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四川省南充市物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
BC.在轨道Ⅰ上,卫星运行时,只有万有引力做功,所以机械能守恒,即卫星在轨道Ⅰ上A点的机械能等于在轨道Ⅰ上B点的机械能;从椭圆轨道Ⅰ到圆轨道Ⅱ,卫星在A点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要实现这个运动必须使卫星所需向心力大于万有引力,所以应给卫星加速,所以卫星在轨道Ⅱ上A点的机械能大于在轨道Ⅰ上A点的机械能,即有卫星在轨道Ⅱ上A点的机械能大于在轨道Ⅰ上B点的机械能,故B正确,C错误;
D.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
GMmmv2 ?2rr解得动能为
Ek?12GMmmv? 22r所以卫星在轨道Ⅱ上A点的动能小于在轨道Ⅰ上B点的动能,故D错误; 故选B。
7. (本题9分)一薄圆盘可绕通过圆盘中心且垂直于盘面的竖直轴OO′转动,如图所示.在圆盘上放置一小木块,当圆盘匀速转动时,木块相对圆盘静止.关于木块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圆盘对它的静摩擦力,方向指向圆盘中心 B.由于木块相对圆盘静止,所以不受摩擦力 C.由于木块运动,所以受到滑动摩擦力
D.由于木块做匀速圆周运动,所以,除了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外,还受向心力 【答案】A 【解析】
:木块做匀速圆周运动,一定有力提供向心力,分析木块受力情况可知木块竖直方向受重力和向上的弹力平衡,水平方向受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向心力不是受到的力
8. (本题9分)一质量为 200kg 的小船静止在平静的水面上,小船长度为 2m。质量为 50kg的小孩从船头走到船尾。若不考虑船运动过程中水对船的阻力,则人从船头走到船尾的过程中
A.人与船可以向相同方向运动 B.船的速率始终是人的速率的 4 倍
C.人对地发生的位移大小为 1.6m D.船对地发生的位移大小为 1.6m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船和人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以人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得:
负号表示人与船的速度方向总是相反,故A项与题意不相符; B. 将m人=50kg,m船=200kg代入
解得:
则人的速率始终是船的速率的4倍,故B项与题意不相符;
CD. 人从船头走到船尾,设人和船对地发生的位移大小分别为s1和s2,以人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又
解得:
故C项与题意相符,D项与题意不相符。
9. (本题9分)某物体在一足够大的光滑水平面上向东运动,当它受到一个向南的恒定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将是( )
A.曲线运动,但加速度方向不变、大小不变,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B.直线运动,且是匀变速运动
C.曲线运动,但加速度方向改变、大小不变,是非匀变速曲线运动
D.曲线运动,但加速度方向和大小均改变,是非匀变速曲线运动 【答案】A 【解析】
该题考查知识点1: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与速度不共线.由于外力向南,速度向东,故为曲线运动.
2:匀变速曲线运动的定义:加速度大小方向不变的运动.由于外力向南恒定,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加速度大小方向不变,故为匀变速曲线运动.所以选A
10. (本题9分)在同一高度将质量相等的三个小球以相同的速率分别竖直上抛、竖直下抛、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从抛出到落地关于三个小球判断正确的是 A.运动时间相同 B.落地时的速度相同 C.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 D.落地时的动能相同 【答案】D 【解析】
A、落地的时间不同,竖直上抛时间最长,竖直下抛时间最短,故A错误;
B、小球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故末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故B错误; C、落地时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根据P?mgvcos?可知,重力的瞬时功率不等,故C错误; D、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到落地时动能相等,故D正确.
点睛:本题关键在于沿不同方向抛出的小球都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同时速度是矢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同速度才是相同,要有矢量意识.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 (本题9分)如图甲所示,物块以一定初速度从倾角α=37°的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运动,上升的最大高度为3.0m.选择地面为参考平面,上升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E机随高度h的变化如图乙所示.g=10m/s2,sin37°=0.60,cos37°=0.80.则
A.物体的质量m=1.0kg
B.物体上升过程的加速度大小a=10m/s2 C.物体回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Ek=20J
D.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0 【答案】ABD 【解析】 【详解】
物体到达最高点时,机械能为E?EP?mgh,由图知EP?30J.则得m?E30??1kg,A正确;gh10?3物体上升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减少,减少的机械能等于克服摩擦力的功,
VE???mgcos??h3,即30?50????1?10cos37??,得??0.5,物体上升过程中,由sin?sin37?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mgcos??ma,得
a?gsin???gcos??10?0.6?0.5?10?0.8?10m/s2,BD正确;由图象可知,物体上升过程中摩
擦力做功为W?30?50??20J,在整个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Ek?Ek0?2W,则有
Ek?Ek0?2W?50?2???20??10J,C错误.
【点睛】
当物体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零,机械能等于物体的重力势能,由重力势能计算公式可以求出物体质量;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机械能的变化量等于摩擦力做的功,由图象求出摩擦力的功,由功计算公式求出动摩擦因数;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上升过程的加速度;由动能定理求出物体回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 12. (本题9分)天文学家发现某恒星有一颗行星在圆形轨道上绕其运动,并测出了行星的轨道半径和运行周期,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则由此可推算出( ) A.行星的质量 B.行星的线速度 C.恒星的质量 D.恒星的半径 【答案】BC 【解析】 【详解】
行星绕恒星做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知道轨道半径和周期,可以求出
恒星的质量,行星是环绕天体,在分析时质量约去,不可能求出行星的质量,也不能求解恒星的半径,选项C正确,AD错误。根据【点睛】
此题关键是知道已知行星(或卫星)的轨道半径和周期,只能求解恒星(或行星)的质量,即中心天体的
可求解行星的线速度,选项B正确;故选BC.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