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基于人口老龄化的需要析我国养老机构的发展

基于人口老龄化的需要析我国养老机构的发展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2:08:17

河北经贸大学课程论文 人口学专题研究

基于人口老龄化的需要析我国养老机构的发展

【摘要】人口老龄化是各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加速了人口老龄化,促使人口老龄化在国家还未富裕的条件下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峻挑战。人口老龄化加速的现实和中国强调家庭血缘关系的传统养老文化和计划生育政策实施造成的少子高龄化,以及现代社会家庭观念的多元化,共同决定了走社会化养老的道路己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从长计议应加强社会养老福利机构的建设,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一长的入住需求。本文提出建立多种养老方式并存的养老安老模式,并针对养老福利机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字】 人口老龄化 计划生育政策 经济发展 养老机构 养老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年龄结构的不断变化,人口年龄结构的类型就会从年轻型进入成年型,最后进入老年型。2001年,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己经完成了从成年型向老年型转变,也就是说中国进入了老年型社会。中国是一个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国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计划生育这一国策的推行,中国的家庭养老遇到了一些困难。非家庭养老方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人们的青睐。这些困难和问题就要求改善和制定相关的社会福利政策来辅助解决。然而我国的社会福利机构、养老福利设施存在严重的不足。为了更好的总结老龄化社会导致养老机构方面的问题,并试图找到最佳的解决途径,我将养老机构问题作为重点,认真阅读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做以下讨论。

一 、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背景

从20世纪70年代起,中国实施以“降低人口出生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为口号的计划生育政策,并将其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近30年的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则加快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30年来,中国的人口增长逐渐向低出生、低死亡和低自然增长模式转变。根据人口专家的计算,到2005年底,计划生育政策已经使中国少生了4亿多人。目前,官方公布的中国总和生育率为1.8,而部分学者认为该数字应更低,约为1.3—1.5,一些发达地区则更低,也就是说

- 1 -

河北经贸大学课程论文 人口学专题研究

平均一对夫妇生育不到2个孩子。现在,全国每年出生人口在1600万人左右,以千分之六左右的死亡率来计算,每年净增人口在800万左右。不能否认,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与人口数量的控制密切相关,如果没有计划生育政策,比现在多出来的4亿多人口所带来的资源消耗、教育需求、就业需求等.必定会直接影响到改革开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因此,计划生育与人口控制政策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肯定计划生育政策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又进一步带来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它迅速改变了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加速中国人口老龄化。根据2000年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资料,中国已经于2000年前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进程在不断加快。有资料显示,从1990年以来,中国0—14岁人口比重持续下降,15—64岁与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持续上升,特别是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提高速度较快。2007年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已达到1.49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1.3%以上,65岁及以上的人口1.06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1%,人口老龄化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约为总人口年均增长速度的5倍。可见,人口老龄化在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已经日益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严峻挑战。这是因为,中国经济虽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总体上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均GDP指标仅仅达到中等发达程度国家的水平,而人均预期寿命却早已超过了中等发达程度国家的水准,这就是有些学者评论的中国已经进入了“未富先老”时代。

综上所述,在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仍然会继续实施,人口老龄化进程将持续加快.这构成了讨论养老机构发展时必须考虑的基本背景。

二、养老机构的现状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小生产让位于大生产,生产日益社会化和现代化,家庭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下降,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职能逐渐被社会所代替而最终消失。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福利事业、保险事业、以及各种服务和公益事业蓬勃兴起,家庭作为消费单位、防病养老的福利与保险单位的职能也部分的甚至全部被社会所代替。因为计划生育政策和人口老龄化造成的直接且显性的影响——家庭内部的老年供养需求持续增加而供养来源持续减少,造成

- 2 -

河北经贸大学课程论文 人口学专题研究

家庭养老供需日益严重脱节。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日益难以为继。家庭的养老职能也逐渐社会化,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需求日益增加。 (一)养老机构的供需情况

目前,全国共有老年人福利机构5.1万余家,床位数总计104.2万余张,共 收养老年人81.7万余人。其中国家办养老机构1054个,床位数6.4万张,共收养城市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抚养人的老年人和自费代养老人6万余人;乡镇敬老院3.8万个,床位数84.8力张,收养“五保”老人62万余人,全国己有70%的乡镇建起了敬老院:街道办敬老室、托老所1.1万个。床位数约10万张,收养老人近9万人;社会力量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1623家,收养老人4.7万人。 养老机构的发展远不能满足我国老年人社会养老的需求。 (二)养老机构的服务设施

