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软件工程导论复习重点总结--很全(第六版)
7.4.3 不同集成测试策略的比较
非渐增式集成测试策略渐增式自底向上自顶向下深度优先宽度优先
混合策略:
改进的自顶向下测试方法 混合法
7.4.4 回归测试 7.5 确认测试
确认测试也称为验收测试,它的目标是验证软件的有效性。
7.5.3 Alpha和Beta测试
Alpha测试是在受控的环境中进行的。
Beta测试是软件在开发者不能控制的环境中的“真实”应用。 1. 接口测试 2. 路径测试 3. 功能测试 4. 健壮性测试 5. 性能测试 6. 用户界面测试 7. 信息安全测试 8. 压力测试 9. 可靠性测试
10. 安装/反安装测试确认测试也称为验收测试,它的目标是验证软件的有效性。 Alpha测试是在受控的环境中进行的。
Beta测试是软件在开发者不能控制的环境中的“真实”应用。 4. 接口测试 5. 路径测试 6. 功能测试 4. 健壮性测试 5. 性能测试 6. 用户界面测试 7. 信息安全测试 8. 压力测试 9. 可靠性测试
10. 安装/反安装测试
7.6 白盒测试技术
测试目的测试方案测试用例预期结果
7.6.1 逻辑覆盖
语句覆盖
判定覆盖 :比语句覆盖强,但对程序逻辑的覆盖程度仍不高。
条件覆盖 :判定覆盖不一定包含条件覆盖,条件覆盖也不一定包含判定覆盖。 判定/条件覆盖 :有时判定/条件覆盖也并不比条件覆盖更强。
条件组合覆盖 :条件组合覆盖标准的测试数据并不一定能使程序中的每条路径都执行到。 6. 点覆盖(语句覆盖标准相同) 7. 边覆盖(判定覆盖一致) 8. 路径覆盖
测试数据7.6.2 控制结构测试覆盖 1. 基本路径测试
基本路径测试是Tom McCabe提出的一种白盒测试技术。 首先计算程序的环形复杂度;
以该复杂度为指南定义执行路径的基本集合; 2.条件测试
从该基本集合导出的测试用例可保证程序中的每条语句至少执行一次,而且每个条件在执行时都将分别取真、假两种值。 3. 循环测试
循环测试是一种白盒测试技术,它专注于测试循环结构的有效性。
在结构化的程序中通常只有3种循环,即简单循环、串接循环和嵌套循环。
7.7 黑盒测试技术
7.7.1 等价划分 7.7.2 边界值分析 7.7.3 错误推测
7.9 软降可靠性 7.9.1 基本概念
软件可靠性:
程序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按照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成功地运行的概率。 软件的可用性:
程序在给定的时间点,按照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成功地运行的概率。
第8章 维护
软件工程的目的是要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减少软件维护所需要的工作量,降低软件系统的总成本。
8.1 软件维护的定义
软件维护:在软件已经交付使用之后,为了改正错误或满足新的需要而修改软件的过程。 可分为4项活动:
改正性维护 适应性维护 完善性维护 预防性维护
8.2软件维护的特点
8.2.1 结构化维护与非结构化维护差别巨大 8.2.2 维护的代价高昂 8.2.3 维护的问题很多
8.3软件维护过程
1.维护组织 2.维护报告 3.维护的事件流 4.保存维护记录 5.评价维护活动
8.4 软件的可维护性
决定软件可维护性的因素主要有7个:
可理解性 可测试性 可修改性
可靠性
可移植性 可使用性
效率
第9章 面向对象方法学引论
9.1面向对象方法学概述
9.1.1面向对象方法学要点
(1)认为客观世界是由各种对象组成的,任何事物都是对象
(2)把所有对象都划分成各种类对象,每个对象类都定义了一组数据和一组方法 (3)按照子类和父类的关系,把若干个对象类组成一个层次结构的系统 (4)对象彼此之间仅能通过传递消息相互联系
9.1.2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
面向对象=对象+类 +继承+通信
9.1.4 面向对象方法组成
面向对象的分析 面向对象的设计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9.1.6 面向对象方法的优点
1.与人类习惯的思维方式一致 2.稳定性好 3.可重用性好 4.可维护性好
5.较易开发大型软件产品
9.2 面向对象的概念
9.2.1 对象
是客观事物或概念的抽象表述,即对客观存在的事物的描述统称为对象,对象可以是事、物、或抽象概念 ,是将一组数据和使用该数据的一组基本操作或过程封装在一起的实体。 对象的特点
(1) 以数据为中心。 (2) 对象是主动的。 (3) 实现了数据封装。 (4) 本质上具有并行性。 (5) 模块独立性好。
9.2.2 类
是一组具有相同属性和相同操作的对象的集合。
9.2.3 实例
由某个特定的类所描述的一个具体的对象。
9.2.4 消息
向对象发出的服务请求(互相联系、协同工作等)。一个消息包含3个部分:接收消息的对象,消息名,消息变元
9.2.5 方法
方法就是对象所能执行的操作,也就是类中所定义的服务。
9.2.6 属性
属性就是类中所定义的数据,它是对客观世界实体所具有的性质的抽象。
9.2.7 封装
对象封装了对象的数据以及对这些数据的操作。
9.2.8 继承(I)
继承是子类自动地共享基类中定义的数据和方法的机制。 单重继承:子类仅从一个父类继承属性和方法 多重继承:子类可从多个父类继承属性和方法
9.2.9 多态性 9.2.10 重载
9.3 面向对象建模(II)
面向对象开发软件,需要建立3种形式的模型。 对象模型。描述系统数据结构—数据结构。 动态模型。描述系统控制结构—执行操作。 功能模型。描述系统功能—数值变化。
9.4 对象模型
9.4.1类图的基本符号(I)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