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1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第4课时 练习十二
拓展训练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7.4 练习十二
1.细心填写。
(1)三角形有( )条边,( )个角,( )个顶点。
(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 )个锐角。 (3)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1= 42°,∠2=29°,那么∠3=( )°。
(4)用长度分别是6厘米、8厘米和( )厘米的三根小棒一定能摆出一个三角形。 (5)自行车上的三角架是( )形的,因为( )。 2.反复比较,择优录取。 (1)一个三角形有( )条高。 A.1 B.2 C.3
(2)下面( )中的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三角形。 A.9厘米、3厘米、5厘米 B.5厘米、4厘米、4厘米 C.8厘米、3厘米、4厘米
(3)三角形的稳定性是指三角形的三条边确定后,( )。 A.它的大小不会变化 B.它的形状不会变化
C.它的大小和形状都不会变化
3.算出每个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填在
里。
4.在三角形ABC中,请你设计一条从B点到AC边的最短路线,并说明理由。
5.(易错题)在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内角的度数是相等的,第三个内角比这两个内角均大30°,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是多少度?
6.从下面三组线段中选出三条组成三角形,可以组成几组不同的三角形?请你至少列举3种不同答案。(单位:厘米)
第4课时练习十二
1. (1)3 3 3 (2)180° 2 (3)109
(4)7(答案不唯一) (5)三角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1)C (2)B (3)C 3.20° 55° 60°
4.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 5.(180°- 30°)÷3= 50°
50°+30°=80°
答: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是50°、50°和80°。
6.共可以组成7组不同的三角形。如①5厘米、5厘米、8厘米;②5厘米、6厘米、8厘米;③6厘米、8厘米、8厘米。
解析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是: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所以本题中的三组线段可以组成三角形的可能分别是:①5、5、6;②5、5、8;③5、6、8;④6、6、5;⑤6、6、8;⑥8、8、5;⑦8、8、6。一共7组不同的三角形。(单位:厘米)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