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35KV集电线路组塔架线电缆敷设施工方案 - 图文
文件名称:35KV集电线路组塔、架线、电缆敷设施工方案 文件编码:XYFD-DQ-001
c设计有要求时,按照设计要求。
3)紧线后应及时进行附件安装,以防架空线因震动而损伤。如不能及时安装时,应加临时防震措施。
4)其他要求
a附件安装前,对弧垂再次进行目测检查。
b当相邻杆塔同时进行附件安装时,应错开相位进行,以免吊线时产生位置移动。而使邻塔安装位置变动。
c附件安装作业中,应随时注意对导线的保护,防止磨线、伤线。
d所用的作业工具和安全用具,在每次使用前,都应由使用者亲自进行检查。高空作业的安全带,必须绑在横担主材上。 4.2.4.2直线杆塔的附件安装
1)划印
从导、地线挂线孔中心挂垂球,在与导、地线的交点处划印,即为导、地线线夹中心。如需做调整时,应先按位移值移位确定线夹安装位置中心。
2)提升架空线 a导线的提升
利用双钩或手扳葫芦提升导线;地面牵引提升法:在横担挂线孔边上挂滑车,由地面牵引提升架空线,使其脱离放线滑车,安装悬垂线夹。此方法要有转向滑车布置,避免横担受双倍起吊荷载提线器提升法:使用专用的提线器进行架空线的提升。提线器由链式紧线器、提线联板和提线夹(或提线钩)组成;吊装导线的吊钩应使用承托量较大且两端有较大圆弧的吊钩,吊钩沿线长方向的承托宽度不宜小于导线直径的2.5倍,接触导线部分一个衬胶,防止导线挤压受伤和内部压伤;垂直档距较小时,可用一套吊具;垂直档距较大时,可用两套吊具,分别固定在横担的前后侧,使横担不会歪扭;直线转角塔起吊导线,当吊具开始受力后,应用白棕绳将悬垂绝缘子串拢绑在吊具上,防止当导线全部调离放线滑车时,因其自重作用离开安装位置;相邻塔不准同时在同一相导线上进行起吊导线、拆除放线滑车的工作。
b地线的提升
使用人力肩抬法;专门的小丝杠提升。它的方法是将小丝杠的一端钩住避雷线,另一端穿入提线横担,同时操作两个操作把手,使避雷线提升。
3)安装悬垂线夹
14/26
文件名称:35KV集电线路组塔、架线、电缆敷设施工方案 文件编码:XYFD-DQ-001
a缠绕铝包带的线夹安装
在线夹安装位置中心,向两侧各量出1/2线夹长加10mm,并划印;在两印之间,按架空线外层绞制方向缠铝包带(缠绕层数按设计规定)并将端头返回;装上线夹,调准中心位置,拧紧固定螺栓;将线夹和悬垂串连接。
b悬垂线夹安装要求
悬垂线夹安装后,绝缘子串应垂直地平面。两侧相邻杆塔中项挂线点应在同一中线位置。
4.2.5.3跳线安装
本工程跳线的连接方式采用加挂跳线串连接的方式,其目的为了保证跳线对杆塔的电气间隙,确保线路安全运行。
跳线的长度因受耐张线夹的弯头和导线本身的刚度影响,一般难以达到理想的抛物线形状,因此,准确无误的理论计算在实际工作中不易做到,现场可结合设计要求采取“实测加经验修正值”的方法测量,即用接近导线直径的棕绳,实测出所需跳线的长度加一修正值(由施工经验总结而定),在跳线测量时,施工人员应走横担而不允许在耐张串上行走。
跳线应使用未经受过力的导线制作。其引流板和并沟线夹的连接面应平整光洁,与导线接触面在安装时应涂以导电复合脂。安装后的跳线不得扭曲或硬弯,应呈悬链式自然下垂,其对杆塔及拉线、金具等的电气间隙以及跳线的弧垂要符合设计规定。 4.2.5.4防震金具安装
1)防振锤的安装距离
防振锤的安装数量及距离,遵照线路设计中的有关规定。它的起点:对悬垂线夹,是线夹中心,对耐张线夹则是线夹的连接螺栓中心。两个及以上防振锤安装时,其距离依据设计图纸尺寸进行安装。
2)防振锤的安装操作
a根据设计图纸,在架空线上丈量并划印。
b在划印处缠铝包带,两端头返回,将防振锤头板夹在所缠铝包带处,拧紧固定螺栓。 c防振锤应与地面垂直,其俺抓鬼距离偏差不应大于±30mm。 4.2.5杆塔接地
4.2.5.1本工程35kV架空线路全线采用避雷线,每基杆塔均有接地装置。根据设计说明,接地装置采用放射形。水平接地体用Ф10圆钢敷设,地面引上线用Ф12圆钢热镀锌,以
15/26
文件名称:35KV集电线路组塔、架线、电缆敷设施工方案 文件编码:XYFD-DQ-001
双孔方式接于铁塔,接地体埋深纯岩石地段不得浅于300mm。山坡接地槽应沿等高线布置,不允许顺山坡挖沟,防止形成冲沟。
4.2.5.2接地引下线的垂直部分和接地体的焊接部分需做防腐处理,接地引下线采用热镀锌材料。做防腐处理前,表面必须除锈并去掉焊接处残留的焊药,并由厂家进行热镀锌处理。
4.2.5.3圆钢与圆钢采用焊接,其焊接搭接长度不小于圆钢直径6倍,采用双面焊接。 4.2.5.4降低杆塔接地电阻的方法
