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20年高考模拟复习知识点试卷试题之高考地理知识点系统总结

2020年高考模拟复习知识点试卷试题之高考地理知识点系统总结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8:24:25

加上一天;反之 ,在相减的过程中 ,如出现不够减的情况 ,那么要加上24小时来减 ,日期要退后一天。

3、过日界线日期的变更:首先要明确东、西十二区的位置 ,即东十二区在日界线的西侧 ,西十二区在日界线的东侧。由于东十二区在任何时刻都比西十二区早一日 ,因此 ,从东十二区向东越过日界线到西十二区 ,日期要减去一日;反之 ,从西十二区向西越过日界线到东十二区 ,日期要加上一日。

4、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是认识地球公转地理意义的关键所在。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 ,造成太阳直射点在地球南北纬23°26′之间往返移动的周年变化 ,从而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造成了各地获得太阳能量多少的季节变化 ,于是形成四季的更替。由此可见 ,黄赤交角是认识地球公转地理意义的关键所在。黄赤交角与其产生的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 ,可用下面图式表示:

5、太阳高度就是太阳高度角 ,即太阳光线和地平面的交角 ,也就是太阳在当地的仰角。对于某一地点来说 ,太阳位于头顶时太阳高度为90° ,而太阳位于地平线上时 ,太阳高度为0°。就全球而言 ,太阳直射点处 ,太阳高度为90° ,从这里开始向两侧降低;在晨昏线上 ,太阳高度为0° ,正午太阳高度可用公式计算 ,如果出现负值说明在地平线以下(此处太阳还没有升起来)。 6、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列表如下: 日 期 3月21日和9月23日 6月22日 12月22日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直射在赤道上 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直射在南回归线上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降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低 侧降低 侧降低 北半球昼长夜短 ,北北半球昼短夜长 ,北昼夜长短的变化 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极圈内出现极昼;南半极圈以内出现极昼;南球相反 半球相反 北半球春分日(3月21节气 日) 北半球秋分日(9月23北半球夏至日 北半球冬至日 日)

第二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 [知识要点]

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大气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1)大气是地球的保护层 ,使地球表面的热量变化不至于过剧烈 ,并使地表少受外来天体的撞击。 (2)大气是天气变化的物质基础 ,同时大气对水的循环、地表形态等都起着重大影响。 (3)大气是生物和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 ,地球上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大气。

2、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 成 分 含 量 作 用 氮 约占(N2) 78% 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氧 约占(O2) 干洁 21% 一切生物维持生命必需的物质 空气 二氧化碳 很少 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CO2) 臭氧 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 ,保护地面生物免受紫外线伤(O3) 很少 害。 水 汽 很少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也能吸收地面辐射 ,起保温作用。 固体杂质 很少 作为凝结核 ,促成水汽凝结 3、大气的垂直分层(见下面的图表) 层次 高度 特点 形成原因 ①低纬17-18对千米 ①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平均气①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地流②中纬10-12温每上升100米 ,气温降低0.6℃ 面 ,因此离地面愈高的大气 ,受②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热愈少 ,气温愈低 层 千米 ③高纬度8-9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②对流层上部冷下部热 ,有利于千米 空气的对流运动 ①气温起初不随高度变化或变化很小 ,到30千米以上 ,气温随高度增平从对流层顶加迅速上升 平流层气温基本上不受地面的影流到50-55千米②上部热 ,下部冷 ,大气稳定 ,不响 ,到30千米以上 ,平流层中层 高度的范围 易形成对流 ,大多以水平运动为主。的臭氧层中的臭氧能大量吸收太水汽含量极少 ,能见度好 ,天气晴阳紫外线而使气温升高 朗 ,对高空飞行有利 中从平流层顶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降低 间到85千米高②上部冷、下部暖 ,空气的垂直对流因为这一层几乎没有臭氧吸收太层 度的范围 运动相当强烈 ,又称高空对流层 阳紫外线的缘故 电从中间层顶该层中的大气物质(主要是氧原离到800千米①气温随高度增加上升很快 ②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子)吸收了所有波长小于0.175微层 高度的范围 米的太阳紫外线的缘故 散逸电离层顶以一些高速度运动的空气质点 ,经常散逸到星际空间去 ,是地球大气向星际受地球引力场的束缚很弱 层 上的大气 空间过渡的层次 二、大气的热状况

1、太阳辐射

(1)太阳辐射的概念: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 ,称为太阳辐射。它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源泉。

(2)太阳辐射波长:太阳辐射的主要波长范围是0.15--4微米 ,包括红外线(大于0.76微米)、紫外线(小于0.4微米)和可见光(0.4-0.76微米)三部分。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因此太阳辐射又称为短波辐射。

