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一)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一) 时 间 主持人 活动主题 2006.6.1 刘勇 地 点 应到人数 会议室 12 活动形式 实到人数 记 录 人 研讨会 12 杨琳琳 确定课题名称,明确研究方向 一、刘校长介绍省“十一五”规划课题申报情况。 二、刘校长谈对申报电教课题的设想。 统一认识,了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研究对于深入开展整合教学的必要性。充分认识我校目前在此基础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开展此项研究的可行性。 三、讨论:课题名称的确定及研究方向。 四、决议: 1、课题名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 2、研究的目标。 活 动 主 要 内 容 (1) 通过研究,寻求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最优应用的一般规律及其具体操作方式;寻求提高整合教学有效性的方法、经验和管理评价机制。 (2) 通过研究,培养教师的现代教育意识,促进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育理念的理解,并提高教师驾驭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收集处理信息能力、操作能力、协作能力、探究能力,促进学生乐学、爱学、会学。 (3) 通过研究,弄清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对硬件建设、软件建设和潜件建设的基本要求,研制开发出一批适应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总结出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科教学有效性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确保在试验研究期间,出优秀课例、课件和论文等。 3、方案由刘校长负责制定,然后再进行集体讨论修改。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二) 时 间 2006.9.20 地 点 会议室 活动形式 研讨会 主持人 活动主题 刘勇 应到人数 12 实到人数 记 录 人 12 杨琳琳 审核课题方案,提出修改意见 一、阅读课题方案初稿。(每人一份) 二、讨论。 1、研究背景层次不清,要突出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和本校的研究实力。 2、课题界定中关于“教学的有效性”的概念有待于进一步论证,要突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支撑。 3、研究目标较为含糊其词,这是课题研究的方向,要显示出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必要性。 活 动 主 要 内 容 4、要以行动研究为主,理论研究应在行动研究的基础上展开。 5、研究目标要与理论假设相呼应,又要能引出研究内容。 6、课题组成员的设置既要考虑设置人数的限定,又要考虑到实际操作中所涉及到的人员,要具有代表性。 三、决议。 方案由刘校长负责修改。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三) 时 间 主持人 2006.12.12 刘勇 地 点 应到人数 会议室 12 活动形式 实到人数 研讨会 12 活动主题 各学科教学软件的下载 记 录 人 杨琳琳 一、认识建立课题研究专题网站,实行网络化管理的必要性。 二、讨论:网站栏目设置。 1、学习活动 消息发布:有关本课题研究的动态。 名家引路:有关专家的理论指导,为课题研究指明方向。 他山之石:有关同行的研究成果共享,为研究起到借鉴作用。 活动记录:课题组活动、会议记录。 活 动 主 要 内 容 2、课题管理 计划与报告:课题实施方案及立项批复。 论文与反思:与课题研究有关的论文和反思。 课例与分析:与课题研究有关的课例与分析。 研究活动:课题组研究活动掠影。 研究成果:课题研究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成果展示。 3、信息技术 课件下载:与学校教学资源库链接,提供下载服务。 软件下载:提供常用软件下载。 制作技巧:进行一些课件制作的技巧探讨,促进共同提高。 4、课题论坛 设立主题论坛,为大家提供一个交流的场所。 三、决议: 网站建立具体由施建平和陈刚负责,在近期完成。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四) 时 间 主持人 活动主题 2007.3.16 刘勇 地 点 应到人数 理论学习 会议室 12 活动形式 实到人数 记 录 人 研讨会 12 杨琳琳 一、传达课题立项通知,激发课题研究动力。 二、理论学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处是通途》 整合的力量:当前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 性与创造性,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 。 整合的涵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活 动 主 要 内 容 教学的“融合”。 整合的关键:把信息技术当做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的认知工具。 整合的策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要在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 源的前提下,使学生进行知识的重构和创造 。 三、研究小组成员交流各自体会。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五) 时 间 主持人 活动主题 2007.6.10 刘勇 地 点 应到人数 理论学习 会议室 12 活动形式 实到人数 记 录 人 研讨会 12 杨琳琳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