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急危重症护理习题集
30.关于CPR的给药途径,以下哪些是正确的? A.首选中心静脉给药
B.可从气管内给药,剂量为静脉给药剂量的2~2·5倍 C.肌注无效
D.手背及小腿部外周静脉是给药的较理想途径 E.不主张自胸外向心内注药 31.脑组织具有以下哪些特点?
A.高代谢率 B.高氧耗 C·高血流量 D.对缺氧最敏感 E.结构疏松
32.关于心搏骤停后的药物应用,以下哪些是正确的? A.首选阿托品
B.肾上腺素可从气道内给药
C.肾上腺素可用于任何类型的心搏骤停
D.碳酸氢钠应慎用,至少复苏最初的l5分钟内不需要用
E.电除颤复律和气管插管后酸中毒持续存在时,可缓慢静脉推注碳酸氢钠 33.关于心前区捶击,以下哪些是正确的? A.适用于目击病人发生心搏骤停时 B.捶击时松握空心拳,用力拳击 C.捶击部位是心尖部 D.婴幼儿禁用
E.捶击无效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34.有关电除颤的陈述,正确的是: A.是治疗室颤的最有效手段
B.每延迟一分钟,复苏成功率下降7%~l0%
c.对细颤型室颤者,应先经其他处理使之变为粗颤,再进行电击 D.任何人不得在放电时接触病人及病床
E.AED可用较低功率取得较高的除颤成功率 35.关于脑复苏时的降温,以下哪些是正确的? A.降温可保护缺氧的脑组织 B.睡冰床是很好的脑复苏方法 C.宜采用头部重点降温法
D.对脑水肿病人最好在30min内将体温降至37。C以下 E.最好能将体温降至28℃
36.关于脑复苏时的药物应用,以下哪些是正确的?
A.冬眠药物可消除寒战,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循环和辅助降温 B.在降温和维持血压平稳的基础上,宜及早用脱水剂预防脑水肿
C.肾上腺皮质激素除能保持毛细血管和血脑屏障的完整性,减轻脑水肿,地 塞米松常为首选药物
D.应适当应用抑制脑细胞代谢的药物
E.巴比妥类药物因镇静、安眠、止痉的作用,是脑复苏中的常用药物 填空题
1.1958年Peter Safar发明了——方法,取代了以往的引臂、压胸等方法。 ——年Kouwenhoven首先创立“不开胸心脏按压术”l979和1 985年又制定和完 善了——。
2.导致心搏骤停的原因可分为——和——两大类。
3.导致心搏骤停的心源性原因常见有——、——和——。 4.导致心搏骤停的非心源性原因包括——、——一—— 和——等。
5.专家将引起心搏骤停的原因归纳为6“H”和6“T”,6“H”指 、 ——、——一——和——。6“T”指——、 ——一——、——和——。 6·根据心脏活动情况及心电图表现心搏骤停可分为——、——和—— 三种类型,其中以——最常见。
7.心脏停搏多见于——一——、——等情况下。
8.心搏骤停后临床表现以——系统和——系统的症状最为明显。
9.诊断心搏骤停的依据中,最可靠而且出现较早的临床征象是_ 和_。 10.完整的心肺脑复苏(CPCR)由——、——和——三部分组成。
11.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与抢救是否及时、有效有关。若能在心搏骤停——分 钟内进行BlS,——分钟内进行心脏除颤,则存活率可达40%,越早抢救,复苏 成功率越高。
12.对心搏骤停病人,无论体温正常或升高,均应将体温(肛表或鼻腔温度)降至 亚冬眠(——℃)或冬眠(——℃)水平。 13·脑部的温度每降低1℃,脑代谢可降低——%,颅内压下降——%。 14.Bl.S包括——、——和——等环节。
15.——是造成心搏骤停病人呼吸道阻塞最常见的原因。 16.心肺复苏时常用的呼吸支持方法包括_、_、_、_、 —、—、和一等
17.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如急救者人工呼吸,那么通气频率应为_次/分, 婴儿人工呼吸的频率为——次/分,8岁以下的儿童为_次/分
18.胸外心脏按压时,成人下压深度为_cm,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 按压频率为——次/分。
19.心脏按压必须同时配合人工呼吸。在气道建立前,无论是单人或双人CPR,按压/通气均要求为_:_
20.胸外心脏按压有效的指标_和_ 21.开胸心脏挤压适应证为一、_和_ 22.对室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_。
23.复苏后综合征大致可以分三期,即__和_
24.心前区捶击,捶击次数不得超过_次,并以_次为宜距离胸壁 ——高度,垂直向下捶击。
25.胸外按压部位是——。——。
26.脑复苏时,降温的护理要点为——一——、—— 和——。
27.开放气道的手法有——、——和——。
28.脑复苏进行降温时头部温度要求——℃,肛温要求——℃。 29.冬眠I号包括——、——和——;冬眠Ⅳ号包括——、 ——和——。
30.脑死亡的诊断主要包括——一——、——和——。
31.若cl,R有效,自主呼吸多在心搏恢复后——小时内出现,继之——
恢复,示中脑开始有功能,接着是——、——和——等恢复,随之出现四
肢屈伸活动和听觉。听觉的出现是——功能恢复的信号,——的出现意味着病 人行将清醒。最后是——和——恢复。
32.产生脑细胞损害和脑水肿的关键性时刻是循环停止后的最初——分钟。因 此降温开始时间越早越好,争取在抢救开始后5分钟内用——保护大脑。 33.末梢循环可通过——一——和——等情况来观察。
34.肾上腺素的用药剂量为,首剂量为——,每隔——可重复给
35.利多制司能抑制心脏异位节律及其应激性,用于——(心搏骤停的类型)。 常用量:——静脉注射。
36.心源性心搏骤停的原因以——最为常见。 37.胸外心脏按压的原理有——和——。
38.心肺复苏后,呼吸性酸中毒的治疗,主要通过——,建立有效的人工呼吸 来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的治疗,主要通过呼吸支持和应用——来纠正。 39.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吹气量应在_ ml为宜。 40.开胸心脏挤压频率是——次/分。
41.CPR时的常用药物是——、——、——、——,其中首选药 物为——。
42.进行人工呼吸前的首要步骤是——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43.停止心肺复苏的条件是伤病者的自主呼吸和心跳——或医务人员确认伤病 者.
