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5 23:41:07

课题:20《古代诗歌五首》 学科:语文 执教班级:704班 执教教师:洪日升 课时安排:3课时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古代诗歌五首》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具有长于吟诵、激发想像、娱悦性情的特点。这五首古代诗歌,集美景、美情、美言于一体,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诗人们登山望海,驾舟扬帆,赏花观鸟,咏春悲秋,用凝练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图景。本课的教学重点,一是感受作者的审美情感,神游优美深远的诗化意境,激发审美想像、培养审美意识。二是析美情、赏美景、聚美言。品味课文精彩生动的优美语言,吟诵涵泳,熏陶感染,积累诗文语句、积存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积贮丰富的阅读体验,积蓄高尚的道德情感,积聚优雅的审美情趣。 初一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社会生活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看法,表达个人观点的欲望强烈。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他们关注时髦、偶像、网络游戏等话题,而对于传统文化,对周围的人和事却漠然视之。所以,对学生进行恰当适时的引导就显得尤为必要。课前自学是学生个性化的个人学习阶段,必须保证充分的准备、思考时间,为课堂上建构新知作好材料、背景、经验方面的铺垫。 1、铺垫认知的台阶――疏通文意。上网或查书检索五首诗歌的含义,了解作者的身世、诗歌创作的背景,查字典解决不认识的字词。 2、激发探究的欲望――标出每首诗歌每行的最后一个字的拼音,探究乐府诗、律诗、词、曲在表现形式上的规律。 3、关注以往的经验――回忆、检索自己以前曾经读过的有关乡愁、初春、夏夜的古今诗文,想想是否与本课有什么联系。 4、形成初步的语感――大声朗读诗歌,感觉一下重音和节奏怎样处理更有表现力,作出标记。 1.体味诗的阔大苍凉的意境之美 2.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 3.诗人的形象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诵读并背诵,理解诗歌大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 教学准备 音频、PPT课件 教学环节 导入并激趣 朗读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登幽州台歌》 1、激发兴趣,导入古诗 同学们,有这样一位诗人,他 师生活动 媒体或技术应用 二次修改意见 1初步感受诗人的情怀。 范读,或者放录胸怀大志,博览群书;有这音; 样一位诗人,他屡受排挤,指导齐读。 在听读中感受; 报国无门;有这样一位诗人,在朗读中沉浸。 带动他独上高楼,难寻知音。于学生积极的主体体验,更好、更快地走进文是他百感交集,不禁悲从心本。 中来,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描述诗人形象 提问:用几句话描述你感受的诗。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唐到的诗人的形象。 代诗人陈子昂的内心世界。(提示:外貌、动作、语言等。) 学生交流板书课题《登幽州台歌》。 PPT幻灯各自的感受与想象。 2、展示自学,夯实基础 1)作者简介 陈子昂,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少任侠。举光宅进士,以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拜麟台正字,右拾遗。后世因称陈拾遗。敢于陈述时弊。曾随武攸宜征契丹。 片展示 思路点拨 后解职回乡,为县令段简所1. 朗读全诗,感受、诬,入狱,忧愤而死。于诗沉浸; 2. 画出诗人登临幽州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台的情景,或者将诗歌一篇反对柔靡之风。是唐代诗歌改写为一个故事、散文。 革新的先驱,有《陈伯玉集》3. 班级交流,互相评 正课 传世。 2)写作背景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 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 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 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 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 昂又向武进言,武不听,反把 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 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 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 台,遗址在今北京西南),慷慨 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 3、诵读经典,理解诗句意思 请同学们认真听诗歌朗诵录 音,然后大声朗读诗歌,结 合注释既工具书理解诗句的 意思。 1)读准下面字音。 怆然(chuàng) 涕下(tì) 2)读出韵味和节奏。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 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 然/而/涕下。 3)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幽州台:即蓟北楼,是战国时 议。 4. 找朋友:从登高抒怀、怀才不遇、陈子昂的诗作等不同角度为《登幽州台歌》找“朋友”。 5. 加深体验,强化感受。 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练习举隅 1. 默写《登幽州台 故址在今北京西南。 前:过去。 古人、来者: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指燕昭王。 念:想到。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怆然:悲伤的样子。 涕:眼泪。 4)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诗句意思。 译文:(在幽州台上)我向历史长河的前端和后面望看去,也看不到像燕昭王那样的贤君。 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独寂寞,悲从中来,怅然泪下。 4、知人论世,体会诗歌的意境 请同学们反复诵读这首诗,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静下心来,设身处地想象自己在古代,自己就是才华横溢的陈子昂,寂寞地独自登台远望,心中是怎样想的呢 1)你能不能把登台的这个情景详细的描述出来呢 示例:夜已深了吧迷雾阻挡着我的前路,荆棘撕破我单薄的衣服。 歌》。 2. 划出朗读时的停顿节奏。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课题:20《古代诗歌五首》 学科:语文 执教班级:704班 执教教师:洪日升 课时安排:3课时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古代诗歌五首》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具有长于吟诵、激发想像、娱悦性情的特点。这五首古代诗歌,集美景、美情、美言于一体,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诗人们登山望海,驾舟扬帆,赏花观鸟,咏春悲秋,用凝练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图景。本课的教学重点,一是感受作者的审美情感,神游优美深远的诗化意境,激发审美想像、培养审美意识。二是析美情、赏美景、聚美言。品味课文精彩生动的优美语言,吟诵涵泳,熏陶感染,积累诗文语句、积存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积贮丰富的阅读体验,积蓄高尚的道德情感,积聚优雅的审美情趣。 初一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社会生活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看法,表达个人观点的欲望强烈。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他们关注时髦、偶像、网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