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外国文学带答案
多处采用直接对话的形式E犀利的讽刺语言41、下面论著是海涅的有(AB) 46
A《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B《论浪漫派》C《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D《卢台奇亚》E《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之歌》42、普希金的《别尔金小说集》包括以下哪几个短篇小说A《射击》B《暴风雪》C《棺材匠》D《驿站长》E《村姑小姐》43、普希金诗歌艺术的主要特色表现为A真诚B自然、朴素而优雅C简洁和独特的音韵美D忧郁E犀利的讽刺语言44、《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主要人物有A奥涅金B玛尼洛夫C连斯基D达吉雅娜E奥丽嘉45、标志着果戈里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和跨越的作品是A《狄康卡近乡夜话》B《密尔格拉得》C《彼得堡故事》D《小品集》E《死魂灵》46、果戈里的小说集《密尔格拉得》包括以下哪四部中篇小说(BCDE)(BD)(ACDE)(ABCD)(ABCDE)
A《狂人日记》B《旧式地主》C《地鬼》D《两个伊凡吵架的故事》E《塔拉斯.布尔巴》47、下面作品属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有A《罪与罚》B《赌徒》C《白痴》D《地下室手记》E《卡拉马佐夫兄弟》48、列夫.托尔斯泰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包括A《童年》B《壮年》C《少年》D《青年》E《老年》49、下面作品属于契诃夫的有(ABCE)(ACD)(ABCDE)
A《一个文官之死》B《胖子和瘦子》C《变色龙》D《警察赞美诗》E《普里希别叶中士》50、下列作品是契诃夫戏剧的有A《海鸥》B《万尼亚舅舅》C《樱桃园》D《三姐妹》E《新娘》(ABCD)
四、名词解释(20题)名词解释( 1、《拉辛与莎士比亚》、拉辛与莎士比亚》是斯丹达尔于1823和1825年出版的与学院古典主义论战的两本小册子的合集,是其重要的理论著作。莎士比亚与拉辛分别作为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代表,表示了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美学观点与封建贵族旧艺术的对立。斯丹达尔在这部著作中为浪漫主义鸣锣开道,在20年代浪漫主义反对伪古典主义的斗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因其观点明显地带有现实主义的倾向,该著作又被视为第一部现实主义的宣言书。2、人物再现法它是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他通过顺叙、倒叙、对比、侧写等再现方式,让同一个人物在不同的作品中反复出现。《人间喜剧》中的再现人物共有400多个,散见在75部作品之中。这样前后呼应,相互联系,既将数量庞大的作品联结组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又刻画出了人物性格发展的全过程。3、威塞克斯小说 47
19世纪英国作家哈代现实主义创作的最高成就是一类被他称作“性格与环境”的小说,因为这些小说都以英国西南部威塞克斯广大的农村地区为背景,所以又称之为“威塞克斯小说”;这类作品的主题一般表现的均是人与社会、性格和环境的对立,特别是通过爱情、婚姻问题的描写,表现个人对抗社会陈规、宗教法律、道德风俗以及神秘力量的悲剧性冲突;代表作品有《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等。4、社会问题剧1868―1891年,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用散文写了9部以社会和家庭问题为内容的现实主义戏剧;这些剧本分两类:一类处理社会政治问题,如《青年同盟》、《社会支柱》等;一类处理婚姻家庭问题,如《玩偶之家》等;这些作品大胆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堕落、婚姻的不合理、家庭生活的虚伪、思想的庸俗偏狭及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破产;“社会问题剧”以其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高度的艺术
技巧震动了西方舞台,引起一场戏剧革命。5、自然派是俄国19世纪40-50年代形成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别称,奠基人是果戈理,名称由别林斯基提出;自然派的特点是,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批判黑暗腐朽的专制农奴制,描写下层小人物的不幸命运,具有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倾向;果戈理是当时现实主义文学的盟主,自他以后的一系列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赫尔岑、冈察洛夫、涅克拉索夫等都是自然派作家。6、小人物、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由普希金开创的一类艺术形象。他们在社会中官阶卑微,地位低下,生活贫苦,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已,性格懦弱,胆小怕事,成为显赫的“大人物”治下被侮辱、被损害的牺牲者。果戈里、陀斯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等作家都塑造过这类人物形象。7、多余人19世纪30年代以后俄国文学史中出现的一类贵族青年典型;他们受过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满现实,但贵族生活方式使他们缺乏明确的目标,最终一事无成。成为“永远不会站在政府方面”,同时也“永远不能够站到人民方面”的“多余人”;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成为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等人都属于这一类典型。8、奥勃洛摩夫性格、奥勃洛摩夫是冈察洛夫的同名小说中的主人公,俄罗斯文坛上最后一个多余人形象。他是一个极端懒散、害怕生活发生变动、精神麻木而耽于空想的地主。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在床上度过,就连贵族少女的爱情也无法使他振作,最后在睡梦中死去。奥勃洛摩夫性格便成为了懒惰的代名词9、新人 48