44.电除颤电功率的选择:成人首次电击可选用——,若失败,可重复多次电 击,但最大不超过——。
45.心搏骤停复苏的最终目的不仅使——与——恢复,还在于使病人恢复 ,为此,有效的脑复苏措施必须尽早实施。
46.降温持续根据病情决定,一般需——天,严重者可能要1周以上。
47.为了防止复温后脑水肿反复和脑耗氧量增加而加重脑损害,故降温持续至 开始恢复,即以——恢复为指标,然后逐步停止降温,让体温自动缓慢上 升,绝不能复温过快,一般每24小时将体温提升——℃。 ..
48.脑复苏的转归可分为:①——;②——,遗有智力减退、精神异常或 肢体功能障碍等;③——;④——。
49.人体耗氧最多和对缺氧最为敏感的组织是——。 名词解释
1.心搏骤停 2.CPCR 3.心泵学说 4.胸泵学说 5.BlS 6.人工呼吸 7.AlS 8.复苏体位 9.PlS l0.IAC-CPR 11 AED l2.脑死亡
13.恢复体位 14.环状软骨压迫法 简答题
1.心搏骤停病人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2.简述心肺脑复苏不同阶段的抢救重点。 3.简述心肺脑复苏时用药的原则。 病例分析题
1.男性,48岁,神志突然丧失,无呼吸动作,颈动脉搏动未扪及。问题: 当班护士发现病情后应如何反应?
2.女性,52岁,因心悸人院,测血压90/60mmH9,查心电图为室颤。问题 (1)应立即采取哪些抢救措施?
(2)如抢救成功,还应进一步采取什么措施?
第六章休克
选择题
1.一位失血性休克早期的病人可表现为:
A.血压正常,脉压变小 B..体温升高 C.全身皮肤、黏膜发绀 D.无尿 E.眼底动脉扩张
2.符合中度休克『临床表现的叙述是:
A.失血量少于800ml B.皮肤显著苍白,肢端青紫 C.脉搏<100次/分,有力 D.毛细血管充盈迟缓 E.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3.休克治疗中,补充血容量一般应首选:
A.晶体溶液 B.胶体液 C.5%葡萄糖溶液 D.低分子右旋糖酐 E.全血 4.休克的适宜体位为:
A.平卧位 8.端坐位 C.头低足高位
D.头与躯干、下肢均抬高20。 E.头部与下肢均抬高40。 5.下列关于休克补液治疗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明显失血、失液者不必补液 B.宁多勿少 C.需多少补多少D.BP升至正常范围后可停止补液 E.CVP升至正常范围后可停止补液
6.休克病人中心静脉压为5cmH:O,血压80/65mmH9,处理原则为: A.适当补液 B使用强心药物 C用扩血管药 D.补液试验 E.充分补液
7.某男性病人,35岁,汽车撞伤左季肋区4小时,意识模糊,体温37.5。C,脉搏细弱,血压60/40mmH9,全腹压痛,无反跳痛,无尿。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神经源性休克 B感染性休克 C.中度低血容量性休克 D.重度低血容量性休克 E.过敏性休克 8.对上述病人首选的救治措施是:
A.静脉用强心药物 B.立即手术治疗 C.迅速补充溶液 D.利尿剂改善肾功能 E.应用抗生素 9.有效循环血量是指: A.全身总血容量
B.维持正常代谢的血容量
C.单位时间通过心血管系统的循环血量 D.包括贮存于肝、脾和骨髓腔内的血容量 E.包括停滞于毛细血管的血容量 10.各型休克的共同特点不包括:
A.低血压 B..心动过速 C.发热 D.呼吸增快 E.意识模糊 11.成年病人因失血致意识模糊、血压测不到,估计失血量为: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