(3)太阳辐射强度:1平方厘米的表面上 ,在1分钟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叫太阳辐射强度。太阳高度角是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 2、大气的热力作用(见下面的图)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①吸收:臭氧吸收波长较短的太阳紫外线;水汽、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太阳红外线 ②反射:云层和尘埃对太阳辐射进行反射。云层愈厚 ,云量愈多时 ,反射作用愈强 ③散射:以空气中的分子、尘埃、云滴等质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散射开来。散射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方向 ,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①大气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力很差 ,使大部分太阳辐射能透过大气射到地面。 ②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能力很强 ,从而能把地面放出的热量保存在大气中。

③大气辐射除一部分射向宇宙空间外 ,大部分向下射回地面 ,称为大气逆辐射 ,这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 3、气温的时空分布 (1)气温的时间分布 ①气温的日变化

时间 日出→正午 正午→14时左右 14时左右→日出前后 太阳辐射强度 不断增强 开始减弱 继续减弱 地面储存热量 不断增多 增多→盈余→亏损 继续亏损 地面温度 不断增强 升高→13时达最大值→降低 不断降低 地面辐射 不断增强 继续增强至13时达最大值→减弱 不断减弱 气温 不断上升 继续上升至14时达最高值 不断下降 ,日出前后达到最低值 ②气温的年变化 太阳辐射最强气温最高值月太阳辐射最弱气温最低值月月份 份 月份 份 形成原因 大6月(北半球)7月(北半球)12月(北半球)1月(北半球)陆 12月(南半球) 1月(南半球) 6月(南半球) 7月(南半球) 地面储存热量 海6月(北半球)8月(北半球)12月(北半球)2月(北半球)海洋热容量大 ,受洋 12月(南半球) 2月(南半球) 6月(南半球) 8月(南半球) 热和放热都比陆地慢

(2)气温的水平分布

①一般情况下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这是因为太阳辐射能量因纬度而异的缘故。由于气温的分布还与大气运动、地面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 ,等温线并不完全与纬线平行。

②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 ,这是因为南半球的海洋比北半球广阔得多 ,而海洋表面的物理性质比较均一的缘故。

③北半球1月份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 ,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 ,7月份正好相反。这表明在同一纬度上 ,冬季大陆比海洋冷 ,夏季大陆比海洋热。 ④7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出现在北纬20°--30°的沙漠地区 ,撒哈拉沙漠是全球的炎热中心。1月份西伯利亚形成北半球的寒冷中心;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大陆上。 三、大气的运动

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①大气运动的状况:大气运动包括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前者叫对流 ,后者叫风。 ②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能。

③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由于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的不均匀 ,造成高低纬间的冷热差异 ,这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④大气运动的直接原因:冷热不均引起空气上升和下沉的垂直运动 ,空气的上升或下沉导致了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 ,气压差异又是形成空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 2、大气的水平运动的三种力(见下图)

(1)水平气压梯度力: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而产生的一种力 ,如果没有其他外力的影响 ,风向应垂直于等压线 ,从高压指向低压。

(2)地转偏向力:由地球自转而产生的一种力 ,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受其影响使风逐渐偏离了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在没有摩擦力的情况下 ,风可以一直偏转到风向平行于等压线为止。

(3)摩擦力:实际大气中 ,特别是近地面的风 ,由于受摩擦力的影响 ,风向与等压线并不完全平行 ,而是有个角度。

3、大气运动的形成

(1)气旋和反气旋--最常见的运动形式 气旋 反气旋 等压线闭合 ,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 ,等压线闭合 ,中心气压高于四概念 叫低气压。在低气压区出现的大型空气旋涡叫气周气压的区域 ,叫高气压。在旋。 高气压区出现的大型空气旋涡叫反气旋。 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 ,高气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 ,低气压的气流由四周向压的气流由中心向四周流动 ,中心流动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在北半球向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在北半形成 右偏转成按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旋涡 ,在南半球球向右偏转按顺时针方向流动形成顺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旋涡。中心的气流被迫的大旋涡 ,在南半球形成逆时上升运动。 针方向流动的大旋涡。红心形成下沉气流。 中心空气在上升过程中容易成云致雨 ,因此气旋中心空气在下沉过程中 ,由于天气状况 过境时 ,常出现阴雨天气。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气温升高 ,水汽逐渐蒸发 ,不海的台风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特殊形式。 容易成云致雨 ,天气晴朗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寒冷干燥。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加上一天;反之 ,在相减的过程中 ,如出现不够减的情况 ,那么要加上24小时来减 ,日期要退后一天。 3、过日界线日期的变更:首先要明确东、西十二区的位置 ,即东十二区在日界线的西侧 ,西十二区在日界线的东侧。由于东十二区在任何时刻都比西十二区早一日 ,因此 ,从东十二区向东越过日界线到西十二区 ,日期要减去一日;反之 ,从西十二区向西越过日界线到东十二区 ,日期要加上一日。 4、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是认识地球公转地理意义的关键所在。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 ,造成太阳直射点在地球南北纬23°26′之间往返移动的周年变化 ,从而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造成了各地获得太阳能量多少的季节变化 ,于是形成四季的更替。由此可见 ,黄赤交角是认识地球公转地理意义的关键所在。黄赤交角与其产生的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 ,可用下面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