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运算定律教案
第2课时 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
教学内容:P20/例3(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 教学目标:
1、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计算、举例等活动发现并总结出加法结合律。 教学重点:通过大量实例的验证引发对规律的认识。 自学提纲:
1.求“李叔叔三天一共骑的路程”的两种算法中,为什么第二种会比较简便?
2.你能用简明的方式来表示这个简便算的定律吗? 3.尝试完成教科书P22“练习五”第1题。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出示学习目标
(1)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导入新课
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关于加法的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二、自学反馈 1、检查预习作业 2、提出不懂的问题 3、交流讨论 三、自主探究 出示:例3
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
第四天 城市A→B 第五天 城市B→C 第六天 城市C→D 第七天 城市D→E A→B 115千米 B→C 132千米 C→D 118千米 D→E 85千米
根据上面的条件,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性地将问题板书。 请你们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解答黑板上的问题。 汇报自己的答案,并说明理由。
重点引导学生对最后一个问题(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进行汇报。
学生可能对括号问题有异议
教师可以正确引导,加法中为了更清楚地体现运算顺序,所以要加小括号。 既用到了加法交换律,也用到了加法结合律。 这道题我们运用了加法中的什么运算定律?
通常在简便计算中,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同时使用的。 四、随堂练习
我能填得又快又对。
a+(b+c)=(□+b)+c (28+36)+64=28+(□+64)
□+235+65=78+(235+□) 182+18+276+24=(182+□)+(□+24) (1)独立完成习题,并说说分别运用了哪些加法运算律? (2)讨论:四个数相加,结合律还可以用吗?更多的数相加呢? (3)尝试归纳四个或四个以上的数相加时的结合律。(如果出现要使用交换律、结合律的,暂不研究) 五、达标检测
1、我能很快比较它们的大小。
(63+25)+35○63+(25+35) a+(b十c)○(a+b)+c
(33+232)+3768○33+(232+3768) 418+(56+82)○(418+82)+43 讨论:怎样比较更快?我请谁帮忙?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91+89+11 78+46+154 168+250+32 85+15+41+59 六、小结
学生汇报学习的内容,以及自己的收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P23/5—7 板书设计: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 115+132+118+85
=115+85+132+118 ←加法交换律 =(115+85)+(132+118) ←加法结合律 =200+250 =450(千米)
第3课时 加法运算定律应用的练习课
练习内容:课本19页 练习目标:
1、能熟练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练习重点: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练习难点: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简便计算。 自学提纲:
1.在计算过程中,你运用了哪些的运算定律? 2.你认为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计算时,应注意些什么? 3.尝试完成教科书P20“做一做”。 练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 口答:
(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数。 46+( )=75+( ) ( )+38=( )+59 24+19=( )+( ) a+57=( )+( )
要求学生说出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数。
(2)根据每组第一个算式直接说出第二个算式的结果。 632+85=717 85+632=( ) 304+215=519 215+304=( ) (3)下面各式那些符合加法交换律。 140+250=260+130 20+70+30=70+30+20 260+450=460+250 a+400=400+a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