本工程很多杆塔位地处岩石结构,土壤电阻率较高,如果测量的接地电阻达不到设计要求,可按以下方法处理。
1)尽可能利用金属基础及各种自然接地; 2)可以外引集中接地,但长度不应超过60m; 3)增加垂直接地极; 4)延长接地体长度。 4.2.6电缆敷设
根据设计图纸的电缆敷设路径、电缆型号规格和现场实际情况策划电缆敷设清册;依据电缆敷设清册核对电缆并进行绝缘测试,然后组织二次运输,将电缆运输到现场施工位置,安排培训合格的电缆敷设人员施工。当天的电缆敷设完毕后应及时清理现场杂物,将空盘及时退库,未敷设完的电缆在盘口固定牢固后,集中存到临时存放处,套上绝缘套防止电缆受潮。
4.2.6.1直埋电缆虽然施工简单方便,但如果没用按严格的安全措施和技术工艺进行施工,会造成电缆的直接或间接损坏,且电缆在运行中也将会受到外界的破坏,施工方法如下: 1)施工前必须进行现场实地勘察,画好电缆走向图,尽量避开高温地段和带有化学物质的土壤。在街道广场电缆应敷设在人行道或街道边侧下方,并且距建筑物的基础不得小于600mm。还要考虑与热力管道的距离不得小于2000mm,电缆交叉时距离不得小于500mm,与通信电缆的距离应大于500mm。
2)电缆埋入地下的深度不应小于700mm(由地面至电缆外皮),所以开挖电缆沟的深度应大于700mm。为了便于开挖,电缆沟的宽度;单条电缆一般为350mm,但多条电缆应考虑不能重叠。电缆互相间要有一定的距离,以有利于散热,如果有一条电电缆发生故障需要修理和更换,不会影响其他电缆的正常运行。电缆沟的宽度应依据电缆的数量决定。 3)挖沟完毕,按设计进行验收。沟底应平整,深浅一致,沟底必须有一层良好土层,防止石头或杂物突起,同时要处理好易塌陷的地段。防腐功能的电缆经过带有化学物质的
16/26
文件名称:35KV集电线路组塔、架线、电缆敷设施工方案 文件编码:XYFD-DQ-001
土壤要准备好塑料管,敷设时电缆穿入塑料管,以防止直接和带有化学物质的土壤接触。穿过道路的电缆必须事先埋设机械强度较高的管子,管子的内径应大于电缆外径的1.5倍。 4)再次核对电缆的型号、长度、规格和电缆头辅料。
5)敷设电缆时应从电缆盘上方引出电缆,严禁将电缆拧成死角。施工时交联聚乙烯三芯电缆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电缆外径的10倍(油纸绝缘电缆为20倍),放电缆时应顺电缆圈慢慢拉直,并注意不能将电缆放在地面拖拉以免破坏外保护层。放电缆时应注意合理安排长度,以免造成浪费,并尽量减少中间接头,除考虑制作终端头有足够的长度外,还要留有电缆全长的0.5%-1%的备有长度。
6)电缆施放后检查外观应无机械损坏,多余电缆应排列整齐,电缆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竣工后交联聚乙烯电缆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电缆外径的8倍,油纸绝缘电缆为15倍,油纸绝缘电缆还要注意最高点和最低点的落差不得大于规定值。检查合格后在电缆上面铺100mm的砂层,然后在砂层上铺设红砖或事先准备好的保护盖板,其宽度应超过电缆直径两侧各50mm.在用土回填电缆沟时要求逐层夯实以防下陷。直埋的电缆应在两端和改变线路的弯曲处设有“高压电缆、禁止挖掘”的标识牌。
7)从电缆沟引出的电缆距地面2m的一般应穿镀锌管保护,镀锌管应去毛刺,不应有穿孔、裂缝等。固定电缆的钢支架应焊接牢固并可靠接地。
8)电缆必须经过直流耐压试验合格,核对相序准确才能进入运行。
9)电缆施工完毕后,应画出与施工相符合的竣工图 ,连同电缆技术数据送交有关部门存档。
4.3、相关强制性条文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68-2006 第4.2.9条 金属电缆支架全长应有良好的接地。
第5.2.6条 直埋电缆直线段每隔50~100mm处、电缆接头处、转弯处、进入建筑物等处,应设置明显的方位标志或标桩。
第7.0.1条 对易受外部影响着火的电缆密集场所或可能着火蔓延而酿成严重事故的电缆回路,必须按设计要求的防火阻燃措施施工。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69-2006
3.4.1接地体(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焊接必须牢固无虚焊。接至电气设备上的接地线,应用镀锌螺栓连接;有色金属接地线不能采用焊接时,可用螺栓连接、压接、热剂
17/2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