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四章 分子结构习题目录
3下列化合物中仅有离子键的有( )。
(A)CuSO4·5H2O;(B)KCl;(C)NH4Cl;(D)KNO3。 4共价键最可能存在于( )。 (A)非金属原子之间;
(B)金属原子之间;
(D)电负性相差很大的元素原子之间。
(C)非金属原子和金属原子之间;
5下列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和配位键的是( )。 (A)KF;(B)H2SO4;(C)CuCl2;(D)NH4NO3。 6下列分子或离子中,含有配位共价键的是( )。 (A)NH4+;(B)N2;(C)CCl4;(D)CO2。
7下列化合物中,既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又存在配位键的是( )。 (A)H3PO4;(B)BaCl2;(C)NH4F;(D)NaOH。 8关于离子键的本性,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主要是由于原子轨道的重叠; (B)由一个原子提供成对共用电子; (C)两个离子之间瞬时偶极的相互作用; (D)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为主的作用力。
9下列化合物中,与氖原子的电子构型相同的正、负离子所产生的离子化合物是( )。 (A)NaCl;(B)MgO;(C)KF;(D)CaCl2。
10下列各组卤化物中,离子键成分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CsF>RbCl>KBr>NaI; (C)RbBr>CsI>NaF>KCl;
)。
(B)CsF>RbBr>KCl>NaF; (D)KCl>NaF>CsI>RbBr。
)。
11下列关于氢分子形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个具有电子自旋方式相反的氢原子互相接近时,原子轨道重叠,核间电子云密度增大而形成氢分子;
(B)任何氢原子相互接近时,都可形成H2分子;
(C)两个具有电子自旋方式相同的氢原子互相越靠近,越易形成H2分子;
(D)两个具有电子自旋方式相反的氢原子接近时,核间电子云密度减小,能形成稳定的H2分子.
12按照价键理论(VB法),共价键之所以存在?和?键,是因为( )。 (A)仅是自旋方向相反的两个成单电子配对成键的结果;
(B)仅是原子轨道最大程度重叠的结果;
(C)自旋方向相反的两个成单电子原子轨道最大程度重叠的结果; (D)正、负电荷吸引排斥作用达到平衡的结果。 13对共价键方向性最好的解释是()。 (A)原子轨道角度部分的定向伸展; (B)电子配对;
(C)原子轨道最大重叠和对称性匹配; (D)泡利不相容原理。
14下列叙述中,不能表示?键特点的是( )。
(A)原子轨道沿键轴方向重叠,重叠部分沿键轴方向成“圆柱形”对称; (B)两原子核之间的电子云密度最大; (C)键的强度通常比?键大; (D)键的长度通常比?键长。
15下列叙述中,不能表示?键特点的是( )。
(A)原子轨道以平行方式重叠,重叠部分通过垂直键轴平面; (B)电子云集中在两核之间; (C)键的强度通常比?小; (D)通常具有C=C的分子较活泼。 1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键的电子云沿键轴呈“圆柱形”对称分布; (B)?键的电子云垂直于键轴平行重叠; (C)分子中不可能只存在?键; (D)?键的能量通常低于?键的能量。
17两个原子的下列原子轨道沿x轴方向能有效地形成?键的是( )。 (A)s-dz2;(B)px-px;(C)py-py;(D)pz-pz。
18两个原子的下列原子轨道垂直x轴方向重叠能有效地形成?键的是()。 (A)py-py;(B)px-px;(C)py-pz;(D)s-pz。 19下列分子中存在?键的是( )。 (A)PCl3;(B)HCl;(C)H2;(D)N2。
20下列各组原子轨道的组合中,按给定方向能有效地组成?键的是( )。 (A)s-pz沿x轴方向; (C)py-dxy沿x轴方向;
(B)s-py沿y轴方向; (D)pz-dyz沿y轴方向。
