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采矿学基本知识
第一篇 井田开拓
第一章
井田开拓基本知识矿井生产概况
一、基本概念 1. 煤田
在地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含碳物质沉积形成的基本连续的大面积含煤地带称为煤田。(山西八大煤田)
(煤的形成与形成有价值煤田的条件----录像)
山西煤田分布:
1 页 第01-
六大煤田名称(面积,单位:104km2):大同(0.19)、宁武(0.38)、河东(1.6)、西山(0.18)、沁水(4)、霍西(0.68)。
其中大同、宁武两个煤田,都兼有石炭二叠纪和侏罗纪的煤系,因此它们成为“双纪’’煤田。
还有几个“煤产地”,浑源煤产地(0.041)、繁峙煤产地、五台煤产地(0.0049)、垣曲煤产地、平陆煤产地。
山西省有119个县,其中94个县有煤炭资源,91个县有煤矿。 2. 矿区和矿区开发 开发煤田形成的社会区域,称为矿区。
矿区根据储量、赋存条件、煤炭市场需求量和投资环境等情况,确定矿区规模、划分井田,规划井田开采方式,规划矿井或露天矿建顺序,确定矿区附属企业的类别、数目和生产规模,建设过程等,总称为矿区开发。
3. 井田 在矿区内,划归给一个矿井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
(沁源县煤矿分布图)
二、矿井巷道
为了进行矿井开采,在地下开掘的井筒、巷道和硐室的总称。 (一)按空间位置和形状可分为: (p.6) 1. 垂直巷道-立井、暗立井、溜井
2.倾斜巷道-斜井、暗斜井、上山、下山、开切眼 (p.7) 3.水平巷道-平硐、石门、煤门、平巷、开切眼 (p.7) (二)按服务范围及其用途可分为
1.开拓巷道: 为全矿井或一个开采水平服务的巷道。例如运输大巷、回风大巷、井底车场,主井,副井,回风井,主石门,采区回风石门,采取运输石门,回风石门。
2.准备巷道: 为采区、一个以上区段、分段服务的运输、通风巷道。例如采区上山、采区车场,区段集中巷,区段石门。
3.回采巷道: 形成采煤工作面并为其服务的巷道。例如区段平巷、开切眼等。
开拓巷道的作用在于形成新的或扩展原有的阶段或开采水平,为构成矿井完整的生产系统奠定基础。准备巷道的作用在于准备新的采
2 页 第01-
区,构成完整的采取生产系统。回采巷道的作用在于切割出新的工作面进行生产。
三、矿井生产系统 (一)井下生产系统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的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人员安全进出、材料设备上下井、矸石出运、供电、供气、供水等巷道线路及其设施,是矿井安全生产的前提和保证。包括: 1、运煤系统:------ 2、通风系统:------
3、运料排矸系统:------- 4、排水系统:-------
5、动力供应系统:-------
井下生产系统示意图(p.8)(轨道上山进风,运输上山回风)
此图和P.105之图7-3、P.143之图87-4一起,非常重要,(1)巷道名称;(2)通风构筑物;(3)生产系统(主要是运煤、运料、通
3 页 第01-
风系统)。
输送机上山进风、轨道上山回风的缺点:风流方向和运煤方向相反,容易引起煤尘飞扬,使风流和工作面风流中煤尘浓度增大;煤炭在运输过程中释放瓦斯,使进风流和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升高;输送机上山内电气设备多,散热量大,使进风流和工作面的温度升高;轨道上山下部车场内安设风门,由于此处矿车来往频繁,风门易被撞坏,造成风流短路。轨道上山进风、输送机上山回风,则可避免上述不足,但需要在轨道上山的上部和中部甩车场安置风门,而且风门数量较多,运料、行人时容易造成风流短路,通风管理比较复杂。
(二) 地面生产系统 1. 地面生产系统类型
(1)无加工设备的地面生产系统 (2)设有选矸设备的地面生产系统 (3)设有筛分厂的地面生产系统 (4)设有洗选厂的地面生产系统 2. 地面排矸运料系统
3. 地面管线系统:上下水管道、热力管道、压缩空气管道、地下
电缆、瓦斯抽放管路、灌浆管路。
4 页 第01-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