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嘉兴市中小企业融资策略研究
嘉兴市中小企业融资策略研究
[摘要]融资难是一个老话题,是当前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融资难又是一个新话题,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更加体现出其融资渠道窄、金融机构给予的金融支持不够、政府还未能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信贷环境与规范的法律体制等。我市中小企业已经发展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其是否能够健康快速地成长,对我市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妥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当前政府及金融界一直关注的热点。
因此本文尝试从中小企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入手,查明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 策略
[Abstract]Difficulties financing is an old topic, it is the main obstacle that the minor and medium enterprise need to deal with during the development. Difficulties financing is also a new topic. In the post financing crises environment, financing difficulties reveal many problems, minor and medium enterprise financing chancels are narrow, the support by finance administration is not enough for the development, no prefer credit environment and legislations. The development of medium and minor enterprise has the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finance increasement in JiaXing, the healthy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medium and minor enterprise is very important to our finance development. How to solve minor and medium enterprise financing problem is the hot topic that government concerns. This artical will focus on the minor and medium enterpris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ways to slove it.
[Keywords]minor and medium enterprise; financing; methods
一、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中小企业得到迅速发展,不仅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而且在调整经济结构、扩大社会就业、发展地方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培养企业家队伍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已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并严重地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嘉兴市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 1 -
(一)我市中小企业的现状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部分,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广泛而深刻的,远非局限于经济方面。一方面,中小企业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我市中小企业不但企业数量众多,而且绝大多数企业所处的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其等量资本所吸纳的劳动力比率远远高于大企业。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充分利用资本相对稀缺、劳动相对充裕的特点,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创造丰厚的经济利润。
1.中小企业面广量大
据统计,在工业企业中,全市中小企业超过3万家,占全部工业企业数的98%以上。随着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市在物联网、生物产业、核电关联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领域迅速崛起了一批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据嘉兴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中小工业企业实收资本总额626.2亿元,占全部工业企业实收资本总额的57.8%。其中,国资占4.1%,集体资本占0.4%,港澳台资本占18.8%,外商资本占30.6%,个人资本占39.5%。
2.中小企业创新步伐加快
近年来,我市抓住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浙江省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的机遇,建立和完善嘉兴科技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形成了以国家级科创中心为龙头的科技企业孵化网络。目前,全市有中小企业创业中心42家,其中科技小企业孵化器12家。2011年规模以上小企业科技经费支出约29亿元,申请专利超1万件,新产品产值增长43%。
3.中小企业集群优势明显
我市逐步形成了“小企业、大集群”的区域块状经济的发展模式,产生了一批影响国内外的特色产业集群。目前,全市产值5亿元以上的产业群38个,产值超过50亿元以上的产业群有16个,其中,海宁皮革、马桥经编、海宁家纺等13个产业群产值已超百亿,新材料、装备制造、纺织服装三个产业的产值已分别突破千亿大关。 (二)我市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1.企业信贷需求满足率不高
根据2012年初在嘉善县近50家中小企业资金状况调查问卷的显示,融资困难的企业占到了12.77%。由此可见,银行信贷资金主要集中投向发展规模较大的重点企业,相当比例的中小企业贷款比重仍然偏低,许多正处于成长期、创业期的中小企业,仍得不到银行信贷资金支持。
2.企业融资结构不合理
