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技能型人才培养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技能型人才培养
[摘要] 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阐述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打造出一支适应职业教育教学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双师型” 技能型 人才培养
教师队伍素质是决定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与普通高校不同,它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的专门人才。因此,要求高职院校教师必须是集普通教师素质和各种专业技能素质于一体的“双师型”教师,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技能训练;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实践技能的示范者,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所在。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办学规模的扩大以及“入世”后市场经济对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教育教学中暴露出一个突出的师资问题,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水平不够高,不利于职业院校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因此,积极探索“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尽快打造一支适应职业教育教学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便成为职业院校体现职业教育特色、不断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任务。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许多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大量短缺,教师素质还不能适应高职的快速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培养“双证”人才,必然要求有“双师型”的教师。“双师型”教师是在教师与技师或工程师这两者身份所需要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有机融合的教师。
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国家建设的全局。目前,全国技师和高级技师占全部技术工人的比例不到4%,而企业的需求比例是14%以上,供求之间的较大差距,高技能人才的严重短缺,已经直接影响到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加快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刻不容缓的历史使命。要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学生,就需要有高水平的教师。只有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经验,只能讲不能练的教师是不可能培养出实践能力强的学生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它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和教育教学质量,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是决定高职院校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不仅是市场经济对高职院校的客观需要,更是高职教育要办出特色的关键所在。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