (4) 新经济促成了物流的产业化。 3、新经济在物流领域的体现有: (1) 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 (2) 零库存方式;

(3) 以互联网为平台的信息传递和数据交换; (4) 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物流管理系统; (5) 基于Internet的电子远程数据交换; (6) 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物流管理; (7) 国际分工条件下的国际物流; (8) 第三方物流; (9) 实物物流网。

第二章习题答案

1、 物流的功能包括总体功能和具体功能。总体功能包括:(1)组织“实物”进行物理性的流动;(2)实现对用户的要求。具体功能包括:包装、装卸搬运、运输、储存与保管、流通加工、信息、配送等。

2、 物流的价值体现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价值即物流对国民经济的作用:(1)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之一;(2)物流是企业生产的前提保证;(3)特定条件下,物流是国民经济的支柱;(4)物流现代化可以改善我国的经济运行,实现质量的提升;(5)一个新的物流产业可以有效改善我国产业结构。物流的微观价值体现在:(1)物流的降低成本价值;(2)物流的利润价值;(3)物流的服务价值。

第三章习题答案

1、 包装是在物流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采用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将物品包封并予以适当的装璜和标志的工作总称。简言之,包装是包装物及包装操作的总称。包装有三大特性:保护性、单位集中性和便利性。具有四大功能:保护商品、方便物流、促进销售和方便消费。

2、 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照包装在流通中的作用,分为商业包装、运输包装;按包装的适用的广泛性分为专用包装、通用包装;按包装容器分类,按包装容器的抗变形能力分为硬包装和软包装两类,按包装容器形状分为包装袋、包装箱、包装盒、包装瓶、包装罐等,按包装容器结构形式分固定式包装和拆卸折叠式包装两类,按包装容器使用次数分为一次性包装和多次周转包装两类;按包装技术分类,按包装层次及防护要求分为个装、内装、外装三类,按包装的保护技术分为防潮包装、防绣包装、防虫蚀包装、防腐包装、防震包装、危险品包装等。

3、 包装合理化的三要素包括:(1)防止包装不足;(2)防止包装过剩;(3)从物流管理角度,用科学方法确定最优包装。

4、 装卸搬运的特点有:(1)装卸搬运是附属性、伴生性的活动;(2)装卸搬运

25

是支持、保障性活动;(3)装卸搬运是衔接性的活动;(4)装卸搬运是增加物流成本的活动。

5、 实现装卸搬运合理化需要做到:(1)防止无效装卸。无效装卸含义是消耗于有用货物必要装卸劳动之外的多余装卸劳动。具体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过多的装卸次数;过大的包装装卸;无效物质的装卸。(2)充分利用重力和消除重力影响,进行少消耗的装卸。(3)充分利用机械,实现“规模装卸”。(4)提高“物”的装卸搬运活性。

6、 运输的地位表现在:(1)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2)运输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3)运输可以创造“场所效用”;(4)运输是“第三个利润源”的主要源泉。

7、 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照运输设备及运输工具区分的运输方式: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运、航空运输、管道运输;按运输线路区分的运输方式:包括干线运输、支线运输、城市内运输、厂内运输;按运输的作用区分的运输方式:包括集货运输、配送运输;按运输的协作程度区分的运输方式:包括一般运输、联合运输和多式联运两类。

8、 不合理运输的形式有:空驶;对流运输;迂回运输;重复运输;倒流运输;过远运输;运力选择不当;托运方式选择不当;超限运输。对运输合理化起决定性作用的有五方面的因素:运输距离;运输环节;运输工具;运输时间;运输费用。实现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包括:(1)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2)采取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的有效措施;(3)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4)尽量发展直达运输;(5)配载运输;(6)发展特殊运输技术和运输工具;(7)通过流通加工,使运输合理化。

9、 储存的地位表现在:(1)储存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2)储存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3)储存可以创造“时间效用”;(4)储存是“第三利润源”的重要源泉之一。

10、 货物在储存期间会发生如下的变化:(1)质量变化。质量变化包括物流和机械变化、化学变化、生化变化集中。(2)价值变化,包括呆滞损失、时间价值损失。

11、 储存合理化是用最经济的办法实现储存的功能。不合理储存主要表现在:(1)储存时间过长;(2)储存的数量过大;(3)储存数量过低;(4)储存条件不足或过剩;(5)储备结构失衡。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储存合理化:(1)将静态储存变为动态储存;(2)实施重点管理;(3)采用有效的“先进先出”方式;(4)提高储存密度,提高仓容利用率;(5)采用有效的储存定位系统;(6)采用有效的监测清点方式;(7)采用现代储存保养方式;(9)虚拟仓库和虚拟库存。

