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10份试卷合集)北京市大兴区名校高中2019年化学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10份试卷合集)北京市大兴区名校高中2019年化学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5 17:55:04

6. 反应3X(g)+Y(g)的平均速率为( )

2Z(g)+2W(g)在2 L密闭容器中进行,5 min时Y减少了0.5mol,则0-5 min内此反应

A. v(X)=0.05 mol·L·min B. v(Y)=0.10 mol·L·min C. v(Z)=0.10 mol·L·min D. v(W)=0.05 mol·L·s 【答案】C

?1

?1

?1

?1

?1?1?1?1

7. 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 ..

①铍(Be)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②铊(Tl)既能与盐酸作用产生氢气,又能跟NaOH溶液反应放出氢气,③砹(At)为有色固体,HAt不稳定,AgAt感光性很强,但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酸,④锂(Li)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物是Li2O2,其溶液是一种强碱,⑤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⑥硒化氢(H2Se)是无色,有毒,比H2S稳定的气体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⑤ 【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元素周期律性质的递变规律是解答的关键,注意将不熟悉的元素和熟悉的元素相比较,从而得出结论。

详解:①铍(Be)和铝位于对角线位置,氢氧化铝具有两性,所以铍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故正确;②铊(Tl)是第ⅢA族元素,金属性比铝强,能与盐酸作用产生氢气,不能跟NaOH溶液反应放出氢气,故错误,③由同主族元素化合物性质相似和递变性可知,砹(At)为有色固体,HAt不稳定,AgAt感光性很强,但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酸,故正确;④锂(Li)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物是氧化锂,不是Li2O2,故错误;⑤锶和镁、钙、钡是同主族元素,根据同主族元素的递变性分析,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故正确;⑥硒和硫是同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下方,根据元素周期律分析,硒化氢(H2Se)是无色,有毒,比H2S不稳定的气体,故错误。故选B。

8. 下列物质一定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 油脂 B. 糖类 C. 蛋白质 D. 四氟乙烯 【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有机高分子的定义,注意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详解:A.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错误;B.糖类中的单糖和二糖都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错误;C.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故正确;D.四氟乙烯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错误。故选C。

9. 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H2SO4,同时向a中加入少量的胆矾晶体。下列图象表示产生H2的体积V(L)与时间t(分)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分析: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H2SO4中,产生氢气应该相同,但同时向a中放入少量的CuSO4溶液,发生:Zn+Cu=Zn+Cu,形成原电池,a反应速率增大,用时少,但a生成的氢气少。 详解:根据分析,a中放入少量的CuSO4胆矾,构成原电池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加快,反应先结束,a曲线是对的,但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b,a 中放入少量的CuSO4胆矾,发生:Zn+Cu2+=Zn2++Cu,消耗了部分Zn粉,a产生的氢气应该比b少,A选项错误;根据分析,b反应速率比a慢,不应该反应先结束,B选项错误;a的反应速率比b快,a产生的氢气比b少,符合题干的情况分析,C选项正确;a 产生的氢气应该比b少,D选项错误;正确选项C。

10. 已知MgO、MgCl2的熔点分别为2800 ℃、604 ℃,将MgO、MgCl2加热熔融后通电电解,都可得到金属镁。海水中含有MgCl2,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镁,正确的方法是( ) A. 海水B. 海水C. 海水D. 海水【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在海水苦卤中加氢氧化钠过滤得沉淀氢氧化镁,Mg(OH)2热稳定性差,受热分解,工业上,电解熔融MgCl2冶炼金属镁,故A错误;B、海水中含有可溶性的Mg2+、Ca2+、Fe3+、SO42-、Na+、Cl-、加盐酸得不到纯净的氯化镁溶液,所以无法得到纯净的氯化镁固体,故B错误;C、在海水苦卤中加氢氧化钠过滤得沉淀氢氧化镁,灼烧得到氧化镁,但MgO的熔点为2800℃、熔点高,电解时耗能高,所以,工业上,电解熔融MgCl2冶炼金属镁,故C 错误;D、在海水苦卤中加氢氧化钠过滤得沉淀氢氧化镁,再将沉淀分离后加入盐酸变成MgCl2,之后经过滤、干燥、电解,即可得到金属镁,故D正确。 考点:考查了海水提镁的相关知识。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 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但都属于酯 C. 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Mg(OH)2

