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6.2动量和动量定理导学案
林甸一中物理导学案
选修3-5第十六章第2节动量和动量定理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动量和动量变化量及冲量的矢量性
2.理解动量定理的确切含义和表达式,知道动量定理适用于变力。 3.会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物理现象,并能掌握一维情况下的计算问题。 过程与方法 :
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出动量定理表达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运用所学知识推导新的规律,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学习重点】动量和动量定理
【学习难点】动量的变化的计算和动能定理的应用
【知识链接】上节课的探究使我们看到,不论哪一种形式的碰撞,碰撞前后 的矢量
和保持不变,因此 很可能具有特别的物理意义。
【学习过程】
自主探究一:阅读课本第6----7页,完成以下问题。
一.动量
1、概念:在物理学中,物体的 和 的乘积叫做动量。 2、定义式: 3、单位: 4、对动量的理解:
(1)矢量性:动量的方向与 方向一致。
(2)瞬时性:动量的定义式中的v指物体的瞬时速度,从而说明动量与 或
对应,是 (状态量或过程量)。 (3)相对性:速度二、动量的变化量
1.定义:物体的 与 之矢量差叫做物体动量的变化. 2.表达式:
3.矢量性:动量的变化量等于末状态动量
减去初状态的动量
,一维情况下,提前
具有相对性,参考系不同,
就不同。
规定正方向,?p的方向与△v的方向 .
林甸一中物理导学案 第1页
林甸一中物理导学案
4.动量的变化也叫动量的增量或动量的改变量 例题1(教材第7页)
一个质量是0.1kg的钢球,以6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到坚硬的墙壁后被弹回,沿着同一直线以6m/s的速度水平向左运动(如图)。碰撞前后钢球的动量变化了多少?
练习1、通过解答以下两个小题,思考动量与动能的区别。
(1)质量为2 kg的物体,速度由3 m/s增大为6m/s,它的动量和动能各增大为原来的
几倍?
(2)质量为2kg的物体,速度由向东的3 m/s变为向西的3m/s,它的动量和动能是否变
化了?如果变化了,变化量各是多少? 总结:
1.动量和动能都是 量(填“状态量”或“过程量”) 2.动量是 量,动能是 量(标量或矢量)
3.动量发生变化时,动能 发生变化,动能发生变化时,动量 发生变化(填一定或不一定)
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这样的事例:跳远时要跳在沙坑里;跳高时在下落处要放海绵垫子;轮船边缘及轮渡的码头上都装有橡皮轮胎,汽车安装有安全气囊等,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而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又不希望这样,比如用铁锤钉钉子而不用橡皮锤。这些现象中的原因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来探究其中的奥秘。
合作探究二:阅读课本第7—11页,完成以下几个问题
三、冲量、动量定理
推导:用动量概念表示牛顿第二定律
设一个物体质量为m ,在恒力F 作用下,在时刻t 物体的速度为v ,经过一段时间 ,在时刻t′ 物体的速度为v ’,尝试由F=ma和运动学知识推导出力和动量变化的关系? 碰撞过程中的加速度a=
林甸一中物理导学案 第2页
v′
v m t
F t′
林甸一中物理导学案
由牛顿第二定律 F=ma=m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碰前的动量P=_________ 碰撞后的动量p′=___________ 则 F=____________
由于△p=_______________ △t=_________________ 所以F=________________
物理意义:物体所受的力等于物体动量的_________。(牛顿第二定律的动量表述) 请结合课本,根据以上推论完成以下内容:
1、冲量: ___ ___与_________的乘积叫冲量。公式:I=_________。单位:_________。
它反映了力的作用对_______的积累效果。
说明:①冲量是过程量,求冲量一定要明确哪一个力在哪一段时间内的冲量。
②冲量是矢量,冲量的方向不一定是力的方向,只有恒力冲量的方向才与力的方
向 。
③上式只能用来计算恒力的冲量。
④力作用一段时间便有了冲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思考:用力去推一个物体,一段时间后仍没能推动。这个力的冲量为零吗?为什么?这个力
对物体做功了吗?又为什么?
2、动量定理:物体在一个过程始末的____________等于它在这个过程中所受力的______。 公式:F?t=_________或___________=I
说明:①动量定理中的Ft指的是 的冲量
②动量定理描述的是一个过程,它表明物体所受 是物体 的原因,物体动量的变化是由它受到的外力经过一段时间积累的结果.
③Ft=p′-p是一个矢量式,运算应遵循 .若动量定理公式中各量均在一条直线上,可规定某一方向为正,根据已知各量的方向确定它们的正负,从而把矢量运算简化为代数运算.
④动量定理说明合外力的冲量与研究对象的动量增量的数值 ,方向 ,单位 .但不能认为合外力的冲量就是动量的增量.
⑤动量定理既适用于恒力,也适用于 .对于变力的情况, F应理解为变力在作用时间内的平均值. 四、动量定理的应用:
林甸一中物理导学案 第3页
林甸一中物理导学案 例2(教材第8页)
一个质量m=0.18kg的垒球,以25m/s的水平速度飞向球棒,被球棒打击后,反向水平飞回,速度大小为45m/s.若球棒与垒球的作用时间为0.01s,球棒对垒球的平均作用力是多大?
例3.如图所示,固定的光滑斜面倾角为θ.质量为m的物体由静止开始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所用时间为t.在这一过程中正确的是( )
A.所受支持力的冲量为O B.合力的冲量大小为mgtC.所受重力的冲量大小为mgt D.动量的变化量大小为mgt运用动量定理解题的步骤:
①确定研究对象;
②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确定全部外力及作用时间; ③找出物体的初末状态并确定相应的动量;
④如果初、末动量在同一直线上,则选定正方向,并给每个力的冲量和初末动量带上正负号,以表示和正方向同向或反向;如果初、末动量不在同一直线上,则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
⑤根据动量定理列方程求解. 练习2.
一鸡蛋质量m=0.05Kg,从高度 h=0.8m由静止自由下落,在下列两种情况下,求鸡蛋所 受到的平均冲力?
(1)、鸡蛋落在硬面上,与硬面作用时间为t=0.01s ,则鸡蛋所受到的平均冲力?
(2)、鸡蛋落在软垫上,与软垫作用时间为t =1 s,则鸡蛋所受到的平均冲力?
(3)、鸡蛋落在软垫上不易碎的原因是:( )
A、减小了鸡蛋的动量 B、减小了鸡蛋的动量变化
C、减小了对鸡蛋的冲量 D、延长了鸡蛋与接触面的作用时间,从而减小
了对鸡蛋的冲力
林甸一中物理导学案 第4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