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相控建模和随机建模

相控建模和随机建模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9 14:27:25

1、什么是相控建模?

考虑到不同岩相(或微相)内部储层孔渗饱等属性参数分布具有较大差异,国外很早就提出了相约束建模(即相控建模)概念。但由于国外石油公司追求效益最大化,油田开发主要目标集中在海相沉积储层和厚油层,一般都不考虑薄互层油层和厚油层内部非均质性问题,加之最大限度地削减钻井投资,一个规模开发的油田,开发井数一般很少,因此,对岩相(或微相)分布主要集中在宏观认识方面,对于细节的变化重视不够,岩相(或微相)建模通常都采用随机建模方法来实现,建立的地质模型精度相对较粗。

对于国内油田(特别是大庆长垣喇萨杏油田)来讲,油藏的储层类型主要以陆相沉积的薄互层砂岩为主,为了确保油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各类油层的潜能,因此,对储层研究的深度相对较深,通过规模开展“井网加密调整” 、“垂向上细分沉积单元”、“平面上细分沉积微相”,形成了大量的密井网条件下储层精细描述成果(包括精细地质研究成果数据库和沉积微相平面分布图库),这些精细的地质认识为储层精细建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油田综合含水逐年上升(目前已经接近甚至超过90%),充分利用现有的储层精细描述成果,建立三维精细地质模型,精细表征储层内部剩余油分布,实现油藏精细增储挖潜,确保高含水后期油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现阶段油田开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002年以来,随着FCM软件的开发和Petrel、RMS软件的引进,提出了现阶段密井网条件下相控三维精细地质建模的新思路:平面上以长期积累起来的沉积微相图作为约束条件,垂向上以密井网测井解释资料为约束条件,通过相控和井控建立起精细表征储层内部各种属性的非均质性的三维可视化精细地质模型。 2、为什么相控建模?

储层井间预测主要包括平面非均质性和垂向非均质性表征两个方面的内容。储层内部属性参数井间预测是一个世界级的难题,主要是因为已知资料的不完备、已知资料的精度不够、人们对储层的认识程度不够、建模算法不够完备等多方面原因,储层井间预测结果往往包含许多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给诸如井位、井轨、措施、调整方案设计带来了一定的风险。随机模拟算法可以用于表征储层井间预测的不确定性,对优化各种方案设计、降低风险提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与储层建模的目的――获得最大程度逼近地下实际的确定性的三维地质模型相去甚远,人们很难从随机建模给出的多个等概率的地质模型中优选出最优的建模结果。为了降低随机建模的不确定性,就必须给随机模拟算法加上一些约束条件,比如沉积微相平面分布范围、储层内部各种属性参数值域范围、储层内部各种属性体几何特征(包括夹层的倾向、倾角等)或者地震属性值域范围(如波阻抗等)等,这些约束条件共同作用大大降低井间储层预测的不确定性。沉积微相图代表沉积单元储层沉积时期的沉积环境的平面分布状况,由于平面上沉积环境不同,沉积的储层性质间差异较大,相控建模就是基于这一考虑发展起来的一项尽可能降低储层井间预测的不确定性的建模技术。 3、FCM相控建模的局限

2002年以来,伴随着多学科油藏研究项目的开展,以精细油藏数值模拟为主要目的相控建模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即通过开发FCM软件,实现了沉积微相图数字化,以此为边界条件,采用确定性的距离反比加权算法,实现了沉积单元储层平面各种属性参数的相控建模,为油藏精细数值模拟提供了较准确的地质模型,有效地指导了高含水后期喇萨杏油田的深度开发调整。尽管如此,利用FCM软件建立的相控模型仍旧不是最理想的,因为这种相控建模只是解决了沉积单元平面上因沉积环境差异所造成的非均质性表征问题,而无法表征垂向上储层(特别是河流相沉积储层)及其内部各种属性的非均质性。而且,由于距离反比(平方)加权算法没有考虑到储层内部属性参数平面上的各向异性问题,插值搜索范围是规则的圆形,插值结果往往不能真实反映储层的成因特点,具体表现为平面图上显示许多“牛眼”状的圈圈。

