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济宁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

(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济宁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12:16:58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结合语境,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内容恰当的一项是( )

古松的形象随着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假如木匠、植物学家和画家同时来看古松,木匠心里盘算它是适合造房子还是做家具,__________;植物学家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__________;画家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是聚精会神地__________以及它的昂然高举的气概。由此可知,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是人为的。 ①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 ②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 ③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①③② 2.下列对古诗词的赏析有错的一项是

A.《次北固山下》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思乡愁绪。 B.《天净沙·秋思》的前三句共写了九种秋天特有的景象来渲染萧瑟、苍凉的气氛。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描写“杨花”“子规”两样景物起笔,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从全诗来看,切合当时情事,从而融情入景。

D.《观沧海》一诗,作者运用四言短句,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作者开阔的胸襟,抒发了作者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感慨(kǎi) 走廊(láng) 疲惫不堪(kān) ...B.搓捻(cuō) 奥秘(mì) 小心翼翼(yì) ...C.航行(xíng) 模仿(mó) 截然不同(jié) ...D.缝制(féng) 绽开(dìng) 恍然大悟(huǎng) ...4.下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史铁生先生的代表作《我与地坛》,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作品以及中国当代50本经典著作。 B.史铁生先生的作品《合欢树》大约有2000字左右,被收录在高二语文课本中。 C.我国青少年体质连续多年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

D.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能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5.下列加点词语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型纪录片《大国工匠》呈现了工人师傅对技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 ....B.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到西部扎根。 ....

C.经过十年生态治理,瓜州县广至藏族乡从不毛之地到如今绿意盎然,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D.各级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人才梯队建设,真诚关心、爱护人才,增强人才凝聚力,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

二、名句名篇默写 6.诗文默写。

(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潼关》中谭嗣同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表现作者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愿望。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三、诗歌鉴赏 7.阅读下文(4分)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昏鸦”的意思是 2)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四、综合性学习

8.为加强对鲁迅及其作品、思想的认识和理解,你班准备开展以“认识鲁迅”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解读方法)要解读一个人,首先要深入地了解他。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搜集关于鲁迅的资料?(至少写出两种)

(2)(作品解读)你一定在课外读过鲁迅的作品,请向你的同学推荐一篇,并写出你的推荐词。 作品推荐:

推荐词:

(3)(人物解读)下面是某同学搜集的资料,你从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鲁迅?

①鲁迅有言,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 ②北京大冷天鲁迅先生还穿着单裤,他对朋友说:“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过的老棉花。你看我的铺板,我从来不愿意换厚被子。生活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 五、文言文阅读

9.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小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持小狼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聊斋志异》)

(注)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跑:通“刨”,兽类用足扒土。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两狼之并驱如故 故令嗥 ..B.目似瞑,意暇甚 意甚仓皇 ..C.狼不敢前 跑号如前状 ..D.一狼径去 相去数十步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 (2)口无停声,足无停趾。

3)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 B.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后面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

D.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和描写。

4)(甲)文中两狼的形象特征是什么?(乙)文中从大狼身上体现出了什么? 5)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童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10.文言文阅读

晋太和中,广陵人杨生畜一狗,甚爱怜之,行止与俱。后生饮醉,行大泽草中,眠,不能动。时方冬月燎原,风势极盛。犬乃周章号唤,生醉不觉。前有一水坑,狗便走往水中,还,以身洒生左右草上,如此教次,周旋跬步③,草皆沾湿,火至免焚。生醒,方见之。

尔后生因暗行,堕于空井中。狗呻吟彻晓。有人经过,怪此狗向井号,往视,见生。生曰:“君可出我,当有厚报。”人曰:“以此狗与我,便当相出。”生曰:“此狗曾活我,不得相与,余即无惜。”人曰:“若尔,便不相出。”狗乃引颈视井,生知其意,乃许焉。乃语路人云:“以狗相与。”即而出之,系之而去,犬时时顾。后五日,狗夜走还。 (选自《搜神后记》)

(注释)①燎厚:野火旺盛。②周章:急得团团转。③跬步:半步,④暗行:晚上赶路。⑤号:嚎叫。⑥尔;这样。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乃语路人 语:告诉;对……说 .B.狗夜走还 走:步行 .