19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俄国的社会革命中,贵族知识分子的领导作用逐渐被平民知识分子取代,而文学中“新人”形象也取代了“多余人”形象;所谓“新人”,指的是平民知识分子,他们出身低贱,有革命理想,有坚实行动,尊重友谊、爱情等;屠格涅夫,车尔尼雪夫斯基等塑造了许多“新人”典型。10、10、复调小说复调小说是前苏联学者巴赫金创设的概念。\复调\也叫\多声部\,本为音乐术语。巴赫金借用这一术语来概括托斯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诗学特征,以区别于\那种基本上属于独白型(单旋律)的已经定型的欧洲小说模式\。在陀氏的作品中有众多各自独立而不融合的声音和意识,每个声音和意识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这些多音调并不要在作者的统一意识下层层展开,而是平等地各抒己见。每个声音都是主体,议论不局限于刻画人物或展开情节的功能,还被当作是另一个人的意识,即他人的意识,但并不对象化,不囿于自身,不变成作者意识的单纯客体。陀的世界,根本上是属于个人的世界。小说具有对话性。11、11、托尔斯泰主义是托尔斯泰晚年提出的所谓拯救俄国人民和人类的政治和道德主张;它的基本内容是“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和“博爱”,其核心是“不以暴力抗恶”。托尔斯泰主义是空想的,客观上有麻醉人民、阻碍革命发展的消极作用,但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快要到来时人民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托尔斯泰的出发点是伟大的。12、心灵辩证法、心灵辩证法车尔尼雪夫斯基将托尔斯泰创作中独特的心理描写手法概括为“心灵辩证法”;托尔斯泰习惯于从体悟与解剖自己的心灵开始,推己及人地在作品中表现人物的心理。他善于通过描写心理变化的过程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的演变;他最感兴趣的是心理过程本身,是这种过程的形态和规律;他能描绘出一些情感和心理怎样演变为另一种情感和心理,展示心理流动形态的多样性与内在联系;“心灵辨证法”是托尔斯泰对现实主义文学的重大贡献。13、巴黎公社文学:13、巴黎公社文学:巴黎公社文学是巴黎公社的产物,是19世纪无产阶级文学的突出表现,它包括公社诞生前后20年间公社战士写的诗歌、小说和散文;主要内容是宣传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揭露反动派罪行,总结公社经验,号召人们继续斗争等。代表人物是鲍狄埃等;巴黎公社文学以其革命的激情、理想的光辉和战斗的风格,使法国文坛为之耳目一新,同时开拓了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
14、自然主义、文学艺术创作中的一种倾向。作为创作方法,自然主义一方面排斥浪漫主义的想象、夸张、抒情等主观因素,另一方面轻视现实主义对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而追求 49
绝对的客观性,崇尚单纯地描摹自然,着重对现实生活的表面现象作记录式的写照,并企图以自然规律特别是生物学规律解释人和人类社会。在文学艺术上,以“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摹仿”作为出发点的自然主义创作倾向,是同现实主义创作倾向一样源远流长的。但作为一个比较自觉的、具有现代含义的文艺流派,自然主义则是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然后波及欧洲一些国家,并影响到文化和艺术的许多部门。代表作家是法国的左拉和贡古尔兄弟。
15、唯美主义:、唯美主义: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一种形式主义文艺思潮,最初产生于绘画领域,后来扩展到诗歌、小说、戏剧领域。这些艺术家反对浪漫主义的情绪外露诗风,也不满现实主义的真实化倾向,明确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走进艺术的象牙之塔,代表作家有佩特,王尔德等人。 16、迷惘的一代、“迷惘的一代”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崛起的一代美国青年作家,并非一个文学实体,既无组织又无纲领。这些旅居欧洲的作家大多参加过战争或接受过军训,战争的残酷使他们震惊,战后的商业化大潮和保守主义盛行使他们失望,悲愤焦虑之余看不到人生出路,于是纷纷著文反对战争,抨击时弊,悲叹命运,流露出幻灭后的虚无颓废情调。美国女作家斯坦因曾对海明威说“你们全是迷惘的一代”,后者将此语印于小说《太阳照常升起》的扉页,由此得名。这派小说家中的知名者除了海明威,还有菲兹杰拉德和托马斯?沃尔夫等。17、硬汉形象、海明威作品中出现的一系列人物形象。这些人物有拳击师、斗牛士、猎人、渔人等,他们都具有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性格,面对暴力和死亡,面对不可改变的命运,都表现出一种从容、镇定的意志力,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桑提亚哥的名言“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即是这种“硬汉”形象的精神境界。18、冰山原则、是指美国作家海明威独特的叙事艺术。1932年,他在《午后之死》一书中指出,作家必须要有丰富的生活与感情基础,创作力求做到含蓄简约,作品应该像在大海中庄严宏伟地移动的冰山一样,“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这样,读者自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出来似的”。19、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20世纪30年代出现在苏联文坛上的概念,后被确定为苏联文学与苏联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它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地和具体地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 50