当前,我市对间接融资的依赖程度较高,银行体系仍然是主要融资渠道,直接融资比例很小。根据调查显示,目前中小企业的融资主要依靠占用客户资金、银行贷款、民间借贷等形式,其中70%以上的中小企业把银行贷款作为主要和首选融资渠道,而选择通过发行企业债券或股票等直接融资方式的企业少之又少。我市在资本市场筹资额占年末贷款余
- 2 -
额的比例极低,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不均衡,资本市场优化配置社会资源的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风险过于向银行集中。截至去年,我市上市公司数量不到全省的10%,资本证券化偏低,证券营业部数量较少,影响二级市场业务拓展,不利于证券机构提升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3.企业中长期融资需求与银行贷款以短期为主的矛盾突出
当前,一些中小企业纷纷向工业园区集聚,建设新厂房、购置新设备、增加技改投入、进行产业升级和产品创新。企业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就需要有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不少企业反映,目前需求最迫切的是中长期项目贷款。而金融机构提供给中小工业企业的项目贷款却多是以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发放,显然无法满足企业长期融资的需求。
三、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成因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境成因主要在于我国的政策以及自身特殊的特点。 (一)国家宏观政策因素的影响
我国长期以来,政府在资金、税收、市场开发、人才、技巧、信息等方面一直给予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的扶持,造成了中小企业市场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的不平等,政府在完善与发展融资法律法规等政策体系方面也没有发挥全面作用。特别是在2009年全球性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国家明显偏向大型国有企业或上市公司,而中小企业很多已经濒临倒闭或者已经倒闭,既无资金支持也无贷款利率打折。此外贷款手续繁杂,贷款利息上浮,导致中小企业不堪重负。
此外,由于政策的支持力度不够,中小企业融资管道也相当不通畅。主要是由于直接融资受政策限制较多,且直接融资在国内手段也比较单一,同时条件也相当的苛刻。 (二)当前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影响 1.银行对中小企业持慎贷、惜贷态度
一是我市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经营规模偏小、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管理手段落后等症状,给银行贷款风险管理增加了难度;二是中小企业资金单次需求额度一般较小,计划性较差,对贷款常常要得急、频率高,这与银行贷款审查、授信审批等程序产生矛盾,且高成本低收益抑制了银行放贷积极性;三是中小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准确性不高,缺乏信用记录,使金融机构对其贷款持慎重的态度,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难度。 2.金融机构信贷经营机制的制约
首先,商业银行为了强化信贷风险管理,制定了一系列严格信贷审批、发放操作的规程,市、县级行贷款审批权限较小,办理贷款业务的审批环节多、手续繁、时间长,很难及时满足中小企业时间紧、要求快的资金需求。其次,各商业银行为了控制风险,基本实行了严格的“贷款风险责任制”,将信贷风险与信贷人员的工资奖金等挂钩,甚至追究终身责任,正面的激励相对不足,而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较高,信贷人员大多存在“多贷多赔、
- 3 -
不贷不赔”的想法,为避免个人利益受损,对小企业贷款存在“慎贷、畏贷”心理。第三,目前商业银行对企业贷款普遍实行了内部信用评级和授信管理的办法,但我市的中小企业大多处于生产规模较小、融资渠道单一、效益尚未完全体现的发展初期,其信用水平难以符合银行要求。第四,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创新不足,信贷产品单一。
3.新型地方性金融机构较少
我市地方性金融机构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步规范的过程,实力明显增强,较好地发挥了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但总体来看,在机构数量、资金供给能力、金融服务质量等方面,还不能完全满足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特别是中小企业和农村的资金需求。当前,小额贷款公司刚刚兴起,实力有待增强,村镇银行也只有两家,因此迫切需要整合地方金融资源,引导民间资本,创新设立地方金融机构,更好地为传统金融作有益补充。 (三)中小企业自身因素
1.企业组织形式限制其融资规模
中小企业(含个体工商户)的组织形式以合伙制和单一业主制为主,其信用能力、企业规模也因此受限,通常只能通过业主或者合伙人来为企业提供后续资金,而按我国有关法律其是不能发行股票融资的。
2.中小企业整体素质偏低
大部分中小企业存在着经营管理粗放,工艺设备落后,产品单一,科技含量低,市场潜力不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在管理水平、市场意识和开拓能力等方面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据有关部门估计,我国有近33%的私营中小企业在2年内消失,62%的私营中小企业在4至5年内消失,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为2年半左右。企业状况较差,加之存续期短,这令银行或者投资者面对中小企业更加谨慎。
3.财务信息信用低
目前我国财务管理制度不够规范,许多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没有建立规范的财务会计制度,财务报表数据随意性很大。为了获取投资或者贷款,许多中小企业利用虚假的财务数据夸大经营成果;为了少交税,又尽量掩饰经营成果,把财务报表做的只是微利,甚至亏损。中小企业内部财务资料不全,数据不真实的现象普遍存在。
财务信息不真实、不完整,不仅增大了银行对企业信息的甄别成本,增加了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而且损害了中小企业的形象,造成银行对企业的不信任,导致中小企业间接融资困难。
4.中小企业抵押品不足
出于资产安全性的考虑,在中小企业申请贷款的时候商业银行要求其抵押和担保,但中小企业抵押物往往达不到要求。这是因为许多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设备陈旧,尤其是新成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其设备往往是某些领域的专有设备,缺乏活跃的交易市场,不符合抵押品要求,而中小企业往往因自身限制,没有土地、房屋这样的不动产提供作为抵押品,即使少部分企业拥有房产,也因抵押的手续繁杂,手续费高,使得很多中小企业望而却步。
- 4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