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药用植物学&生药学复习要点
药用植物学:
第一章
1. 植物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 植物细胞特有:细胞壁,质体,液泡,叶绿体
3.植物体的内部组织结构来源于根和茎的顶端分生组织 4.初生生长:顶端分生组织的活动而使植物体伸长的生长 5.次生生长:由维管形成层的活动而使根、茎增粗的生长 6.原核细胞(procaryotic cell):无典型的细胞核和细胞器。除细菌和蓝藻外,所有生活细胞都有细胞核 7.细胞壁:
区别于动物细胞的最显著征,控制原生质大小。含有多种酶,与细胞物质吸收、转动和分泌。溶解或消化活动的场所。接受和处理病原菌侵袭释放的化学信号,并将信号传递到质膜。 细胞壁的层次:胞间层(中层),初生壁,次生壁P13
胞间层(中层):果胶类物质组成,存在与细胞最外面,是相邻两个细胞共有的一层。具强的亲水性和可塑性。--与药材鉴定中常用的组织接立法和农业上的沤麻工艺有关。
初生壁:细胞生长过程中,原生质分泌,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还含有酶和糖蛋白。胞间层的内侧。许多植物细胞钟声只有初生壁。有填充生长与附加生长。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常利用纤维素酶与果胶酶进行细胞壁脱除,从而获得具有生活力的原生质体。P13
次生壁:细胞停止生长,原生质产生的壁物质沉积在初生壁内侧。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构成。并非所有的细胞都有次生壁,大部分具有次生壁的细胞,在成熟时原生质体死亡,残留的细胞壁七支持和保护植物体的功能。分内层(S3)、中层(S2 )和外层S1,,,
细胞壁的纹孔:P14纹孔的形成有利于细胞间的物质交换。包括纹孔腔和纹孔膜。 单纹孔:多存于薄壁细胞,韧皮纤维和石细胞中 具缘纹孔
半缘纹孔:一边有架拱状隆起的纹孔缘,而另一边形似单纹孔,没有纹孔塞。 细胞壁的特化:木质化,木栓化,角质化,黏液质化,矿质化
木质化:增加木质素,增加植物细胞群和组织间的支撑能力。木质化的细胞壁加间苯三酚试液一滴,待片刻,再加浓盐酸一滴,即显红色
8.植物细胞的后含物(植物细胞在代谢过程中的次生产物):淀粉粒,晶体 直链淀粉:遇碘变蓝;支链淀粉遇碘显紫红色 淀粉粒:有脐点,区分淀粉的形式 单粒淀粉:一个淀粉粒只有一个脐点
复粒淀粉:具有2个或更多的脐点,每个脐点都有各自的层纹
半复粒淀粉:具有2个或更多的脐点,每个脐点除了有各自的层纹外,在外面另有被共同层纹。
菊唐:能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9.晶体:包括草酸钙结晶,碳酸钙结晶(钟乳体)、、、 草酸钙结晶:单晶,针晶,簇晶,砂晶,柱晶
第二章
植物组织:分生组织,基本组织,保护组织,分泌组织,机械组织,疏导组织。除分生组织外,其他组织都是成熟组织
1. 保护组织:初生保护组织(表皮:通常不含有叶绿体,外壁角质化,并在表面形成连续
的角质层,有防止水分散失的作用) 2. 次生保护组织(周皮:复合结构),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之间没有明显的
界限。
3.气孔:是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主要分布在叶片和幼嫩颈枝上,它有控制气体交换和调节水分蒸发的作用。 气孔类型:
平轴式:气孔副卫细胞有2个,其长轴与气孔长轴平行
直轴式:气孔周围的副卫细胞哟为2个,其长轴与气孔长轴垂直 不定式:气孔周围的副卫细胞数目在3个以上,大小基本相同,
不等式: 气孔周围的副卫细胞数目在3-4个,大小不等,其中一个特别小 环式:气孔周围的副卫细胞数目不定,形状较其他细胞狭窄,围绕气孔周围排列成环状。 4.毛茸:具有保护和减少水分蒸发或分泌物质的作用。分为腺毛与非腺毛 腺毛:有头有柄,头部膨大,有分泌功能
其中有些腺毛是腺鳞:短柄或无柄,头部呈扁球形,有分泌功能 非腺毛:无头,柄之分,顶端不膨大,没有分泌功能,顶端尖细
5. 分泌组织:遍布植物体,薄壁细胞,分泌特殊物质,产生,积累特殊物质,并将其贮藏在体内和排除体外,具有分泌功能。分为内部分泌组织和外部分泌组织。腺毛和蜜腺是属于外分泌组织。
6. 机械组织:厚角组织(活细胞),厚壁组织(纤维,晶鞘纤维,石细胞) 机械组织:细胞壁明显增厚的一群细胞,有支持植物体或增加其坚固性以承受机械压力的作用
厚壁组织:成熟后是死细胞,细胞具有全面增厚的次生壁,常具有层纹和纹孔,常木质化。 纤维:一般是死细胞,成束存在
晶鞘纤维:是一束由纤维外侧包围这的许多含草酸钙晶体的薄壁细胞所组成的复合体的总称,如甘草、黄柏。
石细胞:是细胞壁明显增厚且木质化,并渐次死亡的细胞
7. 输导组织:木质部,韧皮部,导管的类型(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 输导组织:分为【管胞和导管】存在于木质部,水分和溶于水的无机物,【筛管、伴胞和筛胞】韧皮部—光合作用产生的物质 管胞:输导、支持作用
导管:环形导管、螺纹导管、梯纹导管、网纹导管、孔纹导管 筛管:存在于高等植物,蕨类和裸子植物
伴胞:高等植物的被子植物中,蕨类和裸子植物不存在
筛胞:低等被子植物,蕨类,裸子植物运输有机养料的分子。
8. 维管束的类型:有限外韧维管束,无限外韧维管束,双韧维管束,周韧维管束,周木维管束,辐射维管束 图片:P29重点!!!!!! 9.染色后:
红色—周皮,特化,导管,石细胞,纤维。绿色—薄壁细胞
第三章
营养器官:根、茎、叶 繁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1.根尖(吸收保护作用)的构造:根冠【保护根尖作用,更新快,寄生根,菌根没有】,分生区(生长锥),伸长区,成熟区
2.双子叶根的初生构造:表皮,皮层,维管柱 图片P35!!!!