结合起来。这一概念本身存在缺陷,并又遭到扭曲,对后来苏联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又复杂的影响。20、解冻文学、20世纪中期出现在苏联文坛的一股文学思潮,因爱伦堡的中篇小说《解冻》得名。当时,苏联文艺界有感于文学创作中的“无冲突论”、公式化、概念化和漠视人性的倾向,开始倡导人道主义和描写真实,主张使每一个人都能重新焕发人性光辉,建立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揭示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先后出现了肖洛霍夫的《人的命运》、爱伦堡的《解冻》等作品,对苏联当代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解冻文学”从50年代兴起,至60年代逐渐平息。
五、简答题(30题)简答题(
1、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一、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样的社会历史画面,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二、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深刻地揭露与批判社会的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提倡社会改良。三、现实主义文学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表现出作家们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怀。2、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一、现实主义文学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二、现实主义文学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三、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倾向。四、现实主义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走向了成熟与繁荣。3、简述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过程、在欧洲,现实主义形成于19世纪30年代,它的出现是对浪漫主义的反拨,但并不是对浪漫主义的彻底否定。它最初是打着浪漫主义的旗号登上文坛的,许多现实主义作家都是从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的,直到19世纪50年代初,“现实主义”这个名词才在欧洲盛行,现实主义才成为一个自觉的流派。司汤达、巴尔扎克等才被人们追认为现实主义的典范作家。在欧美范围内,现实主义的发展总体上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19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为前期,其中心在法、英等国;70年代到20世纪初为后期,其中心在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地。4、简要概括斯丹达尔创作的风格特点简要概括斯丹达尔创作的风格特点斯丹达尔内容上:擅长从政治斗争和不同势力集团之间的斗争去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本质;着力通过主人公的命运去表现时代的变化;意大利体裁引人注目。 51
艺术上:是世界上第一个自觉地运用心理分析的小说家;客观的叙述方法;风格极其纯净简洁;人物塑造非常成功。5、简述巴尔扎克现实主义美学观简述巴尔扎克现实主义美学观巴尔扎克现实主义美学第一、他的哲学思想认为世界是一个统一体,存在多样性,但彼此相连,由此出发,他要求文学反映整个历史时代;第二、他认为艺术的任务在于再现自然,文学中的真实不等于生活中的真实,需要经过艺术加工,进行选择,以达到令人觉得是真实的;第三、艺术必须创造典型,亦即人物要典型化,典型要个性化,通过典型去反映现实;第四、他看到环境对人物的决定性作用,环境既是人物活动的舞台,又是产生人物的思想和行动的基础;第五、他不仅是一个严格而缜密的观察家,而且是一个热烈的幻想家;他具有“第二视觉”,“生活在持续不断的幻觉中”,一进入写作,各种想法便像千军万马纷至沓来;第六、他十分注意滑稽丑怪的人物和社会现象,看到表面与本质之间存在一致和矛盾,也看出其中蕴含的美学意义。6、福楼拜的艺术主张福楼拜的艺术主张一、追求真实性二、追求客观态度三、追求艺术美7、试列举狄更斯重要的长篇小说(不少于五部)。试列举狄更斯重要的长篇小说(不少于五部)。《匹克威克外传》是狄更斯的成名作;《大卫?科波菲尔》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也是作者最喜爱的作品;《荒凉山庄》深刻批判了当时英国的法律机器和法律制度;《艰难时世》是狄更斯唯一一部正面反映劳资矛盾的作品;《远大前程》是一出理想破灭的悲剧。8、狄更斯小说人物塑造的特点狄更斯笔下的人物性格鲜明独特,有明显的特色。具体表现在5个方面:人物性格的单层次;人物本质的确定化;人物形象的基调化;人物的明晰性;深厚的人性内涵。9、为什么说夏绿蒂笔下的简爱是个新型的女主人公?为什么说夏绿蒂笔下的简爱是个新型的女主人公?首先,简?爱是个平民女子形象,是一个出身贫苦的孤儿和一个家庭女教师,不再是传统小说中那种无病呻吟的上流社会的小姐,以这样一个人物作为小说主人公,这在当时确属新型。其次,这一形象代表着19世纪正处于萌芽状态的欧美女性运动,表达了来自女性、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