第四章习题答案

1、 物流系统是由物流各要素组成的、要素之间存在有机联系的总体。这个总体的内部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各个组成部分,其特定功能是使物流活动优化及合理化。物流系统是社会物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物流系统的特点有:(1)物流系统的客观存在性;(2)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系统;(3)物流系统稳定性较差而动态

26

性较强;(4)物流系统属于中间层次系统范畴;(5)物流系统的复杂性;(6)物流系统结构要素间有非常强的“背反”现象。

2、 物流系统的一般要素包括:劳动者要素、资金要素、物的要素。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包括:运输、储存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等。物流系统的支撑要素包括:体制制度、法律和规章、组织与管理。物流系统的物质基础要素包括:物流设施、物流装备、物流工具、信息设施。物流系统的系统化要素包括:信息和信息技术、标准化。物流系统的产业结构要素包括:物流平台、物流运作企业。

3、 物流系统的总目标:是给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经济运行创造顺畅的、有效的、低成本的物流条件,必须起到保证国民经济不断增长的需求和保证“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物流系统的具体目标:(1)服务目标;(2)快速、及时、准时目标;(3)节约目标;(4)规模优化目标;(5)库存调节目标。

第五章习题答案

1、 流通加工是在物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流动的过程中,为了促进销售、维护产品质量和提高物流效率,对物品进行的加工。流通加工的主要作用在于优化物流系统。表现在三个方面:(1)通过流通加工,使物流系统服务功能大大增强;(2)使物流系统可以成为“利润中心”。(3)通过流通加工,可以使物流过程减少损失、加快速度、降低操作的成本,因而可能降低整个物流系统的成本。流通加工和一般的生产型加工在加工方法、加工组织、生产管理方面并无显著区别,但在加工对象、加工程度、附加价值、加工责任人、加工目的方面有较大差别。

2、 流通加工的效果有:(1)提高原材料利用率;(2)进行初级加工,方便用户;(3)提高加工效率及设备利用率;(4)充分发挥各种输送手段的最高效率;(5)改变功能,提高收益。

3、 包括:(1)为弥补生产领域加工不足的深加工;(2)为满足需求多样化进行的服务性加工;(3)为保护产品所进行的加工;(4)为提高物流效率,方便物流的加工;(5)为促进销售的流通加工;(6)为提高加工效率的流通加工;(7)为提高原材料利用率的流通加工;(8)衔接不同运输方式,使物流合理化的流通加工;(9)以提高经济效益、追求企业利润为目的的流通加工;(10)生产-流通一体化的流通加工形式。

4、 不合理流通加工的表现形式有:(1)流通加工地点设置不合理;(2)流通加工方式选择不当;(3)流通加工作用不大,形成多余环节;(4)流通加工成本过高,效益不好。实现流通加工合理化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1)加工和配送结合;(2)加工和配套结合;(3)加工和合理运输结合;(4)加工和合理商流相结合;(5)加工和节约相结合。

第六章习题答案

1、集装箱是一种运输设备,应满足下列要求:

a) 具有足够的强度,可长期反复使用;b) 适于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运送,途中转运

27

搜索更多关于: 《物流学概论》练习册(带答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红灯。总控电脑决定工人的取货方向和路线; 绿色装货箱传送到终点时,工作人员核实订购单,将你的3种货口品通过一个斜槽装到一个纸箱里,并在纸箱上打上一个新的编码; 工人们将你的货品包装成礼物样,所有客户的货品都是手工包装的,每一个工人包装一个货包(礼包)的时间是两分钟。达不到这个要求就得\转岗\; 货包在称重后也库房装车,货车将货包送往附近的邮递公司,大件物品和超重物品需要特别邮递; 一周到3周内,你所订购的物品就送上门来了。 问题:毫无疑问,Amazon的网络营销与传统市场相比有明显不同。你认为有哪些不同?(20分) 物流管理模拟试题(二)答案 一、简答。 1、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照包装在流通中的作用,分为商业包装、运输包装;按包装的适用的广泛性分为专用包装、通用包装;按包装容器分类,按包装容器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