4、如何提高相控建模的精度

2003年以来,随着Petrel、RMS软件的引进,喇萨杏油田广泛开展了针对储层内部各种属性垂向非均质性表征的相控属性建模技术研究和探索,提出了基于象元随机建模算法的相控、相控+岩控随机建模技术。 (1)相控随机建模

相控随机建模就是以密井网测井解释资料为基础,以沉积微相平面分布图作为边界条件,采用随机建模算法建立储层岩相(岩性)及其内部孔渗饱属性模型。由于同一微相内部,垂向上岩相(岩性)差异较大,孔渗饱属性值域很宽,相控孔渗饱属性模型不确定性仍较大,主要原因是随机抽样取值不准所致,具体表现在相控条件下的岩相(岩性)模型与孔渗饱属性模型匹配性较差,好的岩相(岩性)内部往往出现孔渗饱属性低值,而差的岩相(岩性)内部往往出现孔渗饱属性高值。 (2)“两步法”相控随机建模

为了解决相控随机建模存在的岩相(岩性)模型与孔渗饱属性模型匹配性较差的问题,又探索了采用两步法建模技术,即先建立相控岩相(岩性)模型,再以此约束孔、渗、饱属性建模。由于Petrel 2002SE软件版本的限制,在相控建模时,将岩相(岩性)这一离散型变量改为连续型变量,通过平面上不同微相内部岩相(岩性)值域范围作为约束条件建立了相控岩相(岩性)模型,然后,建立岩相(岩性)模型约束下的孔渗饱属性模型。这种做法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相控随机建模的弊病,但由于不是把沉积微相图作为平面趋势约束条

件,而是把沉积微相图作为空间上的约束条件,因此,岩相(岩性)建模时仍旧存在随机抽样取值范围不准的问题。

通过讨论,达成了如下共识:

1、采用“两步法”相控随机建模是现阶段最合适的储层及其内部属性参数平面及垂向非均质性表征技术。

2、“两步法”相控随机建模中的“相”应具有成因上的意义,“相”即“微相”或“岩相单元”,而不是“岩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就是要体现出平面上河道微相内部垂向上薄有效层(顶层亚相)与厚有效层(河道砂)之间成因上的差异性。

3、“两步法”相控随机建模中的“相控”应将“微相平面分布图”作为平面趋势约束,而不是空间约束条件。

4、“两步法”相控随机建模时应针对平面上不同微相分别建模,然后再合为一个整体。 5、由于目前井网对储层发育的控制程度、模式预测绘制的沉积微相平面分布、测井解释资料等仍旧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现阶段仍旧需要采用随机建模算法来建立三维地质模型。

6、采用随机建模算法来建立三维地质模型需要针对各种不确定性进行分析,找出影响不确定性的主要因素,通过不确定性分析和建立多个实现的概率模型,优选出模型中每个网格节点的最大概率的储层及其内部各种属性参数,最后综合在一起得到基于目前资料和认识的最大程度逼近地下实际的三维精细地质模型。

搜索更多关于: 相控建模和随机建模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1、什么是相控建模? 考虑到不同岩相(或微相)内部储层孔渗饱等属性参数分布具有较大差异,国外很早就提出了相约束建模(即相控建模)概念。但由于国外石油公司追求效益最大化,油田开发主要目标集中在海相沉积储层和厚油层,一般都不考虑薄互层油层和厚油层内部非均质性问题,加之最大限度地削减钻井投资,一个规模开发的油田,开发井数一般很少,因此,对岩相(或微相)分布主要集中在宏观认识方面,对于细节的变化重视不够,岩相(或微相)建模通常都采用随机建模方法来实现,建立的地质模型精度相对较粗。 对于国内油田(特别是大庆长垣喇萨杏油田)来讲,油藏的储层类型主要以陆相沉积的薄互层砂岩为主,为了确保油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各类油层的潜能,因此,对储层研究的深度相对较深,通过规模开展“井网加密调整” 、“垂向上细分沉积单元”、“平面上细分沉积微相”,形成了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