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3-2014第二学期《哲学与人生》期中复习题

2013-2014第二学期《哲学与人生》期中复习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4/30 19:21:45

《哲学与人生》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1、我校根据市场需要开设了幼师、酒店、机电、电子、汽修等专业,并且依据社会经济发展不断调整专业规模,这样做的哲学道理是( A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联系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矛盾的观点

2、为防止雷雨对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影响,北京市气象部门从闭幕式当日14时起,启用8架次飞机分别进行催化消云作业,有效解除了北京境内的险情。这说明( A ) A、人可以认识、利用自然规律 B、人可以任意改变和废除自然规律 C、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受限制的 D、人可以创造自然规律

3、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患、旱灾交织的局面。这一事例说明( C ) A、人们可以做一切想做的事情 B、古人的智慧超越现代人 C、人们可以通过努力改造客观世界 D、人们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4、巴金的名言:“为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对这句名言正确的理解是( B ) A、人应该在寒冷、寂寞中生活 B、人要生得有意义,死得有价值 C、人可以不珍惜生命 D、每个人都应该轰轰烈烈的死

5、下列关于电脑算命说法正确的是 ( B ) A、电脑算命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 B、电脑算命仍然是旧事物属于封建迷信

C、电脑算命吸取了旧事物的精华 D、电脑算命有新的名称和旗号是新事物 6、“只要你对着飞驰的流星许个愿,你的愿望就能实现。”这种说法 ( D ) A、是唯物主义 B、正确反映客观规律

C、是科学的世界观 D、是唯心主义,是不科学的

7、某中学召开“关于京剧的前途和命运”的讨论会,会上同学们各抒己见,争论激烈。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 C )

A、京剧太古老了,已失去了观众,应当淘汰

B、京剧节奏太慢,跟不上时代节奏,应任其自生自灭 C、京剧是国粹,应结合时代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 D、京剧是传统文化精华,没有必要进行改革 8、“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这句谚语的哲学寓意是( B ) A、学习知识比实践更重要

B、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 C、有时候实践比认识重要,有时候知识比实践重要 D、知识既源于书本,又源于实践

9、人生发展需要不断通过 ( B )和学习提高能力 A、实验 B、实践 C、工作 D、体验 10、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体现了( C )。 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 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

- 1 -

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 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 11、“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字是指( B )。

A、客观实际 B、客观规律 C、主观愿望 D、正确观点 12、“拔苗助长” 的错误主要在于:( D ) A、夸大了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作用 B、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

C、强调了规律的客观性,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D、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13、下列哪个成语可以正确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 A )。 A.量力而行 B.自知之明 C.不自量力 D. 妄自菲薄 14、下列运动观点错误的是( C )。

A、物质是运动的 B、运动是绝对的

C、运动是相对的 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15、30年里,陈景润、张海迪、杨利伟、中国女排、姚明 一个个响亮的名字,照亮了无数颗年轻的心,让他们感受到了信念和力量,使他们渴望成长和超越。这给青年学生的启示是( C )。

①以偶像作为榜样,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为社会做出贡献 ②以偶像作为榜样,把偶像的理想作为自己的理想

③以偶像激励自己,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不断奋发进取 ④以偶像激励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这一事例说明( B )。

A、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限制某些规律发生作用,直到变害为利

B、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指导自己的行动 C、人们可以把成功经验作为行动的向导

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17、地震是对人类生存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地球上每年仅7级以上的大地震就有十几次。打开一幅地震分布图,可以看到,历史上的地震发生地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集中在某几个地带上。如果把这些地震带再与地质构造图做一比较,就不难发现它与地壳的断层带关系特别密切。这说明( A )。

①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②人能够认识客观规律

③规律是主观的,确定不移的 ④客观规律依赖于意识的发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把马克思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体现了( A ) A、物质和意识的统一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统一 C、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D、理想和现实的统一 19、不少农民“跟风种地”,去年市场什么品种走俏,今年就种什么,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跟风种地”的失败,从哲学上说,是因为他们没有( A ) A、从变化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 B、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 2 -

C、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D、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据此回答第20、21小题: 20、这句话( D )

A、否认了外部环境对个人成长的作用B、忽视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C、夸大了个人的主观努力 D、否认了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21、材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B )

A、对周围事物的环境要用“一分为二”的分析B、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 C、要正确对待给予 D、要重视内因的作用 22、“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 ) A、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的联系着 B、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的联系着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23、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说法说明了( A) A、人际和谐的重要性 B、物质决定意识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 24、新事物是指( D )

A、最强大、发展最快的事物 B、最新出现、又有最新的形式的事物 C、最新出现,又最受欢迎的事物

D、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 25、“欲速则不达”说明( A )

A、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B、要取得事业成功,必须按常规办事 C、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D、要提高办事效率,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6、“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段话的哲学寓意是( C ) A、事物是运动的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D、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27、“只要你对着飞驰的流行许个愿,你的愿望就能实现。”这种说法( D ) A、肯定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B、揭示了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C、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忽视了联系的客观性

28、当前,在大大小小的城镇饭店里,为了减少疾病传染机会,人们都实行一次性卫生筷,有关专家指出,这随手一扔的不是一双双木筷,而是一片深林!专家的看法体现的哲理是( D )

A.物质世界是客观的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世界是变化发展的 29、“君子之交淡如水”,说明人际交往要( A ) A.适度 B、互惠互利 C、因人而异的 D、主动热情

30、“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A )

- 3 -

A、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客观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 B、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C、事物发展的曲折性是不可避免的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31、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都是新事物,这是因为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都是( A ) A、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 B、强大和完善的

C、吸取了旧事物的精华 D、有新的名称和旗号

32、“言今日难于前日,安知他日不难于今日乎?”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B ) ?它揭示了新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艰难曲折的 ?它肯定了新事物的发展是一帆风顺的

?它不懂得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④它看不到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A.??? B、??④ C、??④ D、??④

33、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一首诗中写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说出了这样一条哲理( C ) A、新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C、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旧事物阻挡不住新事物的产生和成长 D、事物内部的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原因

34、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音符;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一朵骤然翻起的浪花;如果说人生是湛蓝的大海,那么失意则是一片漂浮的白云。运用辩证观点看这首小诗,我们领悟到( B ) A、矛盾着的两个方面相反相成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部分影响着整体,制约着整体功能的发挥 D、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35、塑料袋出现百年以后,被人们称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之一。”目前,我国每天要用掉各种塑料袋20亿个以上,塑料带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成为“白色污染”的祸首,严重危害了自然环境。这表明( D )

①任何事情都有好有坏 ②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36、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有近千家企业观看,有的企业老总还当起了“星探”,亲自到赛场抢夺技能“明星”,这与当前的就业难形成强烈反差。上述材料表明,劳动者( A )。

①要不断提高职业技能和技术水平。 ②要增强市场竞争意识,转变就业观念。

③要依法履行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义务。④积极就业,创造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7、战国时期的荀子认为人“最为天下贵也”。这说明他( A )。 A、认为人有自己特殊的能力。 B、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 C、承认规律的客观性。 D、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 4 -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哲学与人生》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1、我校根据市场需要开设了幼师、酒店、机电、电子、汽修等专业,并且依据社会经济发展不断调整专业规模,这样做的哲学道理是( A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联系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矛盾的观点 2、为防止雷雨对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影响,北京市气象部门从闭幕式当日14时起,启用8架次飞机分别进行催化消云作业,有效解除了北京境内的险情。这说明( A ) A、人可以认识、利用自然规律 B、人可以任意改变和废除自然规律 C、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受限制的 D、人可以创造自然规律 3、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患、旱灾交织的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