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互联网时代》精校解说词1-10集(全)
买整版广告。”兰扎说:“我们只在乎眼球,有多少人在关注这家企业,这是多么疯狂的逻辑,疯狂透顶。”丹尼尔格罗斯说:“有些公司唯一出售的商品就是股票,他们唯一能售出的就是他们自己。”
2000年,全世界兴奋得庆祝着新千年的到来,长时间盘旋在人们头上的“千年虫”危机顺利度过,而一场意想不到的危机却悄无声息得到来。从3月10日开始,纳斯达克指数在长达两年时间里,狂跌百分之七十八。七千五百亿美元的资产和六十万个工作岗位蒸发,只有不到一半的网络公司活过了2004年。
马可韦博说:“大学街也成了危机爆发后的重灾区,这里很快变得越来越空,越来越凄凉。很多人都在徘徊,然后迷失。”
兰扎说:“那两年太多太多的公司倒闭,没有人愿意再出资,接下来很多年,硅谷的创新落到了非常困难的局面。人们以为硅谷再也不会回来了。”
互联网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创造了一场人类历史上影响全球的波澜,史无前例。辉煌的泡沫盒破碎,是互联网这个新生命能量的另一种表达。互联网泡沫的崩溃,在全社会中激起了内容丰富的反思。比如说,很多人认为这种危机性,恰恰是市场经济调整的必要,恰恰是优胜劣汰的必然。但是硅谷人的反省却有所不同。
兰扎说:“这次危机的真正始作俑者是我们,是硅谷,我们应该对这次危机负全部责任。我们太自负了,如果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我们就会终止谈话。”
麦克儿莫里兹说:“人们对短期利好或长期回报的兴奋和遐想,影响了人们的判断力。人们不理性,做傻事。”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丹-吉尔默说:“最终还是普通大众受到损害最多。如果他们卷入了这场狂热中,特别市九十年代末的泡沫,垃圾股票出售给最底层的投资人,他们是整个体系中了解最少的人。”
纳斯达克的迅速下跌,也许暂时终止了网络公司上市融资的进程。企业的破产,也浇灭了风险投资的热情。但是人们并没有因此而停止收发邮件或网上购物。五年间埋下的一亿多公里的光缆以及相关的配套设施,为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做好了准备。从1995年到2003年,世界范围内的上网人数,从两千万人增加到五亿人。在倒闭和破碎声中,互联网继续成长和运行着,那些真正的创业者,仍然在耕耘着,在收编着队伍,在积蓄着力量。2004年7月初,硅谷心脏地带的101号公路旁出现了一个巨幅广告。只有学习过高等数学的人,才能看懂那是一道复杂的数学题。一些好奇的人解开难题,答案是一个网址。登录网站后会看到一系列难得递增的数学题,最终七千五百人来到了数学迷宫的出口。他们看到的是谷歌公司的招聘广告。在这个看似游戏的谜题面前,能走到最后的人,已经让谷歌甄别了他非功利的兴趣以及兑现这种兴趣的执着和到达目的地的智慧,谷歌用一道道别出心裁的谜题,招呼着天下了英杰。位于硅谷的谷歌总部,员工们可以随时来到自己的办公室,并且得到因你而来的食物和咖啡。在这里,你可以带上你宠物孩子,朋友甚至可以玩电子游戏,乐高玩具。事实上,世界知名的互联网公司,都试图将维护个人个性的地位变成新公司的新传统。互联网公司们,正在创造着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新文化。这里没有强制的权利,没有明确的支配者,所有人都是服务者和创造者。
2003年10月的一个凌晨,哈弗大学内,一个评选全校最优秀女孩儿的网站迅速在校园里蔓延开来。对网站上2.2万张照片的评头论足,蜂拥而至的学生,在三小时内就让学校网络陷入瘫痪。网站的制作者时大二学生马克-扎克伯格。由于使用未经授权的照片,扎克伯格受到了学校严厉的处罚。但从这次恶作剧中,他窥探到了人类原本的社交需求。不久,一个名叫脸谱的社交网站成立了。
扎克伯格说:“我想人之所以成为人的一点,就在于我们有社交能力和我们所在的社区保持沟通。”
与九十年代大多数网站不同,新兴的脸谱、youtube、QQ空间、微博并不提供任何内容。所有内容都由用户自愿创造上传。网站只是提供了一个自由分享的平台。社交平台激发着人们的创造力,人们聚集起来,共同搭建一个虚拟的网络社会。
