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公卫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重点笔记

公卫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重点笔记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10:55:07

1、气温是影响人体体温调节的环境气象因素中,起关键作用的因素。 2、卫生学评价中表示声音强度大小的单位,最常用的是:声压级。 3、暂时性听阈位移(生理性改变)包括:听觉适应(数分钟可恢复)和听觉疲劳(数小时 可恢复)。 永久性听阈位移 (病理性改变-毛细胞是声损伤时的首先受累者) 包括: 噪声性听力损伤 (高 频 3000~6000Hz 听力损伤) 和噪声性耳聋 (高频听力损伤的基础上, 出现语言频段 55、 1000、 2000Hz 听力开始受损)。 4、急性噪声性听力损伤(暴震性耳聋),听力检查时,发现高频段听力下降 5、人体可感振动的频率范围是:1500Hz 以下。 6、局部振动病是指长期使用振动工具而引起的:以末梢循环障碍为主的疾病 7、微波的生物学作用机制,世界公认的学说是:热效应。 8、电离辐射的生物学作用机制是: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9、电光性眼炎(急性角膜结膜炎)是由紫外线辐射引起的。 10、紫外线对皮肤的作用:波长<220nm 的紫外线,几乎全被角化层吸收。波长 297nm 的 紫外线对皮肤作用最强,能引起红斑反应。波长>320nm 和<240nm 的紫外线,红斑作用 微弱或无。紫外线过度照射可引起皮肤急性炎症。此外,据国外报道,长期接触紫外线可诱 发皮肤癌,并已有动物实验证实。 11、关于中暑: 热痉挛-由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引发; 热射病-由热蓄积导致; 热衰竭-由血管扩张和大量 失水导致。 职业性肿瘤) (职业性肿瘤) 我国法定的职业肿瘤有 8 种(1987 年) 致病因子 联苯胺 5 苯 氯甲醚 砷 氯乙烯 焦炉 铬酸盐 所致疾病 膀胱癌 白血病 肺癌 肺癌、皮肤癌 肝血管肉瘤 肺癌) 肺癌 鼻腔、喉、肺癌 离子交换树脂工作 雄黄矿(三氧化二砷)

清釜工 皮肤、肺、喉癌 所属职业 染料加工和混合工作 其他 职业性致癌因素最常见的是化学性致癌物质和某些生产过程。 2、职业肿瘤多见于:呼吸系统(占极高比例,尤其是肺癌)。 3、流行病学调查已有明确证据的,可确认为人类致癌物。 4、动物实验已有明确证据的,可定为潜在致癌物。 妇女劳动卫生) (妇女劳动卫生) 1、已经证明的人类经胎盘的致癌原有:已烯雌酚。 2、可经乳汁进入乳儿体内的毒物有:铅、苯、汞、二硫化碳、砷、多氯联苯、有机氯、三 硝基甲苯等。 3、父母职业接触化学物质(油漆、石油产品、有机溶剂、农药等)是儿童患恶性肿瘤(特 别是白血病)的危险因素。 4、月经过多综合症:接触某些有机溶剂,如苯系物、汽油、二硫化碳、三硝基甲苯等。 月经过少综合症:接触铅、汞、三氯乙烯等。 月经过少至闭经:高浓度的汞。 5、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在接触化学物质的女工中多见,如接触二硫化碳、汽油等 6、不良生殖结局:异常妊娠结局和不孕。 7、异常妊娠结局:流产、早产、死胎、妊娠并发症,死产、围生儿死亡、低体重儿、子代 发育异常。 农村劳动卫生) (农村劳动卫生) 农民肺:干草小多芽孢菌、普通嗜热放线菌的孢子,随同饲料粉尘吸入体内引起。 2、预防农民急性和慢性骨关节损伤的主要措施是:改进农民劳动方式,实现机械化。 3、有机磷农药中毒,早期主要表现为毒蕈碱样症状,继续发展可出现烟碱样症状。 4、关于窖内有害气体:窖内的薯和蔬菜不断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在无氧或氧气不足 的情况下,发生腐败分解,放出硫化氢、一氧化碳、甲烷等。高浓度的有害气体可致“电击 样”死亡。 5、人畜共患疾病有:钩端螺旋体病、

