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必修三(思想史)

必修三(思想史)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23:25:54

思想自由,具有鲜明的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其代表了中小地主和工商业者的利益,具有很大的进步性。 (2) 黄宗羲

代表作《明夷待访录》

主要思想:

(1)批判君主专制。他说”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呼吁废除君主专制下的“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 (2)提出君臣平等思想;

(3)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4)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

影响: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顾炎武 代表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 主要思想:

(1)强烈地批判君主专制和深刻揭露官僚士大夫的腐败 (2)提出了“众治”的主张

(3)梁启超把其观点归结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

观点: “众治”。把君主的权力分散给百官,以削减君主权力 .

评价:反映了当时社会进步的愿望和要求,这些具有民主色彩。但是这些思想未能突破封建制度的束缚

王夫之 主要思想:

(1)对先秦至清初的文化遗产予以批判总结。 (2)政治思想:主旨是“循天下之公”,猛烈抨击”孤秦””陋宋”,深刻揭露了历代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的作法;从三个方面批判了秦朝以来的暴政. (3)哲学思想:发挥了古代的唯物论思想,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唯物主义思想家) 评价:

1、几乎在传统哲学的所有范畴和命题上都提出超越前人的见解; 2、其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及其原因 时代 思想内容 春秋 战国 秦 地 位 原 因 要求恢复周礼有保守的一面。 强调秩序和仁义,在战国大动乱的时代不可能获得重视。 秦崇尚法家,实行暴政 大一统得到巩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 社会动荡;受佛教和道教的冲击 危机 仁、礼、为政不被重视 以德 仁政、君轻民不被重视 贵 受压制 天人感应、君西汉 独尊 权神授 魏晋南 北 复兴、重新确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儒学的新发展,更好地适应统宋明 “理”天理” 治需要。 立正统 明清 受批判 儒学呈现守旧、陈腐的习气;商品经济发展,人们追求个性企图冲破传统儒学的束缚。 儒学的创立及发展历程

1、创立: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礼”的学说

2、继承:战国时期,孟子、发展”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荀子,对”礼”深入讨论

3、重创:秦朝,“焚书坑儒”

4、正统: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冲击:魏晋南北朝,三教并立,儒学受到了来自于佛教、道教的冲击 6、融合:唐宋时期,三教开始走向融合

7、理学:宋明时期,儒学在迎接佛教和道教的挑战时期,逐渐吸纳其思想,形成了以”理”和”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

8、批判继承:明清时期,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搜索更多关于: 必修三(思想史)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思想自由,具有鲜明的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其代表了中小地主和工商业者的利益,具有很大的进步性。 (2) 黄宗羲 代表作《明夷待访录》 主要思想: (1)批判君主专制。他说”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呼吁废除君主专制下的“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 (2)提出君臣平等思想; (3)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4)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 影响: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顾炎武 代表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 主要思想: (1)强烈地批判君主专制和深刻揭露官僚士大夫的腐败 (2)提出了“众治”的主张 (3)梁启超把其观点归结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