21按照价键理论,HCl分子中共价键是由()。
(A)H原子的1s轨道与Cl原子的3px轨道沿x轴方向重叠而成; (B)H原子的1s轨道与Cl原子的3个p轨道重叠而成; (C)H原子的1s轨道与Cl原子的3s轨道重叠而成;
(D)H原子的1s轨道与Cl原子的2px轨道沿x轴方向重叠而成。 2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C2H2分子中,C与C之间有一个?键和两个?键,性质活泼;在N2分子中,N与N之间也有一个?键和两个?键,故N2分子也活泼;
(B)Be原子的外电子层构型为2s2,激发一个电子到2p轨道上,就有可能形成Be2分子。 (C)C原子和O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分别为2s22p2和2s22p4,都有两个未成对电子,所以CO分子中存在一个?键和一个?键;
(D)He原子的电子构型为1s2,因此两个He原子不能形成He2分子。 23下列键参数中可以描述共价键的离子性程度的是( )。 (A)键能;(B)键长;(C)键角;(D)键矩。
24下列键参数能用来说明分子几何形状的是()。 (A)键矩;(B)键长和键角;(C)键能;(D)键级。 25下列物质分子的键离解能等于其键能的是( (A)CH4(g);(B)PCl3(g);(C)SO2(g);(D)HCl(g)。 26如果X是原子,X2是实际存在的分子, 反应:X2(g)→2X(g)的?rH( )。 (A)<0;(B)>0;(C)=0;(D)不能确定。 27下列分子中,碳氧键长最短的是(
)。
)。
(A)CO;(B)HCHO;(C)CH3OH;(D)H2CO3。 28下列化学键中键能最大者是(
)。
(A)N-H;(B)O-H;(C)F-H;(D)H-H。
29已知HF、HCl、HBr、HI的键长依次分别为92pm、127pm、141pm、161pm。预计它们的键能将( )。
(A)依次增大;
(B)依次减小; (D)HF (C)HF>HCl>HI>HBr; 30已知HF键能为565kJ·mol-1,预计HCl的键能将是( )。 (A)>565kJ·mol-1; (C)<565kJ·mol-1; (B)=565kJ·mol-1; (D)无法估计。 31下列过程的?rH等于HI键能的是( )。 (A)2HI(g)→H2(g)+I2(g); (B)HI(g)→1H2(g)+1I2(g); 22(C)HI(g)→H(g)+I(g); (D)HI(g)→H+(g)+I-(g)。 32下列分子按键角大小排列,其顺序正确的是( )。 (A)H2O>NH3>PH3>AsH3; (C)NH3>H2O>PH3>AsH3; (B)AsH3>PH3>NH3>H2O; (D)NH3>PH3>H2O>AsH3。 33在H2O、H2S、CH4、CO2分子中,键角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 (A)H2O>H2S>CH4>CO2; (C)CO2>H2S>H2O>CH4; (B)CH4>H2O>H2S>CO2; (D)CO2>CH4>H2O>H2S。 34下列各组化合物分子中,键角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 (A)BeCl2>BF3>CH4>NH3; (D)BeCl2>BF3=NH3>CH4; (B)CH4>NH3=BF3>BeCl2; (D)NH3>CH4>BeCl2>BF3。 35已知CH4(g)→C(g)+4H(g)?rH=1651kJ·mol-1, CH2=CH2(g)→2C(g)+4H(g)?rH=2261kJ·mol-1。 则C=C的键能是( (A)-2554kJ·mol-1; (C)-610kJ·mol-1; )。 (B)2554kJ·mol-1; (D)610kJ·mol-1。 36已知H2(g)+F2(g)→2HF(g)?rH=-541kJ·mol-1,H-H和F-F的键能分别为436kJ·mol-1和153kJ·mol-1。则H-F的键能为( )。 (A)565kJ·mol-1; (C)1130kJ·mol-1; (B)-565kJ·mol-1; (D)-1130kJ·mol-1。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