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如何选择和对待员工 docx 2
雇主还是把员工开除了。但真正有智慧的人会承认自己的错误,尤其是老板。没有人从来不犯错,员工也不认为老板承认错误有损老板的威信;相反,他们会打心里敬佩这样的老板。 2、员工表现出真正的懊悔
西门彼得和主耶稣有一段对话是这样的:“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吗?”耶稣说:“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太18:21-22)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事业上,如果某人违反公司政策到了必须革职的地步,但他若真心悔改,我们应该考虑先不开除他。 3、该员工是“磨练你的”
这方面最佳的例子可能是撒母耳记下的故事。大卫说:“由他咒骂吧!因为这是耶和华吩咐他的。”(撒下16:11)大卫晓得上帝用示每的咒骂磨练他使他谦卑。如果你知道某位员工是上帝用来磨练你的,你不可以开除他,因为你若开除了这位,上帝还会再放一位跟他一样的人磨掉你生命中的棱角。 4、外在因素
如果某位员工突然没有道理地一落千丈,某位过去几乎不请假的员工突然请了一堆病假,最普遍的措施是开除他,但你需要先弄清这个人是否正苦于应付外在压力。每一个人多多少少都承受些外来的压力,而我们
又被要求不能因压力而影响工作,但处在极端压力下,人们的表现必会失常。
取消解雇员工行动的小案例:有一位老板,他怀疑公司的会计贪污钱,于是从外面请了会计师查账,结果发现真的是会计偷用零用金,共计1200元。开除她势在必行,问题是要不要把她告上法院?讨论后念她是初犯,老板决定不告她。几天后,这位会计到老板办公室请求原谅,并承诺尽可能每月还一些钱,并把她的车子做偿债抵押;她还告诉老板,因为她丈夫和别的女人同居,不再供养家庭,迫使她出此下策来养活自己和孩子。一开始她只是想暂时借用,下次发薪水时再归还,没想到下次发薪水一下子就花光了,还是没钱还,以至累积到她还不起的地步。这位老板考虑后,决定重新让她回来工作,并同意从她每月的薪水中扣100元抵偿欠款。在公司她仍然是个好员工,从此再没有犯过错,而且还升任主管。在这个案例中,选择饶恕是正确的。
《马太福音》九章13节告诉我们:“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应该多饶恕那些得罪我们的人,而不是想办法报复。应用在企业界,我认为这表示我们应该原谅那些对自己错误行为诚心悔改并且真正愿意改过的人。“朋友乃时常亲爱;弟兄为患难而生。”(箴17:17)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