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20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第30讲限时规范训练30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含解析

2020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第30讲限时规范训练30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含解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2:45:46

限时规范训练30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

【基础题组】

1.下图表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生物群落

①②

大气中的CO2――→化石燃料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均参与过程①和② B.可以通过增强过程②减少大气中CO2的含量 C.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 D.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

解析:选A。过程①表示碳元素以CO2的形式从生物群落返回到大气中,过程②表示碳元素以CO2的形式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从大气中进入生物群落,因此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均参与过程①,但参与过程②的只有生产者。

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B.物质循环是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进行的

C.煤和石油通过燃烧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产生CO2,促进碳循环 D.生物圈不需要从外界获得任何物质补给,就能长期维持其正常功能

解析:选B。低碳生活方式可以减少CO2的排放,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A正确;物质循环是在生物圈的范围内,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进行的,B错误;煤和石油通过燃烧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产生CO2,可为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提供原料,进而促进碳循环,C正确;生物圈在物质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不需要从外界获得任何物质补给,就能长期维持其正常功能,D正确。

3.海洋酸化是继‘温室效应’之后又一由CO2过量排放而引起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海洋酸化会影响到大多数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殖,可能最终导致海洋生态系统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中的鱼、藻类和微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

B.海洋酸化主要是由化石燃料过度燃烧导致CO2过量排放造成的

C.长期海洋酸化会导致海洋生物种群密度减小,进而使生产者利用分解者的能量减少 D.控制当地的海洋酸化可以任意引进大量外来物种,提高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 解析:选B。海洋中的鱼、藻类和微生物等所有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A错误;由题意“海洋酸化是继‘温室效应’之后又一由CO2过量排放而引起”可知:海洋酸化主要是由化石燃料过度燃烧导致CO2过量排放造成的,B正确;生态系统的能量是沿食物链单向流动,生产者不能利用分解者的能量,C错误;任意引进大量外来物种,有可能引发生态危机,不能达到提高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目的,D错误。

4.荔枝椿象吸食荔枝、龙眼等果树的嫩芽,造成果品减产;平腹小蜂可把卵产在荔枝椿象的卵

内,幼虫取食椿象的卵液,长大后的小蜂钻出卵壳,再次找到荔枝椿象重复上述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平腹小蜂与荔枝椿象之间存在着信息交流 B.平腹小蜂在该生态系统中位于第二营养级 C.平腹小蜂与荔枝椿象为互利共生关系

D.平腹小蜂、荔枝椿象、荔枝和龙眼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解析:选A。平腹小蜂可把卵产在荔枝椿象的卵内,幼虫取食椿象的卵液,所以平腹小蜂与荔枝椿象之间一定存在着信息交流,A正确;荔枝、龙眼等植物在生态系统中为生产者,荔枝椿象直接从生产者处获得能量,而平腹小蜂幼虫取食椿象的卵液,所以平腹小蜂属于第三营养级,B错误;平腹小蜂的卵产在椿象的卵内,属于寄生关系,C错误;平腹小蜂、荔枝椿象、荔枝和龙眼所生活的区域还有其他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物,它们全部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D错误。

5.下列信息的传递中,与其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聚集信息素,召唤同类来共同取食 B.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栎树产生相互拮抗的现象 C.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

D.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

解析:选D。小囊虫发出聚集信息素、榆树分泌化学物质、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属于化学信息,而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属于物理信息。

6.下列措施不属于信息传递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是( ) A.延长光照时间,提高鸡的产蛋率 B.使用性引诱剂,降低害虫出生率 C.施用化学肥料,提高农作物产量 D.特定波长的光处理,促进种子萌发

解析:选C。延长光照时间,提高鸡的产蛋率,属于物理信息的应用,A正确;使用性引诱剂,降低害虫出生率,属于化学信息的应用,B正确;施用化学肥料,提高农作物产量,这不属于信息传递的应用,C错误;使用一定频率的光处理种子,促进萌发,属于物理信息的应用,D正确。

7.下列有关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群落结构的意义是提高了群落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B.生态恢复的本质是,恢复系统必需的功能并使其能够自我维持 C.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简单,其恢复力稳定性就一定越强 D.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解析:选C。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简单,其恢复力稳定性不一定就越强,例如极地苔原(冻原)生态系统,由于其物质组分单一,结构简单,在遭到过度放牧、火灾等干扰后,恢复的时间就十分漫长,它的恢复力稳定性就很低。

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 B.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就是指能量的输入和散失过程 C.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越高 D.太阳能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输入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中

解析:选D。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A错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就是指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B错误;一般而言,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的生态系统,其抵抗力稳定性越高,C错误;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一定是生产者,太阳能只有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才能输入到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中,D正确。

9.下面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组成成分,A、B、C、D是乙中的四种生物,①~④代表生物的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丙代表________,甲、乙、丙共同组成一个______。该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和信息传递功能。

(2)请画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箭头和序号表示);①~④代表呼吸作用的是________。

(3)如果该生态系统内还有硝化细菌等原核生物存在,则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该生态系统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4)由于某种因素使得乙中B的数量在短时间内减少,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表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能力,其基础是________调节。

解析:(1)根据图中不同成分间的关系可知,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共同组成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功能。(2)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只包括生产者与消费者。根据乙中能量的数值可知,B、C能量相同属于同一个营养级。①是生产者的呼吸作用,②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③是消费者的呼吸作用,④是分解者的呼吸作用。(3)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硝化细菌等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也是生产者。所以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该生态系统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4)某种生物数量在短时间内减少,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表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答案:(1)分解者 群落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

(2) ①③④ (3)大于 (4)自我调节 负反馈

【能力题组】

10.综合利用沼气池是改变农村环境的重要途径。下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③过程中碳都以有机物形式流动 B.①~④过程中都伴随着能量流动 C.沼液、沼渣肥田可减少化肥的使用 D.综合利用沼气池有利于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解析:选B。①为捕食,②③为分解者的分解,三个过程中的碳均以有机物形式流动,A正确;①②③过程伴随着能量的流动,④过程为农作物利用沼气池中的沼液、沼渣,只是利用其中的物质,没有能量流动过程,B错误;沼液、沼渣中含有农作物所利用元素,因此沼液、沼渣肥田可减少化肥的使用,C正确;综合利用沼气池有利于提高能量的利用率,D正确。

11.下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

B.生物体内DDT浓度可沿食物链不断增加 C.图示箭头也可表示能量在几种生物间的流动方向

D.当麻雀数量减少时,蛇捕食青蛙的量增加,这属于正反馈调节

解析:选D。由图可知,图中的食物网的3条食物链分别是:水稻→昆虫→青蛙→蛇、水稻→昆虫→麻雀→蛇、水稻→麻雀→蛇,A项正确;一些有毒物质(如DDT)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所以会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B项正确;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渠道进行的,所以图示箭头也可表示能量在几种生物间的流动方向,C项正确;当麻雀数量减少时,蛇捕食青蛙的量增加,而青蛙和麻雀之间是竞争关系,由于蛇捕食青蛙的量增加,会导致青蛙的量减少,进而抑制麻雀数量的减少,这属于负反馈调节,D项错误。

12.下图表示草原生态系统中兔种群与植物种群的相互关系,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这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限时规范训练30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 【基础题组】 1.下图表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生物群落①②③大气中的CO2――→化石燃料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均参与过程①和② B.可以通过增强过程②减少大气中CO2的含量 C.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 D.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 解析:选A。过程①表示碳元素以CO2的形式从生物群落返回到大气中,过程②表示碳元素以CO2的形式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从大气中进入生物群落,因此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均参与过程①,但参与过程②的只有生产者。 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