炭疽、布氏杆菌、沙门菌、破伤风、狂犬病等。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评价和控制)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评价和控制) 1、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对从事生产的劳动者能力的确定和评价。(鉴于工矿企业种存在着 职业性有害因素和职业病, 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作为今后能否继续从事该项 劳动的评价。)进行合理的劳动能力鉴定的前提是:准确无误的职业病诊断。 2、制定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接触限值应:保证工人健康;执行者在经济上能负担得起;现 有的技术水平能达到。 3、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属于:分析流行病学调查。 4、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目的是:了解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损害之间的关系 5、我国现行的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接触限值,应用最广的是:最高容许浓度 6、预测职业性有害因素与接触者健康的关系,应作定期健康检查。 7、对某工厂职工健康或职业损害状况等的调查,属:横断面调查(现况调查)。 对某工 厂职工肺癌发病与其接触有害因素关系的调查, 病例-对照调查 属: (一种疾病与多种暴露) 对某化工厂职工接触有害因素与职工可能发生的损害的关系,属:队列调查(一种暴露与 多种疾病) 8、瞬时也不得超过的最高浓度为:短时间接触限值。 任何有代表性的采样测定均不得超 过的浓度为:最高容许浓度。 正常 8 小时工作日或 40 小时工作周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规定的阈限值:时间加权平均阈 限值。 流行病学(绪论) 流行病学(绪论) 1、流行病学的定义: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防治 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流行病学按研究设计类型分类,可分为: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试验性研究;理论 性研究。 3、

流行病学认识疾病的途径是: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 病因与疾病的分布) (病因与疾病的分布) 1、病因:与疾病发生和流行有关因素的总和。一般认为,那些能使人群的发病概率升高的 一切因素都是病因。 2、疾病发生的三要素(病因三要素):致病因子、宿主、环境。 3、共变法的理论基础是:因果效应的剂量反应关系。例如:甲肝的发病率与生食毛蚶的量 有相同的变化趋势。 4、流行病学探索病因的一般程序是:从统计学关联(相关)到因果关联。(相关不等于因 果,因果也不一定相关)。 5、衡量疾病危险度的指标是:发病率。 发病率=某时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 / 同期暴露人口 × K 一般为 1 年内某人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 6、较短时间内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是:罹患率。 罹患率=观察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数 / 同期暴露人口 × K 7、适用于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的指标是:患病率(又称现患率

患病率=某时间内某人群中某病现(新+旧)患病例数 / 同期平均人口 × K 8、续发率又称“二代发病率”。) 续发率=接触者中二代病例数 / 接触原发病例的易感者人数 × K. 9、满足患病率=发病率×病程的条件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和病程都相当稳定。 10、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人群、地区、时间分布。 人群分布(年龄、性别、职业、种族、家庭) 地区分布(国家间、国内、城乡、局部地区) 时间分布(流行、爆发、季节性、周期性、长期变异) 11、横断面分析(属描述性研究)是指:对同一时期不同年龄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分析。 12、易感人口增加,导致麻疹流行:宿主因素发生变化,宿主

搜索更多关于: 公卫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重点笔记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1、气温是影响人体体温调节的环境气象因素中,起关键作用的因素。 2、卫生学评价中表示声音强度大小的单位,最常用的是:声压级。 3、暂时性听阈位移(生理性改变)包括:听觉适应(数分钟可恢复)和听觉疲劳(数小时 可恢复)。 永久性听阈位移 (病理性改变-毛细胞是声损伤时的首先受累者) 包括: 噪声性听力损伤 (高 频 3000~6000Hz 听力损伤) 和噪声性耳聋 (高频听力损伤的基础上, 出现语言频段 55、 1000、 2000Hz 听力开始受损)。 4、急性噪声性听力损伤(暴震性耳聋),听力检查时,发现高频段听力下降 5、人体可感振动的频率范围是:1500Hz 以下。 6、局部振动病是指长期使用振动工具而引起的:以末梢循环障碍为主的疾病 7、微波的生物学作用机制,世界公认的学说是:热效应。 8、电离辐射的生物学作用机制是: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9、电光性眼炎(急性角膜结膜炎)是由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