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物理 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1-7题为单选,8-12为多选)
1.如图所示,红蜡块能在玻璃管的水中匀速上升.若红蜡块在A点匀速上升的同时,使玻璃管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红蜡块实际运动的轨迹是图中的( ) A.直线P B.曲线Q C.曲线R D.无法确定
2.如图所示,某人向对面的山坡上水平抛出两个质量不等的石块,分别落到A、B两处.不计空气阻力,则落到B处的石块( )
A.初速度大,运动时间长 B.初速度大,运动时间短
C.初速度小,运动时间长 D.初速度小,运动时间短 3.一个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一时刻起该物体受到一个始终跟速度方向垂直、大小不变的水平力作用,此后物体的运动( )
A.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变化 B.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变化 C.轨迹为抛物线 D.轨迹为圆
4.两颗人造卫星A、B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周期之比为TA∶TB=1∶8,则轨道半径之比和运动速率之比分别为( ).
A.RA∶RB=4∶1,vA∶vB=1∶2 B.RA∶RB=4∶1,vA∶vB=2∶1 C.RA∶RB=1∶4,vA∶vB=1∶2 D.RA∶RB=1∶4,vA∶vB=2∶1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宇航员太空行走时,与飞船之间连有一根细绳,这样使宇航员处于平衡状态
r3B.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公式2?k,这个关系式是开普勒第三
T定律,是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验证的
C.引力常量G是由实验测量得到,而不是理论推导出的 D.所有地球同步卫星所受的万有引力大小都相同
6.有两个高度相同、倾角不同的光滑斜面,将一个物体分别从两个斜面的顶端由静止释放滑至底端,则两次过程相比 ( )
A.物体滑至底端时的速度相同 B.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 C.物体增加的动能相同 D.物体下滑时的加速度相同
7.某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在同一直线上的力F1、F2的作用,物体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其位移与力F1、F2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在这4m内,物体具有最大动能时的位移是( )
A.1m C.3m
B.2m D.4m
8.质量为m的物体,在距地面h高处以确的是( )
A.重力势能减少mgh
g的加速度由静止竖直下落到地面。下列说法中正32mgh 32C.物体的机械能减少mgh
31D.物体克服阻力做功mgh
3B.物体的动能增加
9.如图所示,小球m在竖直放置的光滑圆形管道内做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小球通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v=Rg B.小球通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0
C.小球在水平线ab以下管道中运动时,外侧管壁对小球一定有作用力 D.小球在水平线ab以上管道中运动时,内侧管壁对小球一定有作用力
10.由“嫦娥奔月”到“万户飞天”,由“东方红”乐曲响彻寰宇到航天员杨利伟遨游太空,中华民族载人航天的梦想已变成现实.“神舟五号”飞船升空后,先运行在近地点高度200km、远地点高度350km的椭圆轨道上,实施变轨后,进入343km的圆轨道.假设“神舟五号”实施变轨后做匀速圆周运动,共运行了n周,起始时刻为t1,结束时刻为t2,运行速度为v,半径为r.则计算其运行周期可用( )
A.T=
t2-t1
nvB.T=
t1-t2
nr2πrC.T= 2πvD.T= 11.如图所示,在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的顶端a点,质量为m的物块(可视为
质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圆弧最低点b滑上粗糙水平面,圆弧轨道在b 点与水平轨道平滑相接,物块最终滑至c点停止.若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滑到b点时的速度为gR
B.物块滑到b点时对b点的压力是2mg C.c点与b点的距离为R ?D.整个过程中物块机械能损失了mgR
12.2012年2月25日凌晨0时1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第十一颗北斗卫星G5成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按照计划,在2020年左右,我国将建成由
30余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地球的质量可以由表达式
2
求出,式中G为
引力常量,a的单位是m/s,b是a的指数,c的单位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是卫星绕地球运动的速度,b=4,c是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B.a是第一宇宙速度,b=4,c是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C.a是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一起运动的速度,b=2,c是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D.a是卫星绕地球运动的速度,b=4,c是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12分)
13.探究力对原来静止的物体做的功与物体获得速度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改变橡皮筋的条数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 B.通过改变橡皮筋的长度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
C.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最大速度
D.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平均速度(2)通过实验获得较科学的数据作出的W-v图象,应为图中的哪一个:( )
14.利用重物自由下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 (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试验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操作是 ( ) ..A.用天平测重物的质量 B.用秒表测重物下落的时间
C.用打点计时器记录重物下落的信息 D.用纸带记录测量重物下落的高度
(2)该实验所用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 A、B、C为纸带中选取的三个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则每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 s,打点计时器在打下计数点B时,物体的下落速度为vB= m/s。(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A B 20.50C · · 18.70 · 单位:cm
(3)由于该实验中存在阻力做功,所以实验测得的重物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动能的增加量(选填“<”, “>”或“=”)
三、计算题(共40分。要有详细的解答过程,只写答案不给分)
15. (8分)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 (1)推导第一宇宙速度v1的表达式;
(2)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轨道距离地面高度为h,求卫星的运行周期T. 16.(10分)如图所示,在水平台面上的A点,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0被抛出,不计空气阻力,求它到达B点时速度的大小.
17.(10分)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0kW,其质量为5?103kg,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受阻力恒定为5.0?103N,试求: (1)汽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2)若汽车以0.5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则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多大? 18.(12分)如图所示,在竖直方向上A、B两物体通过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相连,A放在水平地面上;B、C两物体通过细绳绕过轻质定滑轮相连,C放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用手拿住C,使细线刚刚拉直但无拉力作用,并保证ab段的细线竖直、cd段的细线与斜面平行。已知A、B的质量均为m,C的质量为4m,重力加速度为g,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开始时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释放C后它沿斜面下滑,A刚离开地面时,B获得最大速度, 求:(1)当物体A从开始到刚离开地面时,物体C沿斜面下滑的距离 (2)斜面倾角α
(3)从开始状态到A刚离开地面的过程中,B、C构成的系统机械能是否守恒,为什么?
(3)B的最大速度。
题号 1 答案 B 2 B 3 D 4 D 5 C 6 C 7 B 8 AC 9 BC 10 AC 11 CD 12 BD
13.(1)AC (2)B
14. (1) AB (单选得1分) (2) 0.1 1.96 (3) >
2?15. 1.(1)Rg (2)R?R?h?g3
【解析】
试题分析:(1)设卫星的质量为m,地球的质量为M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