网易公司创始人丁磊说:“每个人都可以贡献碎片的知识点,生活的技巧,在这个平台上给大家去分享。用户在贡献的过程中是独立思考的,社交网络是鼓励独立思考的。这个意义就是互联网核心价值所在。”
分享,只是网络平台的初始阶段,创造的新时代随即而来。扎克伯格在2007年脸盆网开发者大会上说:“此刻,封闭的社交平台即将关闭,今天,我们将结束它。”脸谱网创立三年后,扎克伯格宣布全面开放脸谱网。所有人都可以登上脸谱平台开发软件,提供服务。不久后,脸谱上出现了游戏、娱乐、工作、资讯等各类服务。而所有的服务都是由世界各地的脸谱用户开发上传的。到2009年来自一百八十个国家超过一百万的开发人员,为脸谱网用户提供了五万两千个应用程序。自此,脸谱网的辉煌不再属于脸谱网,而属于脸谱网身后数以亿记的网民们,主角是参与其中的普通人。
扎克伯格说:“每天有更多的应用软件开发出来,更多的人进入这个行业。就像工程师踊跃进入工程、数学领域,公司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涌现,有更多的号公司规模做大了。这是前所未有的事,学生在寝室或者什么地方,就能创造一些东西。基础设施人人可用,成千上万人的生活得到了改善,以前是不可能的。”
如今,社交网站已经吸引了全球数量最大的网络用户,同时越来越多的平台类网络开始出现。已经成功的互联网企业也纷纷向全球的开发者开发自己的平台。一个全人类参与全人类分享的网络生态环境,逐渐形成。
搜狐公司张朝阳:“每个人都有他的独特性,这个独特性都可能通过互联网平台巨大得放大,使得他获得成功。这是一个呼唤创意。呼唤优秀,多姿多彩的时代,是一个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时代。”
新浪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们刚刚在写字台前的固定屏幕前坐稳就突然被告知这是一个囚笼。于是,自由来临了!2007年iphone手机的问世,让长久以来被网线束缚的互联网获得了新的自由。触摸的人际交流模式,让冰凉的金属有了温暖的人性,而开放的应用商店,则让表面上千篇一律的iphone创作了万千不同的内心。
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史蒂芬-沃茨尼亚克说:“生活中的每件事,订机票,找电影,购物,我想要在网上购买一些东西。我喜欢这个,我可以购买它吗?针对人们生活中的
方方面面,都会有人编写出相应的应用满足人们,我认为iphone的出生催促了这一切。只要互联网,就可以写程序了你可以在云服务器上写程序,利用手机里的应用来进行工作,因此所有人都可以进行创造。”
你在何处,你都在网上,你孤身一人,你依然在世界之中。笼罩全球的互联网,轻便地伴随着每一个自由的人,移动起来的,就是部可估量的需求、智慧和创造。互联网,不同于制造业为核心的工业时代,它将创新和创造,几乎随意得赋予了更多的人。甚至它就在一条不长的路上铺就了遍及全球的创新人生。
1996年,两位年轻的斯坦福大学博士生拜访杨致远和大卫费罗,希望正如日中天的雅虎收购他们开发的一项网络搜索技术,这个请求在简短交谈后被拒绝了。临别时,依然年轻的大卫费罗善意得鼓励道:“年轻人,如果你们队自己这项技术真的有信心,那就去创业吧。”不久后,一家日后成为全球最大搜索引擎的公司诞生了。里德霍夫曼说:“大公司有危机感是明智的。产业更新变得越来越快,我的问题就是如何在这种环境成就一份事业。答案就是适应未来必须不断想象世界在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应该怎样适应和创新以跟上世界的步伐。”这个年仅三十岁的华裔美国人,在硅谷人生中成就显赫。曾就职脸谱网的他,在出售自己创办的YouTube时一次性获得了上亿美元。不幸的是,他因身患脑瘤,晕倒在旅途中的候机厅。出院之后,他晕倒在享受生活的无所事事中,仅仅六个月,离开创造的陈士俊认为,这是比脑瘤还不幸的重大不幸。于是,他又跳上了新时代的竞技场。他说:“我发现成功的意义比我想象得丰富的多。我可能会死掉,人不可能长生不老,至少要去尝试扳动创新的开关。没有什么会比去冒险,去投入精力,去投入夜晚和周末更美妙的。”一场场关于创业和创新的论坛比赛从不间断。胸怀抱负的年轻人从世界各地四季不绝,聚集于硅谷。以车库命名的创业文化,如今席卷全球。北京中关村的一家咖啡馆,聚集着一批怀揣创业梦想的年轻人,只需每人每天一杯咖啡,就可以享用免费的开放式办公环境。