目前我国大多数养老机构设施简陋, 医疗卫生设施条件较差, 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服务水平低, 以收住、托管老年人和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基本护理服务为主, 疗养保健型、休闲娱乐型养老机构数量不多, 难以满足部分老年人多层次养老生活的需求。

(三)养老机构的管理

现有公办养老机构经济来源单一,管理和运营体制适应市场能力普遍较差,服务项目内容有限,服务专业化水平低,普遍存在高投人、低产出问题, 社会覆盖面很小。而社会商业性与社区民办养老机构由于政府政策支持与财力资助不足,存在养老机构地区发展不平衡,设置布局不合理,经营运作模式陈旧,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养老服务设施、服务内容及质量和收费标准偏离社会及市场要求,人住率及投资回报率较低等问题。在城市目前的社会养老机构中,符合现代老人高品质养老生活需求的真正意义上的老年公寓很少。大多数养老机构经营运作上仍然遵循传统民政福利养老院、敬老院类似住医院和集体宿舍的模式。人住者多为半自理、不能自理老人与痴傻老人,低龄健康、自理型的老人比例较少,缺少人性化和个性化服务,个人自由和私人隐秘空间很少,不符合现代老年人居住、养老的理念和要求。

因此,目前大多数社会养老机构面临的尴尬是,老人们只要在自己家里还能维持,就不愿意去住社会养老机构而低龄健康、自理型或者经济状况优越的老年

- 3 -

河北经贸大学课程论文 人口学专题研究

人却往往找不到他们所需要或者合适他们的养老机构。

三、我国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

(一)养老机构的需求与供给的矛盾

目前中国老年福利事业发展的状况和保有的存量,与老龄化带来的巨大养老服务需求不相匹配。2005年底,各地建有各级各类养老服务机构近39546家,床位149.7万张,收养老人1102895名。仅就床位数来讲,刚刚超过老年人总数的10/0,较之于国际社会通行的比率5%一7%相差甚远(以老年人数计算出它的总需求数)。尽管这几年大力发展社区为老服务设施和场所,“星光计划”也建起了近3万个“星光老年之家”,兴办了7898所社区服务中心, 又增加了几万张社区的养老床位,但是与巨大的老年人院舍服务需求比起来,空缺很大。而且许多贫困、边远地区及靠民间力量创办起来的养老机构囿于经费短缺、资源不足等方面的限制,服务内容不丰富,显得相对单调、贫乏,与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服务需求也有较大的差距,导致对养老院的利用率不高。

(二)政府支持跟不上老年人观念的变化

随着家庭规模的缩小和家庭组合的变化,福利机构设施的改善和发展,传统 的“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观念在大多数老年人的心中己不复存在。为了高质量的生活和摆脱对重子孙的照顾,大多数老年人都愿意入住养老机构。据2003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分析数据表明,不考虑其他因素仅就愿意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了高达17.5%,且愿意常住的高达78.9%。但是,由于我国老龄人口年递增速高达3.2%,而现有的政府在养老机构的服务标准、设施标准、收费标准、法律关系等方面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养老机构良莠不齐,十分混乱。有的因经营成本太高而倒闭,有的因设施简陋而无人入住。

(三)资金与服务人员的短缺,难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大部分民办养老院由于资金不够雄厚,无力购买商品房或自己建房,租赁的场地过小,建筑内部设计不符合专业规范,没有户外活动场地。多数民办养老院面积较小,设施不配套,人员的培训也跟不上,无法形成规模经济。同时机构拥有的员工数量少,养老院职工人数最多的也只有20人左右,50%的养老机构的员工人数不满l0人,平均拥有员工数为10.1人。如果将临时工排除出去,养

- 4 -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河北经贸大学课程论文 人口学专题研究 基于人口老龄化的需要析我国养老机构的发展 【摘要】人口老龄化是各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加速了人口老龄化,促使人口老龄化在国家还未富裕的条件下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峻挑战。人口老龄化加速的现实和中国强调家庭血缘关系的传统养老文化和计划生育政策实施造成的少子高龄化,以及现代社会家庭观念的多元化,共同决定了走社会化养老的道路己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从长计议应加强社会养老福利机构的建设,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一长的入住需求。本文提出建立多种养老方式并存的养老安老模式,并针对养老福利机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字】 人口老龄化 计划生育政策 经济发展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