a.表皮:一般是单层细胞,非角质化,富有通透性,不具气孔,部分表皮细胞的外壁向外突出,形成根毛
b.皮层:内皮层,外皮层,皮层薄壁组织
内皮层:一层,排列紧密。具凯氏带(casparian strip):环绕内皮层细胞径向壁和横向壁上的木质带状加厚部分。增厚部分是凯氏点;
马蹄形:内皮层细胞进一步发育,其径向壁,上下壁以及内切向壁增厚部分 通道细胞:起着皮层与维管束间物质内外流通的作用。
双子叶植物内皮层是凯氏带增厚,单子叶植物的内皮层是马蹄形增厚 外皮层:此层细胞的壁常增厚并栓质化,以代替表皮起保护作用 皮层薄壁组织:兼有吸收,运输,贮藏作用的基本组织 c. 维管柱:包括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
中柱鞘:由形成层的细胞发育而成,保持潜在的分生能力。在一定时期可以产生侧根,不定根,不定芽以及一部分木栓形成层和形成层 木质部与韧皮部:根的输导系统。
初生木质部:又作辐射维管束,分化顺序是外始式.横切面上呈星角型,双子叶植物初生木质部的束数较少,单子叶植物根的束数较多 初生韧皮部:发育成熟方式是外始式
注意:在同一根内,初生韧皮部束的数目与初生木质部的数目相同,被子植物的初生韧皮部一般有筛管和伴胞,也有韧皮薄壁细胞,偶有韧皮纤维,裸子植物的初生韧皮部主要是筛胞。初生韧皮部与初生木质部之间为薄壁细胞,形成条状形成层。
3. 侧根:主根,侧更,不定根产生的支根。在三原型和四原型的根中,侧根在正对着原生
木质部的位置发生
4. 根的次生构造: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的根
髓射线:具有横向运输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功能。双子叶植物的次生构造中央无髓射线,单子叶有,根没有髓部
细胞壁木栓化形成根被的保护组织
维管射线: 木射线,韧皮射线
第二节
1.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掌握到细节)
茎与根的区别:有节与节间,节上叶,叶腋和茎顶有芽。 枝上有关结构:叶痕,维管束痕,芽鳞痕,皮孔 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表皮:一层活细胞组成,由原表皮发育而来,具叶绿体,为茎的初生保护组织。 皮层:多层薄壁组织组成。外围常具有厚角组织。没有内皮层,这与根不同。 维管柱:维管束、髓和髓射线组成。
a. 初生维管束:包括初生韧皮部,初生木质部,束中形成层。筛管、伴胞、韧皮薄壁组织
和韧皮纤维组成。运输有机营养。外始式。
b. 初生木质部:导管、管胞、木薄壁组织和木纤维。内始式:原生木质部居内,后生木质
部居外。
c. 维管形成层:出现于初生韧皮部和初生木质部之间,是原形成层在初生维管束的分化过
程中留下的潜在的分生组织。束中形成层--束间形成层—-完整形成层环—-次生形成层环—次生维管组织
髓:茎初生结构中,由薄壁组织构成的中心部分。环髓带,髓腔 髓射线: 维管束间的薄壁组织,也称初生射线 2. 茎不同方向切面的观察
a. 横切面:是与茎的纵轴横垂直所作的切面。在横切面上,年轮为同心环状,射线为纵切
面,呈辐射状排列,可见射线的长度和宽度。
b. 径向切面:是通过茎的中心所作的切面,年轮呈垂直平行的带状,射线横向分布,与年
轮呈直角,可见射线的高度和长度,导管,管胞,木纤维,木薄壁细胞等纵切面的长度,宽度,纹孔和细胞两端的形状
c. 切向切面:是不经过茎的中心而垂直于茎的半径所作的切面。在该切面上,年轮呈U型
的波纹,射线为横切面,细胞群呈纺锤性,作不连续的纵向排列。可见射线的宽度,高度及细胞列数。见到的导管,管胞、木纤维和木薄壁细胞等与径向切面相似。 第三节
1. 完全叶的组成,叶轴和小枝的区别 叶的基本组成:叶片、叶柄、托叶 叶轴和小枝的区别:好重要好重要!!!!简答题!! 特征 先端有无顶芽 腋芽存在部位 与叶轴位置关系 落叶的状态 叶轴(羽状复叶) 无 叶腋没有,仅在总柄腋内 成一平面 整个脱落或小叶先落,然后叶轴连同总叶柄一起脱落 小枝(单叶) 有 叶腋 成一定的角度 一般不落,只有单叶脱落 2. 叶序
互生叶序:在茎枝的每一节上只生一片叶子,各叶交互而生,沿茎枝螺旋状排列。
对生叶序:在茎枝的每一节上相对着生两片叶子,有的与相邻两叶成十字排列为交互对生 轮生叶:在茎枝的每一节上轮生3片或3片以上的叶子
簇生叶序:两片或两片以上的叶着生在节间极度缩短的侧生短枝上,密集成簇 3. 叶肉: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
第四节
一朵完整的花可分为五个部分:花柄、花托、花被、雄蕊群、雌蕊群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