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讨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探讨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
作者:朱晓芬
来源:《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年第03期
摘 要:本文首先对行政事业单位构建内部控制机制的重要作用进行阐述,从内部控制意识比较薄弱、缺少执行机制、内部控制人员综合素养偏低等三个方面,对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新形势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新形势;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
在新形势下,为满足行政事业单位构建内部机制需求,国家开始出台相关内控政策。此政策一经推出,不管是在财务管理方面,还是在内部控制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治理效果。但是结合调查我们得知,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在构建内部控制机制时,普遍存在不完善现象,针对有关政策落实,只是停留在表面,缺少实质内涵,无法将内控作用进行全面发挥。因此,在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在构建内部控制机制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有关部门需要加大问题探究力度,提出有效的处理措施,进而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机制的全面实施。 一、行政事业单位构建内部控制机制的重要意义
(1)提升财务信息质量。现实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构建内部控制机制的主要作用就是在保证事业单位财务安全的基础上,提升各个单位实际收支情况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加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机制建设力度,能够有效对有关财务工作进行监管,例如财务收支记录、财务汇总等。如果此项工作具备一定的规范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有效提升财务信息质量。 (2)保证有关政策的全面落实。行政事业单位构建内部控制机制,可以有效保证事业单位各项运营活动的顺利运营,给事业单位稳定发展奠定扎实基础。因此,加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机制建设力度,能够及时找出各个事业单位在运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进而保证我国有关政策的全面落实。
(3)提高资金的安全性。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来源于财政部门的拨款,如果不能确保资金的安全性,就会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相关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因此,提高资金的安全性是非常必要的。加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机制建设力度,保证其资金使用的合法合规,这给财务工作的规范性和合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而从根本上杜绝腐败行为出现。 二、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内部控制意识比较薄弱。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部门的拨款,因此需要加大财务收支情况的监管力度。但是纵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落实情况,大多数事业单位都没有具备较强的内部控制意识,了解内部控制机制的人是少之又少,认为落实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只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