Mg

Mg

2+

2+

MgCl2溶液―→MgCl2(熔融)Mg(OH)2Mg(OH)2

MgO

Mg

MgCl2溶液―→MgCl2(熔融) Mg

D. 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答案】B

【解析】分析:A.根据二糖、多糖能发生水解,单糖不能发生水解;B. 液体的是油,固态的是脂肪; C.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有机化合物为高分子化合物;D. 根据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元素。 详解:A.因二糖、多糖能发生水解,单糖不能发生水解,葡萄糖、果糖是单糖,蔗糖是二糖,故A错误; B. 因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两者都属于酯,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C.因糖类中的单糖、二糖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也不是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 D.因糖类、油脂的组成元素为C、H、O,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为C、H、O、N,故D错误;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12. 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 乙烯使溴水褪色

B. 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 D. 甲烷与氯气混合,黄绿色消失 【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有机物的反应类型,难度较小,掌握各类有机物的反应特点即可。

详解:A.乙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故正确;B.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发生氧化反应,故错误;C.苯和溴水是萃取过程,不是化学反应,故错误;D.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故错误。故选A。 13. 下列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 A. 丁烷、异丁烷 B. 白磷、红磷 C. 氕、氚

D. CH3—CH3、CH3—CH2—CH3 【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同系物的定义,注意与其他“同”字概念的区别。

详解:A.二者属于同分异构体,故错误;B.二者属于同素异形体,故错误;C.二者属于同位素,故错误;D.二者属于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CH2原子团,是同系物,故正确。故选D。 点睛:注意区别“同”字的概念。

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物质;

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 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原子。 14. 丁烷(C4H10)的一氯代物有( )种

A. 2 B. 3 C. 4 D. 5 【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一氯代物的结构,根据有机物结构是否有对称性分析。

详解:丁烷有两种结构,即正丁烷和异丁烷,正丁烷结构有对称性,所以一氯代物有2种 ,异丁烷结构没有对称性,一氯代物有2种,总共有4种。故选C。

15. 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 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甲烷与氯气混和后光照反应

B. 乙烯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褪色;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 C. 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有油状液体生成 ; 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 D. 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层褪色 ; 乙烯自身生成聚乙烯的反应 【答案】C

【解析】A.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为加成反应;甲烷与氯气混和后光照反应,为取代反应,故A不选;B.乙烯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发生氧化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为加成反应,故B不选;C.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反应生成油状液体,苯中H被取代,发生取代反应;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碳碳双键转化为-OH,为加成反应,故C选;D.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是萃取;乙烯自身生成聚乙烯的反应属于加聚反应,故D不选;故选C。

16.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公害化学。下列叙述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对工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B. 用聚苯乙烯等塑料代替木材生产包装盒、快餐盒等,以减少木材使用 C. 研制新型杀虫剂,使其只对目标昆虫有毒杀作用而对其他昆虫无害

D. 现代石油化工采用银作催化剂,将乙烯直接氧化生产环氧乙烷符合“原子经济” 【答案】D

【解析】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杜绝或减少污染,而不是先污染再治理,A错误;聚苯乙烯等塑料会造成白色污染,不符合“绿色化学”原则,B错误;杀虫剂都是有毒的化学试剂,会对环境产生污染或毒害,C错误;乙烯与氧气反应生成环氧乙烷,没有副产物,原子利用率为100%,D正确。

17. A、B、C、D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的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B的阴离子和C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的固体E,D的L层电子数等于K、M两个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之和。

(1)A为___,C为___(填元素符号)。 (2)化合物E中含有的化学键为_________。

(3)比较B、D两元素形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 B __D(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A、B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属____(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答案】 (1). C (2). Na (3). 离子键、共价键(或非极性键) (4). 大于 (5). 共价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6. 反应3X(g)+Y(g)的平均速率为( ) 2Z(g)+2W(g)在2 L密闭容器中进行,5 min时Y减少了0.5mol,则0-5 min内此反应A. v(X)=0.05 mol·L·min B. v(Y)=0.10 mol·L·min C. v(Z)=0.10 mol·L·min D. v(W)=0.05 mol·L·s 【答案】C ?1?1?1?1?1?1?1?1 7. 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 ..①铍(Be)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②铊(Tl)既能与盐酸作用产生氢气,又能跟NaOH溶液反应放出氢气,③砹(At)为有色固体,HAt不稳定,AgAt感光性很强,但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酸,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