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卷理(含解析)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卷理(含解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2:12:44

B. 将水注入反应后冷却的试管a中,溶液变为蓝色 C. 铜片表面先发黑,反应完全后试管a底部有白色固体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2H2SO4(浓)【答案】B 【解析】 【分析】

A. 二氧化硫是有毒的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有毒; B.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C. 依据浓硫酸强氧化性和吸水性分析解答; D. 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

【详解】A. 有碱液的棉花,防止二氧化硫散失到空气中,造成大气污染,其作用是吸收过量的SO2,防止环境污染,A项正确;

B.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使生成的硫酸铜过饱和而析出白色的固体,B项错误;

C. 浓硫酸强氧化性,铜被氧化生成氧化铜,表面先发黑,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使生成的硫酸铜过饱和而析出白色的固体,C项正确;

D. 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答案选B。

【点睛】B项是易错点易混点,学生容易疏忽浓硫酸的吸水性可能带来的结果。 8.对于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A. 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B. 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 C. 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D. 氨气可以完成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答案】D 【解析】

【详解】A.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故A错误;B.浓硝酸见光或是加热条件下易分解为二氧化氮、氧气和水,导致浓硝酸颜色变黄,体现了浓硝酸的不稳定性,故B错误;C.常温下,金属铝遇到浓硝酸会钝化,钝化是发生反应生成致

CuSO4+SO2↑+2H2O,D项正确;

CuSO4+SO2↑+2H2O

密氧化膜的过程,故C错误;D.氨气极易溶解于水,可利用氨气设计喷泉实验,故D正确;故答案为D。

9.下列装置用于实验室制氨气或验证氨气的某化学性质,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制取氨气 B. 除去氨气中的

水蒸气

C. 验证氨气具有还原性 D. 吸收尾气

【答案】C 【解析】 【分析】 A.装置未加热; B.氨气为碱性气体;

C.氨气与CuO反应生成氮气、Cu和水,依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作答; D.氨气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尾气处理时需防倒吸。

【详解】A. 氯化铵与氢氧化钠在不加热条件下会生成一水合氨,图中缺少酒精灯加热制备氨气,不能达到实验目的,A项错误;

B. 氨气与硫酸会发生反应,则浓硫酸不能干燥氨气,B项错误;

C. 氨气与CuO反应生成氮气、Cu和水,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氨气具有还原性,C项正确;

D. 苯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在水的上层,起不到防倒吸的目的,则图中装置不能吸收尾气,D项错误; 答案选C。

10.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 原子半径(×10-10 m) X 1.86 Y 0.99 Z 1.43 M 1.60 R 0.75 Q 0.74

最高正价 主要化合价 最低负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 +7 -1 +3 -- +2 -- +5 -3 -- -2 A. 离子半径r(R3-)﹥r(X+)﹥r(Z3+) 含有共价键

C. Q2-比R3-更容易失去电子 酸的酸性强 【答案】A 【解析】

B. 元素X和Q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

D. Y的含氧酸的酸性一定比R的含氧

由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可知,Y存在+7、-1价,则Y为Cl,Q只有-2价,则Q为O,R与Q的半径接近,且R存在+5、-3价,则R为N,X、Z、M均只有正价,且原子半径大于O、Cl的原子半径,则应分别为第三周期的Na、Al、Mg;A.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离子半径r(R3-)>r(X+)>r(Z3+),故A正确;B.元素X和Q形成的化合物可能为Na2O2,存在O-O非极性共价键,故B错误;C.非金属性Q>R,则R比Q更容易失去电子,故C错误;D.高氯酸为所有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酸,则Y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一定比R的含氧酸的酸性强,故D错误;故选A。

点睛:微粒半径大小比较的常用规律:(1)同周期元素的微粒:同周期元素的原子或最高价阳离子或最低价阴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逐渐减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如Na>Mg>Al>Si,Na>Mg>Al,S>Cl。(2)同主族元素的微粒:同主族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逐渐增大,如Li<Na<K,Li<Na<K。(3)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电子层结构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半径(包括阴、阳离子)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如O>F>Na>Mg>Al。(4)同种元素形成的微粒: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微粒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如Fe<Fe<Fe,H<H<H。(5)电子数和核电荷数都不同的,可通过一种参照物进行比较,如比较A13+与S2-的半径大小,可找出与A13+电子数相同的O2-进行比较,A13+<O2-,且O2-<S2-,故A13+<S2-。 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由共价键形成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 只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

3+

2+

+

2-

+

2+

3+

+

+

+

+

2+

3+

2-

3-2-

C. 分子中不一定存在化学键

D. 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 【答案】C 【解析】

A. 由共价键形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例如氢气等单质,A错误;B. 非金属元素间也能形成离子键,例如铵根和氯离子形成的氯化铵等铵盐,B错误;C. 分子中不一定存在化学键,例如稀有气体分子,C正确;D. 共价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例如氢氧化钠等,D错误,答案选C。

12.四种主族元素的离子aXm+、bYn+、cZn-和dRm-(a、b、c、d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若m>n,则下列叙述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a-b=n-m ②元素的原子序数a>b>c>d ③元素非金属性Z>R 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X>Y ⑤离子半径r(R)>r(Z)>r(Y)>r(X) A. ②③⑤正确 正确 【答案】A 【解析】 【分析】

四种主族元素的离子aX、bY、cZ和dR(a、b、c、d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根据阴前阳后,可确定它们的位置,然后利用同周期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来分析解答。

【详解】①离子aXm+、bYn+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即a-m=b-n,故①错误;

②由题意可知,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根据阴前阳后,X、Y在下一周期,Z、R在上一周期,若m>n,则Y在X的前面,R在Z的前面,所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b>c>d,故②正确;

③Z、R为上一周期的非金属元素,且元素的原子序数的离子c>d,在同一周期元素非金属性从左向右增强,即非金属性Z>R,故③正确;

④四种主族元素中X、Y为下一周期的金属元素,且元素的原子序数a>b,在同一周期元素的金属性从左向右减弱,即金属性Y>X,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Y>X,故④错误; ⑤由②可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b>c>d,这四种主族元素的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m+

n+

n-m-m-n-n+

m+

B. 只有③正确 C. ①②③④正确 D. ①②③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B. 将水注入反应后冷却的试管a中,溶液变为蓝色 C. 铜片表面先发黑,反应完全后试管a底部有白色固体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2H2SO4(浓)【答案】B 【解析】 【分析】 A. 二氧化硫是有毒的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有毒; B.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C. 依据浓硫酸强氧化性和吸水性分析解答; D. 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 【详解】A. 有碱液的棉花,防止二氧化硫散失到空气中,造成大气污染,其作用是吸收过量的SO2,防止环境污染,A项正确; B.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使生成的硫酸铜过饱和而析出白色的固体,B项错误; C. 浓硫酸强氧化性,铜被氧化生成氧化铜,表面先发黑,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使生成的硫酸铜过饱和而析出白色的固体,C项正确; D. 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