C.怪此狗向井号 怪:对……感到奇怪 .D.系之而去 去:离开 .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犬乃周章号唤 其一犬坐于前 ..B.狗呻吟彻晓 晓驾炭车辗冰辙 ..C.若尔,便不相出 若屈伸呼吸 ..D.狗乃引颈视井 下车引之 ..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堕于空井中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B.即而出之 学而不思则罔 ..C.方见之 久之,目似瞑 ..D.以狗相与 静以修身 ..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从“巧救杨生免于火灾”“为救杨生跟随路人回家”“从路人家逃离回到杨生身边”可以看出这是一只神奇的狗。

B.“狗乃引颈视井,生知其意,乃许焉。”从这一细节可知这只狗最终听从杨生的话跟路人走了。 C.晋朝太和年间,广陵人杨生养了一只狗,非常喜爱它,出行时常把狗带在身边。

D.文中“生曰:‘此狗曾活我,不得相与,余即无惜。’”这一处语言突出地表现了杨生对狗的“甚爱怜之”。

⑥④

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狗曾活我,不得相与,余即无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即而出之,系之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11.(甲文)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乙文)热爱生活的人,对待春天就像珍惜自己的生命般真挚而执著。一丝毫不起眼的绿,一抹微不足道的青,都会使他眸子闪亮,盈满青春的光彩;心湖生辉,荡漾幸福的涟漪。春天对于热爱它的人,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股股神奇的魔力和生命力。

春在田畴,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湿润的气息,冬憩后醒来的麦苗儿精神焕发,展现出一派蓬勃盎然的生机;渠水欢唱,如母爱的乳汁,与土地和麦苗的血液水乳交融。春在河畔,碧波清荡,鱼虾畅游,蛙鼓抑扬弄喉嗓,柳丝婆娑舞倩影,阳光水波交相辉映,洒落捧捧金和银。春在天空;燕语呢喃,蝴蝶翩跹。风筝高飞,浓浓春意弥漫洁白的云朵间,甜脆笑声穿梭浩淼九天。春在果园,红杏流水,桃花漫霞,梨树飞雪,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

春天是一缕轻轻吟唱的和风,一捧温暖明亮的阳光;春天是声声宛转清脆的鸟语,片片馥郁醉人的花香;春天是青青草尖上的一颗露珠,红红花朵上的一抹彩霞;春天是种子破土而出时拱动的力,树木拔节时喧响的节奏;春天是透明纯净的梦,火热沸腾的歌,灵感流溢的诗;春天是孩子脸蛋上的天真无邪,姑娘面颊上的秀美羞怯;春天是我们用汗水,勤劳和智慧栽种的一茬茬的希望,梦幻和理想。 热爱春天,播种春天,采撷春天吧!用我们的言传身教去呵护春天,关心春天,用我们的心血精力去编织春天,灌溉春天,呵护关心春天的风吟鸟啼、柳绿花红,编织灌溉春天的田园风光、妖娆风情,让春天常驻我们身边,永驻我们心灵深处的爱心家园。

1)这两个文段在体裁上都属于抒情散文;但在表达方式上,甲文侧重于________;乙文侧重于议论。甲,乙两文段都抒发了的________情感,但乙文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________。

2)甲文3-5自然段依次描绘了春草图,________,________三幅图景;乙文的第2自然段则依次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幅图景。

3)甲文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和乙文中“春天是种子破土而出时拱动的力”两句话里加横线词的意思和作用是否相同?你认为哪一句写得好,或两句都写得好,请略加分析。 4)甲文的“东风”指的是春风,而“古道西风瘦马”中的“西风”则指________。 5)乙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春天”还蕴含着另一种意思,请加以辨析说明。 12.阅读下面甲、乙两段,完成下面问题。

(甲) A.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B.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C.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D.“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结合语境,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内容恰当的一项是( ) 古松的形象随着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假如木匠、植物学家和画家同时来看古松,木匠心里盘算它是适合造房子还是做家具,__________;植物学家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__________;画家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是聚精会神地__________以及它的昂然高举的气概。由此可知,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是人为的。 ①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 ②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 ③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①③② 2.下列对古诗词的赏析有错的一项是 A.《次北固山下》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思乡愁绪。 B.《天净沙·秋思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