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9世纪以来世界文化学生- 副本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一轮复习学生预习案
廉江一中高三历史备课组
§课标要求: (1)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2)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产生的时
代背景及艺术价值。 (3) 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
多样性和民族性。
(4)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里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考试大纲:(1)文学的主要成就(2)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3)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4) 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 §备考说明
本单元在近几年的高考中以选择题为主,本部分内容经常与必修一和必修二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命
题。未来在2014年的高考中,这一部分内容也将是考查的内容之一,复习本部分内容应注意掌握一条主线索、两个重点。一条主线索:19世纪以来各文学艺术流派的发展演变历程。两个重点:一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及其特点;二是以法国为例说明19世纪以来欧洲美术流派的演进。复习时坚持人文精神,世界文学艺术是一个宝库,入库探宝可以给人以熏陶与启迪,不仅能由此认识人类文化发展的多样性,树立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民族不同文化传统的观念,而且能由此受到美的教育和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审美能力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而逐步提升人文素养。从人类文明史角度来审视,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无疑是其最灿烂的文明成果。
§复习重难点:
(1)重点:① 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主要特点;② 雨果、巴尔扎克、
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③ 苏联文学的成就。④ 19世纪以来的主要美术流派、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⑤ 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
(2)难点:① 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和苏联文学的盛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
的关系。② 主要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艺术特点和主要美术流派之间的关系。③ 现代主义音乐的发展反映了时代的变化。
1
一 文学的繁荣
▲课前梳理:
时间[来源:Z_xx_k.Com] 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 流派 代表作[ 特点 形成背景 浪漫主义 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早期 现实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 20世纪中晚期 后现代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 1. 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
浪漫主义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它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高潮年代的产物,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
在艺术上与古典主义相对立,属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注重抒情,善于运用大胆的想像和夸张的手法,执意塑造非凡的人物等等。
2. 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
在西欧,现实主义是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这一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也是西欧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及确立政治统治时期出现的一种文学现象。一般说来,凡是在形象中能充分表现现实生活的典型特征的,都可叫做现实主义作品。它除了在细节上要求真实外,还要求如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在欧洲,现实主义的形成,一般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是历史的继承和现实的创新,成为现实主义成熟的标志。
3. 现代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盛行于欧美、以表现人生和世界的荒诞为创作本意并与传统戏剧风格迥异的戏剧流派。因其无论就内容或形式来说都是反传统的,因此又被称为“反戏剧”。《等待戈多》是贝克特的代表作,也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是典型的“反戏剧”作品。作者以荒诞的、抽象的艺术方法表现了深刻的社会主题。剧本所要表现的是:人对自己生存的世界和对自己的命运是不可知的,“等待”就是人类的生存状态。它含有很大的隐喻性,强调象征意义;不关心是否具有现实生活的真实;突出“荒诞意识”,揭示
社会现实。贝克特以一种与荒诞内容相一致的荒诞形式,表现了西方荒诞的社会现实。这种荒诞,实质上是一种理性的清醒,是一种积极的反抗。
2
二、美术的辉煌 时间 流派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 新古典主义 代表作 特点 [来源:学科网ZXXK] 形成背景 19世纪二三十年代 19世纪中期 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 一战以后 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 印象画派 现代主义 三、音乐与影视艺术
1.19世纪音乐流派与杰作
(1)贝多芬: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 (2)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之王 (3)意大利威尔第歌剧《茶花女》,法国比才歌剧《卡门》 (4)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
(5)浪漫主义兴起与鼎盛,具有很强的民族色彩 2.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变化
(1)特点:现代主义音乐兴起和盛行,各国间的音乐交流交融日益加强,推动世界音乐繁荣 (2)主要流派及作品:
爵士乐、摇滚乐《围着时钟摇吧》、英国披头士乐队及《时代在改变》 3.电影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1)产生: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制成电影机;1895年公映短片,电影诞生。 (2)默片阶段: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电影艺术之父;②卓别林《摩登时代》《大独裁者》等。③苏联电影《波将金号战舰》。
(3)有声:1927年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拍摄了电影《爵士歌王》。 (4)彩色:1935年第一部彩色影片《浮华世家》。 (5)多元化:二战后,出现宽银幕和立体声电影。 4.电视艺术:
(1)诞生:1925年,英国科学家研制成功电视机;1929年英国伦敦首次播送了电视节目,宣告了电视艺术的诞生。
(2)发展:
①英国: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郊外的亚历山大宫,播出了一场颇具规模的歌舞节目,并首次开办每天2小时的电视广播。
②美国:1929年发明彩色电视机。40年代开始试播彩色电视节目。
3
(3)电视艺术的普及应用
①方式:实况录像转播发展到直播,电视剧,电视宣传节目,电视教育节目[来源:Z.xx.k.Com] ②地位:“第八艺术”。
总结与提高
文学艺术与政治演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关系
1.古代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与政治演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关系
(1)唐朝:唐朝实行科举制,进士科以诗、赋为主要内容,这为唐代诗歌的繁荣提供了政策环境。唐朝的边塞诗折射出当时的边疆开发与生活状况。唐朝开放的文化政策、国家的繁盛统一为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提供了创作素材。唐朝的由盛转衰、藩镇割据,孕育了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
(2)宋朝:宋代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为词的流行、话本和风俗画的出现提供了经济、社会基础。生活在两宋之交的李清照词风差异深受生活环境变迁的影响。辛弃疾的词体现了南宋时期宋金对峙、人民渴望收复中原的愿望。
(3)元朝:元初中断科举制,部分文人转向元曲和杂剧的创作,这为元曲和杂剧的繁荣提供了社会基础,随着科举制的恢复,元曲和杂剧的创作开始衰落。
(4)明清时期:在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商品经济繁荣、工商业市镇的兴起、工商业者社会地位的提高、市民阶层的进一步壮大的时代背景下,通俗化的明清小说繁盛。《儒林外史》抨击八股取士的危害,《红楼梦》折射封建制度走向衰落,《西游记》体现了新兴工商业者追求个性自由的欲求。明清的文化专制促使部分画家借物抒情、借物铭志,以梅、竹、兰、菊等为主要素材的文人写意画成熟。清朝时期北京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京剧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环境。
2.近代以来西方文学艺术发展与政治演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关系
(1)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是剧烈的革命、频繁的战争,腐败的政治,使启蒙思想家曾经渴望的“理性王国”一时幻灭。文学家艺术家转而关注和表现人的内心情感世界,崇尚浪漫主义。
(2)19世纪中叶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和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文学艺术家开始对社会现实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批判现实主义开始盛行。
(3)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电气时代的到来,艺术家重视光和色的作用,捕捉瞬间印象,印象画派兴起。同时,电影诞生、电影技术发展。
(4)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和不断的经济危机带来了大动荡和大变化,使西方文学艺术产生重大变化,现代主义文学兴盛起来。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