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说:“我真正想做的事是确保我80岁的时候,已经将我的人生中的遗憾最小化,如果我有了创建亚马逊的想法,但是却没有尝试,那我会一直去想,如果我尝试了会怎样,我会一直后悔自己没有付诸实践。”
扎克伯格说:“历史上我们从未有过如此巨大的机会,一个人,一间屋,创造一种服务,可以让上亿人,甚至数十亿人收益,这另人诧异,在此前不曾有过创造这类业务的能力。现在有很多人在做这样的事。这是一个激发创造,专注爱好的最好时代。” 在北京,在班加罗尔,在伦敦,在巴黎在首尔,在悉尼,在世界任何一个连接互联网的角落,无数拥有梦想的人都在不断尝试。创造,不再属于系统经验,创造,不再属于成熟和阅历,创造属于随时随地,属于人生的每一刻。你所不习惯的奇思妙想,可能正是人类智慧山颠上的黄金。这个试图笼罩一切的力量,不可阻挡地涌动起新的浪潮。整个互联网行业,作为人类智慧的新生儿,在短短二十余年的市场经历中,创造了自身的奇观。当然,互联网的能量绝不会安心于一个新行业的自身发育,它像一轮新生的太阳高悬天际。俯瞰和照耀地球上人类生活的所有层面。
《互联网时代》第三集能量
这段遗迹,是君士坦丁堡城墙的一部分,它在东方与西方的分界点上,横亘了一千年。曾经绵延二十多公里的墙体上,耸立着九十六座塔楼和三百多座角楼、碉堡,来自基督徒和穆斯林军队的二十四次大规模围攻先后饮恨而去。这座恢弘的不败之城,在1453年迎来了不同寻常的入侵者。
奥斯曼土耳其大军不仅拥有司空见惯的步卒、骑士和战舰,还带来了从来不曾出现过的被称作乌尔班大炮的新式武器。这种青铜大炮长五米,重十七吨,口径七百六十二毫米,所用的花岗岩炮弹重达六百八十公斤。
在彻古今的轰鸣持续了四十八天之后,以东罗马的旗帜屹立千年的巨城坍塌了,崩溃了。从此,在技术进步的脚步声中,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不论是护卫文明的长城还是守护王权的都城,即便依然矗立,也只能沦为后人凭吊往昔岁月的文化陈迹。 “当我初到福特汽车公司的时候,我会特意带上自己的午餐,把它带到码头坐下来边吃边看。我们拥有整整一支自己的船队,它们会把矿石送到炼钢车间里去,这很神奇,更神奇的是想到我们所有人每天都赖以生活的物品就是在这里生产的,而你竟能看到它们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整个诞生过程。”
——罗伯特·克里普克(福特公司 历史学家)
奠基人类工业时代的力量,就储存在这座已经老去的新城堡里。
这里是福特公司的鲁日汽车城,从空中俯瞰,这是二百六十九个足球场范围的钢铁场所。每个月,只是为了九十三座工业建筑的清洁工作,就得用掉三千五百个拖把头,从往高炉里填煤,到给铜制的机械抹上一层油,足足八万名工人才能填满这座无人居住的城市。为了适应他们,这里设置了多套消防系统,设备齐全的医院,以及一支三千多人的内部治安队伍。
亨利.福特是鲁日城的缔造者,也是第一个把大规模流水线作业引入汽车制造业的人,仅仅组装一个发动机的环节,就被他分解成了八十六道工序。
“福特真的是投入了我们手上所有的资源,就让我们用这种方式生产吧,把这么多人集中在一个地点,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罗伯特·克里普克(福特公司 历史学家)
在当时的欧洲,汽车是种精雕细琢的手工奢侈品,在底特律,却好似生产火柴盒和曲别针一般,每隔四十九秒就能下线一辆。从黝黑的矿石到亮闪闪的汽车,鲁日城确实容易让人联想到造物主,把资源集中在一个尽可能狭小的空间里,福特便领导人类打开了工业生产的高效之门。
亨利.福特还有一个未竟的梦想,那就是要确立一个完全自给自足的工业金字塔,甚至连做油漆的黄豆都得产自福特旗下的农场。这不是他一个人的梦想,而是人类贯穿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